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如何迅速提取關鍵要點

申論材料包羅萬象,主題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生態、社會五大領域,以數據、案例、觀點等多種形式呈現。所以,要想在申論考試中取得較好成績,雖是基礎但也很關鍵的突破點在於讀懂材料,從材料之中提取關鍵信息,找到答案要點。今天中公教育就帶大家來學習一下。

一、運用批註方法

申論材料的一大特點就是長,基本很少考生能夠做到過目不忘,經常出現閱讀完材料進行作答時需要再對材料進行從頭到尾的閱讀。所以,要想讀懂材料就需要做好符號批註,這樣通過一次閱讀批註就可以掌握材料主要內容,既掌握材料又標註出關鍵,幫助梳理出答案要點。下面以2018年副省國考第一題為例,要求從成績、問題、建議三方面進行概述,簡述三種批註方法。

1、運用符號勾畫

在迴歸材料閱讀時,我們可以把材料中的關於成績的關鍵詞句用橫線勾畫、關於問題的關鍵詞句用波浪線勾畫、關於建議的關鍵詞句用矩形勾畫。通過不同符號標註出來,可以對材料答案要點一目瞭然。

2、運用漢字標註

閱讀材料時可將關於成績的表述標註上“成績1”“成績2”等;關於問題的表述標註為“問題1”“問題2”等;關於建議的表述即可用“建議1”“建議2”等。

3、運用拼音首字母標註

閱讀材料時可將關於成績的表述內容標註為“C1”“C2”等;關於問題的表述內容即可標註為“W1”“W2”等;關於建議的表述內容即可標註為“J1”“J2”等。

二、尋找關鍵詞句

很多同學自己在閱讀材料做題時,遺漏掉很多存在於材料中的關鍵提示詞,亦或者時間不夠用所以快速瀏覽材料導致要點丟失。所以,需要增強對材料中的關鍵詞句的敏感度,才能快速閱讀材料的過程中發現關鍵要點取得較好分數。

1、關鍵詞

關鍵詞主要有問題詞、原因詞、影響詞、對策詞、關聯詞、高頻詞等;問題詞:當題幹要求的作答對象是問題時,需要對材料中的負面消極的詞彙增強敏感度,例如:問題、不足、困難、弱點、落後、瓶頸、尷尬等;原因詞:題幹要求的作答對象是原因時,需要對材料中存在因果關係的詞彙增強敏感度,例如:究其原因、因為、由於、根源在於、緣故、緣由、起因等;影響詞:題幹要求的作答對象為影響時,需要對作用類、結果類的詞彙增強敏感度,例如:有利於、積極意義、提高了、導致、制約了、嚴重後果、重要作用等;對策詞:題幹要求的作答對象是對策時,需要增強對動詞形式內容增強敏感度,例如:對策、建議、需要、希望、方法、途徑、健全、完善等;關聯詞:材料中會滲透一些關聯詞,通過關聯詞把握材料關鍵內容,例如:不僅…而且、雖然…但是、然而、卻、除此之外、既…也(又)…、又…又… 等;高頻詞:高頻詞即為材料內容中重複出現的詞彙,重複出現兩次以上即為高頻詞,就需要增強對其的敏感度。

2、關鍵句

關鍵句主要有首句、尾句、中心句等。對於首句、尾句、中心句的重點關注目的是能夠快速掌握材料段落內容,提高閱讀效率。首句:作為核心句時段落呈現總分結構,需要關注總括句。尾句:作為核心句時通常會出現一些總結詞提示,例如“因此”等,段落結構為分總結構。中心句:作為核心句時一般位於段落的中間部位,起承上啟下的作用,一般可以關注轉折詞來提示。

三、梳理段落之間邏輯關係

段落之間的邏輯關係主要有並列關係、總分關係、遞進關係、轉折關係、因果關係等。

並列關係:如果其中一段描述內容是答案要點,則其他段落描述核心內容也是要點。總分關係:重點關注總括段內容。遞進關係:一般是關聯詞上的遞進或者是內容上“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遞進,根據提幹要求進行作答。轉折關係:一般重點關注轉折之後的段落內容。因果關係:題幹要求原因,則只需重點關注表示原因的段落;題幹要求影響之類,則重點關注表示結果的段落。

以上就是申論作答時有效提取材料關鍵信息的方法,中公教育希望大家在後期書寫時能夠迅速篩選歸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