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並不是一直叫做“茶”的

“茶”並不是一直叫做“茶”的

“荼” 最早見於《詩經·鄴風·穀風》:“誰謂荼苦,其甘如薺。”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也說:“荼,苦茶也。”

“茶”並不是一直叫做“茶”的

“茗” 唐詩《題慧山泉》中有“野客偷煎茗,山僧借淨床。”《陪盧判官水堂夜宴》中有“愛君高野意,烹茗釣淪漣。”

“茶”並不是一直叫做“茶”的

“不夜侯” 晉代張華在《博物志》中說:“飲真茶令人少睡,故茶別稱不夜侯,美其功也。”

“茶”並不是一直叫做“茶”的

“清友” 宋代蘇易簡《文房四譜》載有“葉嘉,字清友,號玉川先生。清友,謂茶也。”

“茶”並不是一直叫做“茶”的

“消毒臣” 唐代曹鄴飲茶詩云:“消毒豈稱臣,德真功亦真。”唐朝《中朝故事》記載,唐武宗時李德裕說天柱峰茶可以消酒肉毒,曾命人煮該茶一甌,澆於肉食內,用銀盒密封,過了一些時候打開,其肉已化為水,因而人們稱茶為消毒臣。

“茶”並不是一直叫做“茶”的

“清風使” 盧仝的茶歌中也有飲到七碗茶後,“惟覺兩腋習習清風生,蓬萊山,在何處,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之句。

“茶”並不是一直叫做“茶”的

“餘甘氏” 宋代李郛《緯文瑣語》說:“世稱橄欖為餘甘子,亦稱茶為餘甘子。因易一字,改稱茶為餘甘氏,免含混故也。”

“茶”並不是一直叫做“茶”的

“滌煩子” 唐代《唐國史補》載:“常魯公隨使西番,烹茶帳中。贊普問:‘何物?’曰:‘滌煩療渴,所謂茶也。’因呼茶為滌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