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性看待“民國熱”現象

數年前,好萊塢著名導演伍迪·艾倫拍攝了一部不怎麼叫座的“穿越”文藝片——《午夜巴黎》。影片中,男主人公是一位極具懷舊情感的當代小說家,帶著對1920年代文壇巨匠匯聚的巴黎的無限憧憬,他來到巴黎度假,尋找寫作靈感。當他在午夜的巴黎街道漫步,抒發懷古之情時,男主人公奇蹟般穿越至1920年代的巴黎,遇到了海明威、費茨傑拉德、畢加索等他做夢都想見到的名人。當男主人公向這些名人傾訴他對這一時代的傾慕之時,他卻被告知19世紀末的歐洲才是他們心目中的美好時代,“一戰”後歐洲走向衰敗。不同時代的人對“美好年代”的“想象”各異,但是皆習慣去追溯舊時(英文有諺goodoldtimes)。

近十年來,“民國熱”現象實則與影片男主人公的心態有部分相通之處。“懷舊心理”(nostalgicsentiment)在其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懷舊之情是人類共通的情感體驗。在對歷史過往的回憶或“想象”中,懷舊心理佔據了相當的比重,而且,在不經意間——主觀或潛意識中——過濾掉一些信息。記憶褪去底色後,當下展現的又或多或少帶有現實的濾鏡,其結果往往會導致不全面的歷史認知。

但是,民國能“熱”起來,也不全是懷舊心理使然,心理因素往往只是許多社會現象的誘因。而“民國熱”的背後實際是由複雜的歷史與現實因素的多重交織,分別體現在學術界的小環境與社會大眾的大環境。新中國成立後,相關機構進行了舊政權資料整理的工作,在檔案資料的編排上也鮮明地體現了揭露、批判“反動派”的立場。1980年以後,在改革開放的大環境下,初步建立起了民國史學科。研究者從史料出發,對民國時期進行分析與討論,展現出作為民國曆史的多重面相。民國形象更為客觀、全面、飽滿。

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民國政要日記、文書的開放與近代政治史料的加速出版,大量研究論著問世,帶動了出版業的民國選題熱,民國史研究產生了溢出效應。溢出效應的直接對象便是接受歷史普及的社會公眾。然而,知識“流量”從學術文字走向消遣文字與網絡信息時,民國逐漸變為少部分人藉由抒發特殊價值觀念、政治立場的道具。秉持客觀公正信念的史學工作者將民國時代的過渡性、矛盾性、複雜性努力呈現時,那些並非基於客觀研究的少數大眾文學或是網絡論壇帖子卻打著“客觀”“公正”的旗號將歷史的複雜多面抹去,造成“片面的真實”,再借以之抒發對現實不滿。近年來,隨著網絡環境的全面普及,使得網絡生態發生了跨越式鉅變:信息的傳播手段更加多樣,速度也成倍提升。人人都能發聲的公眾號、短視頻等以吸引眼球、快速消費為目標的信息源,以“短小精悍”的內容,有意無意間推動了歷史知識傳播的單一化、空洞化與娛樂化。

當然,精心包裝、別有用心地吹捧民國,凡是民國的皆無條件地“粉”,引導受眾與少數現實問題進行比較的畢竟仍是少數。而絕大多數則仍是缺乏整體關懷和簡單化敘述的“民國故事”,並與社會公眾中間的懷舊情緒產生共鳴。這當中,屬民國知識分子與民國軍事逸聞最引得廣大民眾口耳相傳的興趣。

近十年來,民國知識分子的代表人物如陳寅恪、王國維、蔡元培、胡適等,早已從學界研究走入了大眾視野。只要稍作留意,相關出版品無論是專業研究還是通俗讀物,只要與民國大師沾邊,出版商往往使書籍在各大書店與網購平臺熱賣。不可否認的是,民國時期的知識分子,無論是在北洋政府治下還是在蔣介石掌控的國民政府時期,的確有相當一部分是近代中國以來各學科名副其實的奠基人,以及現代科學知識的傳播者;他們社會地位崇高,受到當局相當之禮遇與包容。然而,正如有研究者指出,這種片面的拔高不僅忽視了民國時期科研成果總體較低的水準,而且更漠視了當時的脫離民眾、脫離社會的精英教育體制下,絕大多數民眾仍不能受到最基本教育的事實。忽略民國時期文化界、教育界的根本短板,僅僅去追捧大師、名人的軼事趣聞恐怕是脫離實事求是的精神的。這非但不能起到在廣大民眾中普及正確歷史知識的作用,而且間接意義上還抹殺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科技、教育與文化領域突飛猛進的發展。民國時期,文化界人士不斷叩問國貨何時能真正取代洋貨,而現如今,中國製造已遍及全世界,而且高精尖領域如航天技術、深海探測、5G通信技術等皆已擠入世界領先的行列,單就這一點便能說明問題。

