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江良隨筆《宋朝的“溫度”》

  早在2013年4月,《青年時報》整版報道筆者,其中有一個問答環節,主持人問:“如果有時光機,你最願意生活在哪個朝代的杭州?”筆者的回答:“南宋或民國。”後來,筆者發現很多知識界人士被問及類似問題,他們比較一致的回答是生活在宋朝。由此可見,我們對宋朝的認可度是多麼統一。那為什麼宋朝會如此受中國知識分子的“寵愛”?筆者想,經濟和文化的繁榮固然是一個方面,但最關鍵的應該是體制上的民主吧!換句話說,宋朝是一個非常有“溫度”的朝代。

盧江良隨筆《宋朝的“溫度”》

宋朝疆域(北宋時期)

  縱觀煌煌二十四史,我們不難發現,歷代開國皇帝大都有一個殘酷的嗜好,就是在平定天下之後屠戮隨之南征北戰的功臣。像漢朝的劉邦、明朝的朱元璋莫不如此。追其原因,一害怕功臣們兵權在握,隨時隨地都會造反,讓自己成為被宰的羔羊;二憂慮功臣們哪天羽翼漸豐,從子孫手裡奪走千辛萬苦打下的天地。而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無疑是一個例外。儘管他也擔心下屬將領篡奪政權,但處理的方式比較“溫暖”,以“杯酒釋兵權”,避免了“狡兔死,走狗烹”的慘劇發生。

盧江良隨筆《宋朝的“溫度”》

杯酒釋兵權

  更為難能可貴的是,趙匡胤還傳下了“柴氏子孫有罪,不得加刑,縱犯謀逆,止於獄中賜盡,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連坐支屬;不得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人;子孫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的“誓牌”,並用法律的形式規定“以後皇帝不能在朝庭上鞭打大臣,不準對公卿辱罵;臣下除了謀反和叛逆外,不得殺戮”,開創了“仁義立國”的政治氛圍,這在“殺戮大臣,如刲羊刺豕”、“一時名士,朝不謀夕”的中國古代,顯然恆古罕見,也成了中國從野蠻社會走向現代文明進程的標誌。

盧江良隨筆《宋朝的“溫度”》

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

  此後,歷代宋朝皇帝都嚴格執行這一祖訓,幾乎沒有搞過文字獄,知識分子可自由上書言事、批評時政。儘管有時言論過激,也不必擔心因言獲罪。在新舊派官員相爭中失勢的官員沒有一個被殺,有的還隨著政局的演變由罷黜而重回中樞執政。據後來的史學者考證,在整個兩宋時期,只殺了一位文臣,就是靖康之變後,被金國扶為“皇帝”的張邦昌;還有在宋高宗時代,殺了一個上書言事的讀書人——學生運動領袖陳東。這相對於動輒大興文字獄的清朝,可謂是知識分子的天堂。

盧江良隨筆《宋朝的“溫度”》

宋朝學生運動領袖陳東

  正由於具有這樣的“溫度”,為宋朝所有的知識分子,預留了前所未有的寬鬆言論空間,從某種程度上也等於對皇權形成了一種制約。據一位宋史研究專家稱,宋朝是個很可愛很奇怪的王朝——表面上看,皇帝大權獨攬,相權被分散得不成樣子,好像想幹什麼就能幹什麼,事實上並不是那麼一回事。南宋時期,皇帝權力極其小,詔書必須有皇帝太后宰相和三位輔臣聯名才會有效;當時人們經常集會議論朝政;北宋末年罷蔡京殺六賊,就是太學生陳東和十幾萬百姓聯名上書施壓的結果。

盧江良隨筆《宋朝的“溫度”》

宋朝大臣

  惟有施仁義於國民,才能長治久安。宋朝雖然在軍事上“積弱”、被後世視為“中國歷史上最軟弱的一個朝代”,但是中國歷史上商品經濟、文化教育、科學創新高度繁榮的時代。鹹平三年(1000年)中國GDP總量為265.5億美元,佔世界經濟總量的22.7%,人均GDP為450美元,超過當時西歐的400美元,民間的富庶與社會經濟的繁榮遠超盛唐。史堯弼在《策問》說:“惟吾宋二百餘年,文物之盛跨絕百代。”陸游在《呂居仁集序》中也認為:“宋興,諸儒相望,有出漢唐之上者。”

盧江良隨筆《宋朝的“溫度”》

盧水紅十字繡作品《清朝上河圖》

  與此同時,宋朝不依靠武力威嚴,藉助於政體的“溫度”,為天下蒼生謀福祉,贏得百姓的愛戴。它沒有地方勢力的割據,也沒有宦官、后妃、外戚的專權干政亂國,雖然二度傾覆,但皆緣外患,是唯獨沒亡於內亂的王朝,享國三百一十九年,真正達到了“趙氏之祀安於泰山”。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崖山海戰失敗後,30萬宋軍將士只有2萬人被俘虜,其餘全部戰死,上至皇帝下至普通軍民,都自殺殉國。聽聞宋滅後,浙江十萬士子紛紛跳海自殺,福建有四萬!民心所向,可見一斑。

盧江良隨筆《宋朝的“溫度”》

崖山海戰

  中國歷史悠久,朝代更零星紛繁。宋朝儘管上承五代十國下啟元朝,分北宋和南宋兩個階段,共歷十八帝,立國三百餘年,如果從皇帝制開始算起,存世之長久僅次於漢朝,但在五千年曆史長河中,也不過是滄海一粟。然而,過去了七百多年的今天,我們依舊緬懷它、嚮往它,這中間自然有經濟和文化方面的因素,但更多的是源於其內在的那種“溫度”。因為它恰如一盞明亮的燈,煥發著耀眼的光華,穿越過漫長的時空,照射到我們這個時代,讓每一位知識分子感受到了它的溫暖。

盧江良隨筆《宋朝的“溫度”》

宋朝的“溫度”


  2018.8.19於杭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