實驗室常見爆炸原因及應對措施

導讀:大家都知道,我們不管是在學校的實驗室工作或學習,還是在社會上奔波,其實危險都是時刻伴隨著我們,俗話說,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無論做什麼工作我們都不能粗心大意,都必須養成良好習慣,注重細節,注重過程。在學校實驗室做實驗,結果固然重要,但是全過程更重要。我們的生活工作周圍常常潛藏著諸如意外爆炸、著火、中毒、灼傷、割傷、觸電等事故,一旦安全意識淡漠了,稍有不慎、粗心大意或對電器類使用不當都會釀發成不可挽回的事故;因此平時安全意識不能淡漠,必須引起警惕。從本期開始利用本公眾號陸續介紹有關安全方面的知識,第一期介紹《實驗室常見爆炸原因及應對措施》

一、觸目驚心的爆炸安全事故

案例1:2015年4月6日18時55分左右在福建漳州古雷騰龍芳烴PX項目發生了一場安全生產責任爆炸事故。救援工作共出動福建省消防總隊及九地市的支隊、廣東省消防、江西省消防車輛322臺,消防官兵1417名。現場有公安幹警350名、邊防官兵105名現場執勤,防化部隊、海防官兵、民兵預備役共300多名現場待命,經濟損失不可估量。

實驗室常見爆炸原因及應對措施

案例2:2015年8月12日天津港危險品倉庫發生火災爆炸事故,造成165人遇難,已核定的直接經濟損失68.66億元。

實驗室常見爆炸原因及應對措施

案例3:2018年11月11日雙十一時間南京中醫藥大學二級學院發生爆炸,強烈的衝擊波將實驗室大門炸飛,玻璃渣更是到處都是,而當時身處實驗室內的多名師生受傷。事故發生後,泰州市區兩級公安機關及消防部門全力處置,明火很快被撲滅。當地120迅速趕往現場救人,將受傷人員送往泰州市人民醫院進行救治。

實驗室常見爆炸原因及應對措施

案例4:2018年12月26日14時53分,北京消防官方微博通報稱,北京交通大學市政環境工程系學生在學校東校區2號樓環境工程實驗室,進行垃圾滲濾液汙水處理科研實驗期間,實驗現場發生爆炸,事故造成3名參與實驗的學生死亡。據初步核實:當天上午事故為環境工程實驗室內進行垃圾滲濾液汙水處理科研試驗時發生爆炸引發火災。

實驗室常見爆炸原因及應對措施

案例5:2015年12月18日上午10時10分左右,清華大學化學系何添樓二層的一間實驗室發生爆炸火災事故,共3個房間起火,過火面積達80平方米,一名正在做實驗的孟姓博士後當場死亡。

實驗室常見爆炸原因及應對措施

二、100起實驗室安全事故統計數據分析得出: 44%是爆炸引起!

實驗室常見爆炸原因及應對措施


實驗室常見爆炸原因及應對措施

三、實驗室常見爆炸原因大致如下:

1、隨便混合化學藥品或試劑:如氧化劑與還原劑混合再受熱或物質間磨擦或撞擊時要發生爆炸。

表1-1:列出的混合物都發生過意外的爆炸事故。

實驗室常見爆炸原因及應對措施

表1-2不能混合的常用藥品一覽表

實驗室常見爆炸原因及應對措施


實驗室常見爆炸原因及應對措施


實驗室常見爆炸原因及應對措施

2、密閉體系中進行蒸餾、迴流等加熱操作。

3、在加壓或減壓實驗中使用不耐壓的玻璃儀器。

4、反應過於激烈而失去控制。

5、易燃易爆氣體如氫氣、乙炔等烴類氣體、煤氣和有機蒸氣等大量逸入空氣,引起爆燃。

6、一些本身容易爆炸的化合物,如硝酸鹽類、硝酸酯類、三碘化氮、芳香族多硝基化合物、乙炔及其重金屬鹽、重氮鹽、疊氮化物、有機過氧化物(如過氧乙醚和過氧酸)等,受熱或被敲擊時會爆炸。強氧化劑與一些有機化合物接觸,如乙醇和濃硝酸混合時會發生猛烈的爆炸反應。