事實上,民國作為中國由“中世紀”向近代過渡的歷史時期,各個領域都處於篳路藍縷的階段,不少民國知識分子有開拓之功,自然應予銘記,沒有民國時期近代知識體系的初建,學術積累的起步,也很難有今日的突破。然而,正因其草創之時,今人也不必過分誇大之,更不必因過去而否定今日的成績。

民國軍事史實也同樣受到並非從事專業史學、軍事學研究的民眾的關注。一些民間軍事愛好者論壇上,對民國軍事問題的熱烈討論層出不窮;而一些“抗戰神劇”的粗製濫造與熱播,雖在影視藝術與歷史普及上並無多大價值,但卻也從側面反映出大眾對民國軍事題材的青睞。

民國時期的軍隊與軍事也帶有過渡時代的明顯烙印。民國時期特別是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後,中央政府不斷試圖努力打造一支近代化的國防軍隊。從軍隊的編制、武器,到軍事人才的培養與黨義的灌輸,再到兵員的徵集補充,乃至整個國防體系的構建,一系列舉措深刻地反映了軍事近代化的宏圖。相較於晚清軍隊的積弱與不堪一戰,南京國民政府頭十年的軍事建設實則為抗戰禦侮打下了相當的基礎,這才有後來淞滬一役打破日軍三個月滅亡中國的妄想。但是,國民政府的軍事近代化又是不徹底的。中央政府實際控制的地盤仍屬有限,許多部隊雖名義效忠中央,實則還保留了相當地方色彩。社會上廣為流傳甚至已有些過度吹捧的中央精銳“德械師”其實不過是當時現役部隊中極少數的一批“試驗品”,現有留存的人人鋼盔、步槍,精神飽滿的德械師“定妝照”決不能反映國民黨軍的普遍面貌,仍有不少軍隊是雜槍雜炮,衣著不統一,戰力低下的地方雜牌部隊。當時的中國在面對日軍的殘暴侵略時,實際上是以前近代農業國的薄弱基礎,支援著仍未近代化的並未真正統一的武裝力量,去抵禦軍事現代化的敵人。

就軍事的其中一個面相——兵員的徵集而言,抗戰前幾年,南京國民政府才正式頒佈了近代意義上的徵兵法,改長久以來的募兵制度為徵兵制度,試圖學習西歐國家與日本高效的動員機制。從制度改轍言之,這在當時是一大進步。但在制度實踐上,民國時期中央政府低下的資源整合與汲取力量,決定了徵兵實施的巨大困境,沒有龐大的動員機器輔助徵召令在基層社會的落實,徵兵對政府而言實心有餘而力不足。抗戰時期,徵兵制度儘管為國民黨軍提供了相當兵員,但也演成了一幕幕胡亂拉壯丁的悲劇。這是前近代國家在移植近代制度時所必經的陣痛。現如今,不少演義文學與網絡段子過度誇大的國軍黨軍隊戰力,吹捧德械、美械的意義,顯然又是不切合實際的片面文字。

片面化、簡單化民國時期,選擇性地呈現某個面相,無論積極與負面,都會造成錯誤的歷史認識。近言之,會影響社會大眾之輿論,遠言之,則恐怕會影響一代乃至更久的民族記憶。真正專業嚴肅的歷史研究者秉持實事求是的精神,並不會扭曲史實,去認可片面呈現的民國,甚至是所謂別有深意的“民國範兒”。在主流學界認知中,民國作為客觀存在的歷史進程,與任何客觀事物一樣有其短處和長處,需要辯證地去思考歷史遺留的問題。但是,專業學者又多身處象牙塔,與社會輿論存在一定的脫離,也不可能時時刻刻去澄清與矯正網絡空間中的隻言片語。我們所能做的,是儘可能地承擔起歷史普及的責任,特別需要國家層面的支持與專業史學研究團隊的傾力合力,使客觀專業的最新研究成果較快地轉化為通俗易懂的普及文章,迎合廣大民眾的興趣與口味。另一方面,對青少年的歷史與民族記憶的教育,更應結合現如今的技術手段,包括大型公益史料數據庫,題材多樣內容活潑的短視頻等,使客觀全面的歷史知識更親近年輕人,從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與民族認同感。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