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湖這些臭水溝“逆襲”成網紅打卡地

蕪湖這些臭水溝“逆襲”成網紅打卡地

水清岸綠、景美民樂是大家都很嚮往的生活。經大力整治後,去年我市成功入圍全國第三批黑臭水體治理示範城市,目前已有79條黑臭水體通過省住建廳、生態環境局“初見成效”驗收,一條條原先黑臭難聞的水溝、湖渠重換新顏。正值春光明媚,本報記者走訪各區,和讀者一道欣賞家門口的生態美景。

鏡湖區西洋湖

如今的西洋湖是一處白鷺翩翩、處處是景的城市溼地公園,如同一位清麗秀美的姑娘安憩於鏡湖主城區,為城市添彩、為百姓增趣。而過去的西洋湖湖水烏黑、淤泥惡臭、雜亂不堪。西洋湖的改變可謂恍如重生。

芜湖这些臭水沟“逆袭”成网红打卡地

西洋湖原先由於周邊居民生活區密集,汙水排放集中、多年漁業養殖,底部淤泥較厚、水體富營養化嚴重等原因造成水體汙染嚴重。

2017年,鏡湖區將其列入黑臭水體整治工程,投入6000萬元,經過雨汙分流、水底清淤、控源截汙、活水循環、清水補給、生態修復等對西洋湖黑臭水體徹底改造。為了解決西洋湖湖水中富營養化的稀釋難題,湖中裝了大型“氧氣泵”,讓“死水”一潭,變成了清澈“活水”。

岸邊點綴花叢綠植,廣場步道、文體設施……2018年春天西洋湖煥然一新。目前為確保西洋湖長治久清,鏡湖區委託第三方水質檢測單位對水質進行動態檢測,根據檢測數據變化在水體中適時種植水生植物、投放微生物和魚類,形成食物鏈對水體進行生態修復,同時嚴格落實河(湖)長制、水體管養和水面保潔制度。

地址:西洋湖以黃山東路與弋江中路為界分為A、B、C三個湖區,是鏡湖區袁澤橋排水區內較大的調蓄水面之一。

弋江區瀂港水系

曾經這裡是弋江區汙染最嚴重的一條臭水溝,住在附近的居民天一熱連窗戶都不敢開;如今,水質改善,岸線整治美觀,治理企業及時維護,附近居民常來散步遊玩,人水和諧風光好。這裡便是弋江區首條大力整治的黑臭水體——瀂港水系。

芜湖这些臭水沟“逆袭”成网红打卡地

春日水濱,芳草茵茵。昨日下午3點多,位於峨山路和南塘湖路交叉口西側的瀂港水系正是熱鬧:水面上,生態綠島、睡蓮、挺水植物隨風搖曳,一隻野鳥掠水而過,管理人員正撐著船隻打撈漂浮物;北岸邊,環繞在綠意中、通往九華路的步道上,行人漫步,孩童騎著小車歡笑追趕;南岸邊,垂柳依依,木橋、流水、蘆葦、花叢,小山坡、涼亭內、木道邊都是前來遊玩的親子家庭。再往西走,有幾間小木屋,這裡便是政府購買服務的治理企業辦公場所,其中一間為監控室。打開監控,整個水系十多處實時場景展現在眼前,猶如一張張展開的生態畫卷。

記者從弋江區住交局瞭解到,因生活汙水直排、長期淤積的汙染底泥,多年來,髒亂差的瀂港水系被附近居民詬病。2016年8月,弋江區按照“控源截汙、內源治理、生態修復、活水循環”等治理技術,通過調研、檢測、方案設計、施工、運營管理一體化治理模式,共投資了2698萬元(建設期+五年運維期)對該瀂港主水系及支渠進行了整治。目前該水系已穩定達標運行三年,治理企業及時對漫溢、亂排汙水進行處理。“重煥新顏”的瀂港水系也成了越來越多居民休閒、納涼、鍛鍊的好去處。

地址:位於瀂港街道,主水系長約近5公里,起點位於倉津路,過九華南路,流入瀂港泵站,途經菸廠倉庫、高校、居民區等。主要景觀帶位於南塘湖路高速御府小區西側。

三山區油坊溝

70多歲的徐粹仁家住三山區江濱花園小區,幾乎每天早上,老人都會沿著中大路步行到三山農貿市場購買當日的新鮮蔬果。往年,他多是捂著口鼻,忍著臭味,步履匆匆;可如今,老人邊走邊駐足,不時被沿途美景吸引。這變化的背後源於路邊的油坊溝。

芜湖这些臭水沟“逆袭”成网红打卡地

在三山區住交局相關負責人江滔眼中,油坊溝可謂是該區最難治理的重度黑臭水體,原先老城區70%的汙水幾乎都直排到該溝渠,附近還有養豬、養雞場,常年水質發黑發臭,河道淤結嚴重,各種魚類死亡,“兩岸更是雜草茂密,就當用來阻擋惡臭”。欣慰的是,經長達7個月的截汙納管、底泥疏浚、恢復水體生物多樣性、構建活水循環、生態岸坡等治理後,去年,油坊溝迎來“華麗轉身”。

