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戰場的女武神》(04-24)

2008:戰場的女武神

每當遊戲市場中出現一個新類型或者新玩法的遊戲時,玩家們都會為此興奮不已,這就是我第一次得知《戰場的女武神》時的心情。這款由世嘉開發,以歐洲二戰時期為原型設計的架空歷史的遊戲不僅劇情出色,畫面風格十分討喜,更重要的是它將戰棋與射擊兩種不同的遊戲類型合二為一,創造了一種全新的遊戲模式。初代《戰場的女武神》於 2008 年 4 月 24 日在 PS3 平臺發售。

历史上的今天:《战场的女武神》(04-24)

先來說說這個遊戲獨特的地方。Wiki百科上稱這部作品為“戰術 RPG”,而世嘉官方則給這個遊戲系統起了一個名字,叫做“BLiTZ”。其實這名字是一個雙關,一方面是“Battle of Live Tactical Zones(實時戰略區域戰)”的縮寫,另外其本身也有“閃電戰”的含義,與遊戲內容相關。遊戲為篇章式,其中每個篇章都會由一些戰役組成。在每次戰鬥中,玩家都需要從我方陣營中選擇不同兵種的角色組成出擊小隊,然後前往由多個小型地圖組成的戰場進行作戰。每個回合我方會有幾個有限的行動點數,玩家可以以此來安排進攻計劃。不同兵種的攻擊方式、機動性、攻擊力都不同,頗有以往戰棋遊戲的感覺。然而在確定行動之後,遊戲將進入實景第三人稱畫面,在這裡你可以像 TPS 遊戲一樣操縱角色行動,而在舉槍時還有第一人稱瞄準界面,瞄準射擊全需要玩家手動操作完成。雖然瞄準射擊方面沒什麼難度,但身臨其境的操作會讓戰棋遊戲的樂趣也大大提升,這便是這個系統的最妙之處。

历史上的今天:《战场的女武神》(04-24)

其次,遊戲開發引擎為 CANVAS Engine,世嘉用 CANVAS 3D 打造了集日式角色造型、3D 建模、鉛筆效果於一體的畫面風格。初看之下這種 3D 比起其他真實系畫風較為粗糙,但漸漸你會覺得這是將日式風格 3D 化的一種絕佳選擇。整體觀感非常不錯,而且也弱化了戰鬥的緊張感和殘酷感,方便讓各式玩家來體驗。

历史上的今天:《战场的女武神》(04-24)

不過初代《戰場的女武神》難度著實不小,一方面是後期敵人整體實力增強,另一方面則是關卡評價系統。一代的關卡評價主要與回合數有關,為了獲得 S 級評價,玩家需要合理安排我方陣容,並考慮完成任務的最短路線。早期關卡單兵作戰即可搞定,但後面就比較複雜了。在探索最短回合的時候,玩家將深刻體會到本作在“戰略”方面的出色設計,這不也正迎合了“BLiTZ”這個名字嗎。

历史上的今天:《战场的女武神》(04-24)

有關劇情方面,初代講述了主角維魯金、他的妹妹伊薩拉和女主角艾莉西亞為了反抗帝國軍的侵略,加入義勇軍第七小隊,與男主同學迪魯帶領的第一小隊利用戰術屢戰屢勝,而帝國軍派出了殺手鐧——女武神族的塞露貝莉亞,女武神強大的戰鬥力對義勇軍造成重創,而迪魯卻發現我方部隊中也有女武神族的角色存在……《戰場的女武神》系列中劇情是相當重要的一環,而且向來都比較出色。初代《戰場的女武神》有TV版動畫,沒時間的朋友可以找動畫來補一下。不過遊戲另一個出色的地方在於第七小隊中的每個角色都是有血有肉的人,細節刻畫更豐富,能讓你體會到“大戰爭中小部隊的人情冷暖”,所以在此還是推薦遊戲。

历史上的今天:《战场的女武神》(04-24)

<small>如果不玩遊戲的話,動畫我也推薦的……/<small>

遊戲有幾個續作,其中二代和三代的平臺均為 PSP,雖然掌機平臺上畫面表現自然會降低幾個等級,不過這種戰略遊戲很適合在掌機上游玩,而且二代和三代整體質量也相當不錯。二代講述的是一代之後的故事,男主從軍隊退休後在本作的士官學院中開起了雜貨店(女主賣麵包)。而三代則是跟一代在同一時間線上的一個秘密部隊的故事,整體角色設計和劇情在我心中都是表現最好的一作。

历史上的今天:《战场的女武神》(04-24)

<small>主要是三代的男主實在太酷了/<small>

《戰場的女武神 4》發售後評價也很不錯,找機會再回顧。而於《蒼藍革命之女武神》則算是外傳性質作品,遊戲玩法變化很大而且評價不高,在此就不多提了。

历史上的今天:《战场的女武神》(04-24)

初代《戰場的女武神》MC 評分 86,法米通 34 分,算是非常出色的成績。本作目前在 Steam 上有售,2016 年 PS4 上發售了高清重製版,現在在 Wegame 上你可以以不錯的價格買到獨佔的官方中文版,也可以在 NS 上買到重製版,至於選擇哪個版本就看你的需求了。

歷史上今天發行的其它遊戲

历史上的今天:《战场的女武神》(04-2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