7、搬運鋼瓶時不使用鋼瓶車,而讓氣體鋼瓶在地上滾動,或撞擊鋼瓶表頭,隨意調換表頭,或氣體鋼瓶減壓閥失靈等。

8、在使用和製備易燃、易爆氣體時,如氫氣、乙炔等,不在通風櫥內進行,或在其附近點火。

9、煤氣燈用完後或中途煤氣供應中斷,未立即關閉煤氣閥門或未停止實驗.

10、氧氣鋼瓶與氫氣鋼瓶放在一起;

四、實驗室常見爆炸事故如下:

1、配製溶液時,錯將水往濃硫酸裡倒,或者配製濃的氫氧化鈉時未等冷卻就將瓶塞塞住搖動都會發生爆炸。

2、減壓蒸餾時,若使用平底燒瓶或錐瓶做蒸餾瓶或接收瓶,因其平底處不能承受較大的負壓而發生爆炸。

3、對使用的四氫呋喃,乙醚等蒸餾時,由於這類試劑放久後會產生一定的過氧化物,在對這些物質進行蒸餾前,未檢驗有無過氧化物併除掉過氧化物,過氧化物被濃縮達到一定程度或蒸乾易發生爆炸。

4、製備易燃氣體時,一定要注意附近不要有明火,在製備和檢驗氧氣時,一定要注意不要混有其它易燃氣體。例如氧氣製備、氫氣製備,嘉峪檢測網提醒,實驗中若操作不慎易發生爆炸。

5、金屬鉀、鈉、白磷遇火都易發生爆炸。

應對措施

一、為了預防爆炸事故發生,必須遵守以下幾點:

1、凡是有爆炸危險的實驗,必須遵守實驗教材中的指導,並應安排在專門防爆設施(或通風框)中進行。

2、高壓實驗必須在遠離人群的實驗室中進行。

3、在做高壓、減壓實驗時,應使用防護屏或防爆面罩。

4、絕不允許隨意混合各種化學藥品,例如:高錳酸鉀和甘油。

5、在點燃氫氣、CO等易燃氣體之前,必須先檢查並確保純度。銀氨溶液不能留存。某些強氧化劑(如氯酸鉀、硝酸鉀、高錳酸鉀等)或其混合物不能研磨,否則都會發生爆炸。

6、鉀、鈉應保存在煤油中,而磷可保存在水中,取用時用鑷子。一些易燃的有機溶劑,要遠離明火,用後立即蓋好瓶塞。

7、如果發生爆炸事故,首先將受傷人員撤離現場,送往醫院急救,同時立即切斷電源,關閉可燃氣體和水龍頭,並迅速清理現場以防引發其它著火中毒等事故。如已引發了其它事故,則按相應辦法處理。

二、發生爆炸事故後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實驗室一旦爆炸發生時,在場人員(實驗室負責人或安全員)在其認為安全的情況下,及時切斷電源和管道閥門;

2、所有人員應聽從在場臨時召集人的安排,有組織的按照應急疏散指示、標誌和圖示進行合理正確疏散學生通過安全出口或用其他方法迅速撤離爆炸現場。

3、應急預案領導小組要迅速到達現場,馬上組織人力搶救,防止事態進一步蔓延,及時撥打有關電話,包括消防報警電話119、急救中心電話120、學校應急處置電話、分管領導等電話。

4、出現火情時,要通知學校滅火行動小組、疏散安全小組、通訊聯絡小組和防護救護小組,保證在第一時間趕到現場。

5、組織人員拉起警戒線,禁止無關人員進入該爆炸區域。

實驗室常見爆炸原因及應對措施

待續:下一期將介紹《利用五骨牌與新五骨牌原理分析安全事故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