昨日上午,記者在中大路西側的油坊溝看到,生態浮島內的各種水生植物清新養眼,如同噴泉般的曝氣增氧設備傳來陣陣水聲,沿岸垂柳依依,綠意蔥蘢,原先溝渠底部的淤泥固結後再次利用成了綠化底坡,還新建了一條步道。春光正明媚,微風吹過,鳥語花香,河面泛起漣漪,路人漫步休憩,呈現出一幅人水和諧的美麗畫面。

昔日“龍鬚溝”,今日景觀帶。最欣喜地莫過於像徐粹仁這樣生活在附近的居民。老人告訴記者,去年路邊安了路燈,到了夜晚,曾經陰森漆黑的溝渠邊也轉身變為如今熱門散步景點。有沿路跑步鍛鍊的,有一路歡歌的,有邊散步邊聊天的,留下的都是美好。

地址:起點位於三峨路,終點到油坊站,跨度3.32公里。主要景觀帶位於天長路三山中心小學北側的中大路段。

港灣路明渠

4月22日,蕪湖經開區浦江路港灣路明渠起始處,不時有市民駐足看一看這裡的風景。

說起以前這裡的模樣,有居民告訴記者,“太難看,明渠就從浦江路這裡匯聚了周邊小區、排檔雨水與生活汙水,甚至還有不少生活垃圾,導致整個明渠又臭又黑,即使是冬天,也有臭氣散發。”

該明渠全長1.6公里,含200米暗渠,蕪湖經開區於2016年啟動了港灣路明渠黑臭水體整治項目。經開區黑臭水治理辦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整治措施包括新建箱涵截流汙水、拆除臨時攤群點、餐飲汙水接入市政汙水管網、清淤疏浚、生態補水、栽植水生植物及投放水生動物恢復水生態環境等。”

如今港灣路明渠舊貌換新顏,水清、岸綠、景美,沒有了異味,水面有睡蓮、狐尾草等水生植物,狐尾草黃燦燦,不時有游魚出沒。有市民告訴記者,清晨人比較少的時候,有時會有白鷺在渠道里捕魚,“非常美,以前哪裡敢想會有這樣的風景?”

渠道岸線景觀也值得一看,原來亂象叢生的臨時攤群點被拆除後,這裡新建了街心綠植景觀小品,市民走累了就可以在這裡坐坐歇歇,水裡有游魚,身邊有修竹花草,沿岸道路地磚平整、路燈齊全,夜晚散步更加愜意。

地址:浦江路至長春路長約1.6公里。

弋江站主溝

弋江站主溝以前汙染嚴重,兩岸菜地多,農藥化肥大量滲入水系中。該水系流經旭日天都、恆大華府、幸福裡、雕塑公園、公園大道、安徽工程大學、綠地鏡湖世紀城等人口密集的住宅小區、高校等,市民反映強烈。2017年開始,該水系整治啟動。

隨著弋江站主溝水系治理完成後,河道水質日益改善,待水生態系統穩定後,水質將進一步提升。該水系已通過了2018年5月份生態環境部、住建部黑臭水體專項督查。該水系治理效果明顯,得到了市民的一致好評。

4月22日,記者來到弋江站主溝恆大華府段,這一段水系與鳩江北路平行,順著水系行走時突然有種鬧中取靜的悠閒感。水系的水質已不再是當年的醬油色,看上去已比較清澈,也不再有刺鼻臭味,水中的噴泉射出有20米高,憑添了一抹靈動。

整條岸線已被打造成多樣性綠植景觀帶,由垂絲海棠、花石榴、木槿、紫薇羅漢松、香樟、朴樹以及美國紅楓等構成。綠化景觀帶邊還有下沉公園式小徑,小徑與已淨化美化後的弋江主溝平行,設有親水平臺、休閒長凳。水系景觀與地面景觀相映成趣。除了恆大華府段外,目前該水系沿線的雕塑公園段、工程大學段、黃山東路段等河段均已變身為一個個美麗的景點,成為市民們休閒散步的好去處。

地址:北起大陽垾溼地公園南側陽垾路,南至弋江泵站入青弋江,長度約6.542公里。

芜湖这些臭水沟“逆袭”成网红打卡地

來源:大江晚報記者 顧婭 芮娟 吳敏 文 汪武 許誠 攝

芜湖这些臭水沟“逆袭”成网红打卡地

●花光積蓄,8旬老太為何痴迷“保健品”?

●蕪湖四歲萌娃,想上學想哭了……

●接天蓮葉無窮碧?神山的這一池“荷葉”讓人驚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