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轉”700億?“公募一哥”劉格菘的“天字一號”考題

適配鉅額的基金管理規模,並創下良好的業績,這可能是個難以完成的任務。 

一季報發佈,劉格菘成為業內當之無愧的新一哥!

手握近700億元,成為史無前例的A股主動基金管理人。

劉格菘曾在一個採訪中提到,他追求的是為客戶提供超額收益(Alpha),而非科技行業的Beta,在規模驟增後,不知這一選擇會如何體現?

2019年“三冠王”的業績還能多大程度上被複制?大基金管理上有多少難題?劉格菘或許會從哪幾處入手來解決這些問題?

下文一一盤點。

史上最有“權力”基金經理

數據顯示,截至一季度末,劉格菘管理的基金總規模已接近700億元,相較於2019年末,暴增200%。

這是什麼概念呢?

如果把劉格菘一個人管理的規模放到基金公司管理規模(非貨基金)的列表中,大致能排到第35位。

“玩转”700亿?“公募一哥”刘格菘的“天字一号”考题

一個人頂一家中型公司,這個影響力可以想見。

另外Wind數據顯示,從管理資產看,劉格菘的“特殊性”也非常明顯

雖然在所有管理偏股基金的基金經理中,劉格菘只能排名第二。前面還有一位張弘弢,管理規模超過698億元

但張弘弢管理的是指數基金,包括華夏基金體系內最大的幾隻ETF。指數基金偏重完全複製,和劉格菘管理的的主動偏股基金,兩者不可同日而語。

如果剔除指數基金以及戰略配售基金的管理份額(口徑下同),業內主動股基規模第二大是興證全球的投資核心董承非,他手握331億。

這同樣是個非常巨大的規模,但這個量級不到劉格菘的一半。

“玩转”700亿?“公募一哥”刘格菘的“天字一号”考题

年內規模火速增加

值得關注的是,劉格菘的管理規模是在2020年內大幅增長的,從一季度初到一季度末,劉格菘的管理資產膨脹了近250%。

資產的爆發式增長,對於基金經理的考驗來說,比穩步增長還要大。

“玩转”700亿?“公募一哥”刘格菘的“天字一号”考题

具體來說,在劉格菘目前管理的產品中,旗艦產品是2020年1月發行的廣發科技先鋒。

該基金1月限額髮行時只募集了80億,但同時有900億資金遞交申購請求。2月24日,該基金首次打開申購,當天即宣佈限制申購金額,此後一再嚴格申購金額限制,3月末宣佈規模超過248億元。

作為行業內第一大主動股基(口徑同上),這隻基金的管理業績將直接影響劉格菘整個資金盤子的業績走向。

此外他管理的廣發雙擎升級基金,去年的三甲之一,規模也上漲到143.8億元,廣發小盤成長規模超過117億,廣發創新規模達到近一百億。

這幾隻基金均是業內罕見的“大塊頭”。年內規模也都增長極為迅猛。

“玩转”700亿?“公募一哥”刘格菘的“天字一号”考题

管理策略:穩定高倉位+穩定重倉+另闢藍海

當然,劉格菘對於管理大型資金不是沒有經驗,早年在中郵,後來在融通他管理的規模都不小。

從基金一季報顯示,劉格菘主要採取了以下的投資應對策略:

其一、穩定高倉位。

具體來看,廣發多元新興、廣發創新升級的股票倉位接近或超過9成,廣發雙擎升級、廣發科技創新、廣發小盤成長的股票倉位超過8成。

基金流入規模特別大的廣發科技先鋒,目前倉位不到7成,相較其他產品倉位偏低一些。

當然這也很好理解,250億的資金要全速推入目標板塊,震動太大,儘量“細水長流”一些。

另外,整體看,可比基金的一季度末持倉比年初要高一些。

“玩转”700亿?“公募一哥”刘格菘的“天字一号”考题

其二、增配基金經理

3月2日,廣發基金公司為廣發多元新興、廣發創新兩隻百億內基金增配了基金經理,前者增加的是唐曉斌、後者增加的是費逸。

兩位基金經理此前都只是研究員經歷。

結合各種情況看,這兩位可能會長期配合劉格菘打理規模巨大的偏股基金資產。

“玩转”700亿?“公募一哥”刘格菘的“天字一号”考题

其三、穩定重點持倉。

一季度末,劉格菘的持倉面整體有所拓寬,但依然以大科技板塊為主。

以規模最大的廣發科技先鋒為例,一季報前十大重倉股分別為浪潮信息、億緯鋰能、中興通訊、用友網絡、恆瑞醫藥、紫光股份、兆易創新、立訊精密、京東方A、三安光電。

從行業看,主要覆蓋了電子、計算機、通信、醫藥生物行業。

“玩转”700亿?“公募一哥”刘格菘的“天字一号”考题

劉格菘在廣發科技先鋒一季報中提到,

2020 年一季度,產品處於建倉期,按此前制定的投資策略逐步提升組合倉位,重點配置了景氣度較高的科技成長行業和部分穩定類醫藥服務公司。

再看廣發雙擎升級,該產品是劉格菘去年收益率超100%的三隻產品中,目前唯一仍由他單獨管理的,一季報顯示其規模也僅次於廣發科技先鋒。

和廣發科技先鋒對比,廣發雙擎的第一大重倉股是醫藥股康泰生物,此外計算機股也更多一些。

“玩转”700亿?“公募一哥”刘格菘的“天字一号”考题

考慮到廣發科技先鋒建倉在後,劉格松在廣發科技先鋒中超配的計算機和電子股顯然更應重視。

但總體上看,劉格菘的重倉股風格穩定、持倉也有相當連續性,這一點是比較適合大資金管理的。

附圖:廣發雙擎重倉股

“玩转”700亿?“公募一哥”刘格菘的“天字一号”考题

考驗仍有不少

穩定倉位、增配人手、集中長期持有重點股票,是劉格菘的應對措施,目前看還是有一定效果的(一季報業績不錯),但往後,大型基金管理的難點仍然會不斷凸顯。

首先,主動投資的有效性可能遭遇規模限制。

對於主動投資者而言,挖掘投資機會的能力是最大的依傍,而投資機會與投資規模的適配性則是最大考驗。

對於一個管理規模在7億的基金經理而言,只要有相當的研究能力和配置能力,不存在規模適配的問題。

對一個管理規模在70億的基金經理來說,資產配置能力必須非常強,個股研究能力必須非常突出,且有良好的交易技能,也有希望做成行業內排名前列的基金。

但對於一個管理規模達到700億的基金經理來說,法規限制和交易環境限制,或要求他至少能找到總市值達到數萬億,且可以長期持有的品種,才能完成創造超額收益的目標。

這或許可能,但也真的挺難的。

其次,交易的衝擊成本巨大。

衝擊成本,顧名思義就是大額交易對股價造成的影響。

對於大型基金而言,大規模的買入可能導致股價大幅上漲,同步墊高建倉成本。反之亦然。

以劉格菘而言,雖然近年的換手率有所下降,但其2019年重點基金的換手率都在450~500%之間。(未考慮申贖影響)

以他現在管理的700億為基數,若維持這種換手水平,則可能創下天量成交額,對於其調倉換股形成巨大影響。

所以某種程度上,長期持倉、謹慎換股,可能也是劉格菘如今的一個半被動的投資選擇。

其三、投資風格的穩定性。

明星基金經理之所以有突出業績,多數要源於其專精的投資方向和穩定的投資風格。

劉格菘自從事基金管理以來,投資風格一直鮮明,成長股導向、風格靈活、投資主題鮮明,這也是他業績至今突出的重要原因。

但隨著規模增大,劉格菘既有的投資特色能否穩定延續,確實有相當的考驗。

目前看,成長股導向的特徵,受影響可能較小,尤其是近年大型成長股市值持續攀升後,大型基金的選擇也變得更加寬裕。

但操作靈活,主題鮮明這兩點,恐怕就要接受一些考驗了。

操作靈活者顯然與巨大的規模天然不夠合拍。

主題投資當然有相當的資金容量,但亦需要良好的前瞻性,對風險的敏銳程度也大大勝於市場。否則就可能有淪為指數投資之虞。

尤其對於自下而上且偏好小盤股的基金經理來說,是否有如此多的精力,深挖足夠數量的個股,更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歷史上,A股也不乏巨量資金管理出色的投資人,比如蔣錦志、王亞偉、鄧曉峰等,劉格菘會否成為下一個,值得期待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