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績效人才≠高潛人才,如何識別和培養高潛人才?

在當下VUCA時代,市場環境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同時很多東西可以被複制,比如產品、服務體系、營銷策略等,但是穩健的人才隊伍卻是難以模仿的、難以攻破的。

不難發現,過往那些轉型成功的公司,通常具備充足的高潛人才儲備,所以能迅速地化挑戰為機遇,持續提升企業業績效能。高潛人才往往是少數的,但他們有很強的輻射力,20%的人才可以創造80%的業績,高潛力人才的良好發展可以引爆整個組織效能。

傑克韋爾奇曾說,自己50%以上的工作都是在選人用人,然而成功率依然難以超過60%。

如何選出高潛人才,並且用好他們,是每個企業都不容忽視的課題。

一、什麼是高潛人才

大多數企業在選拔高潛人才時都存在一個典型誤區:以高績效作為選拔高潛的標準。其實,高績效人才並不一定是高潛人才,但是,一個高潛力人才大概率是高績效人才。

倍智人才研究院調查數據顯示:在高績效人才裡面,只有29%的人同時是一個高潛人才,而在高潛人才裡面,同時是高績效人才的比例達到93%。


高績效人才≠高潛人才,如何識別和培養高潛人才?

倍智人才研究院:高績效與高潛人才對比

倍智人才研究院根據569家標杆企業高潛識別項目的成功實踐,提煉出高潛人才模型,包括高潛因素和高潛驅動力兩大特徵:

高績效人才≠高潛人才,如何識別和培養高潛人才?

倍智人才研究院:高潛人才模型

真正的高潛人才,是具有長期發展的潛質的,他們面對未知、不確定環境或挑戰時,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具有強烈發展意願,從內而外地激發積極性,願意接受挑戰和承擔更多責任。

也許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評價:他工作能力強,資源整合及協調方面非常出色,到崗半年時間,在戰術上調整了銷售激勵機制,提高了銷售隊伍的業績,潛力很大。但事實上,他的內心僅滿足於現階段的成績,缺乏雄心追求下一階段的成功,面對更復雜的環境或挑戰時,他將很大可能不能勝任更高領導級別。

因而,這名員工是能為企業帶來直接績效的高績效員工,但並不是高潛員工。


二、如何識別高潛力人才

1.面試面談

這是不少公司識別高潛人才的方式。被面談者的確定,可以按照近期業績評價及部門領導推薦的方式。通過多對一的會議形式,邀請被面談者的分管領導參加。

會上,對被面談者圍繞工作業績、遇到難題、解決方式、取得成效等方面進行總結,同時對其工作思路、短期規劃、需要資源等內容進行討論。在這過程中,分管領導進行綜合打分和判斷。

當然,這種方式可以挖掘部分骨幹力量,但面談時,考驗被面談者臨場發揮的能力,同時對其潛在能力的挖掘有所欠缺。

2.人才測評

利用高潛人才的測評,能有效洞察到個體的特質、能力、動機、潛力等,並且判斷其與公司的戰略需求是否一致,通過當前的能力狀況,預測其在未來能否滿足更高的崗位要求。

同時,專業的人才測評工具還有利於減少人才評價中容易出現的感性錯誤,以收集到客觀的人才測評數據。

研究顯示,在亞太地區,頂尖企業與其他企業相比,更傾向於通過心理測評的方式來識別高潛人才,有超過8成頂尖企業採用人才測評的方式識別高潛。


高績效人才≠高潛人才,如何識別和培養高潛人才?


識別高潛人才的工具,包括高潛人才專項能力測評、認知能力測評、性格測評、領導力測評等。

三、如何培養高潛人才

找出高潛人才後,他們需要具備什麼技能、經驗和知識,以及我們可以提供什麼培訓,從而讓他們適應新崗位或新任務的要求,這是我們工作的重中之重。

1.測訓結合,數據驅動人才培養

調查發現,只有近10%的企業會將招聘時的測評數據用於後續的培養和發展上,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人才測評可以通過大量的數據洞察個體的關鍵能力以及弱勢,測評結論充分應用在培養上,將有效幫助企業實現人才培養的靶向發展,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根據倍智一項研究顯示,頂尖銷售與普通銷售的最大區別在於:銷售動力、銷售信心、理解與洞察、適應性和抗壓性;而沒有顯著區別的是:溝通表達、談判能力和善於社交。

我們平時可能會認為口才、人脈等是銷售最核心的能力,而這數據研究恰恰給出了不一樣的視角。是否追求挑戰、能否真正理解客戶、是否靈活應變,才是核心的影響因素,因此,企業在銷售人才培養時,應重點針對這些方面提升銷售人員的能力,才能更好地打造一個頂尖銷售的團隊。


2.針對不同層級高潛人才,採取側重點不同的措施


此外,針對高潛人才的培養,我們很重要的一個著眼點就是,結合公司業務經營戰略與測評結果,確立個人能力差距,並以激發高潛的潛能為目標,根據不同職別、業務方向、個人短板等方面進行專項培訓,我們可以參考這樣的做法:

  • 針對有機會成為基層管理者的高潛人才,可以從輪崗機會、團隊合作能力、重點項目跟進等方面進行培養;


  • 對於中層管理人員後備力量,則開始注重領導力的培訓,增加與高層決策者的溝通機會;


  • 對於未來的高層管理人員,有必要增加一些外部顧問或導師的輔導,增加參與公司重大決策的討論學習機會等。


高績效人才≠高潛人才,如何識別和培養高潛人才?

頂尖企業用於培養不同領導層級高潛人才的措施


同時,在培養高潛人才的同時,也需要定期進行能力測評,確保培訓效果。

只有通過高潛人才的識別、培養和保留,才能打造持續穩健的人才梯隊。當然,在這過程中,HR部門作為推進部門,應與業務部門緊密結合,根據業務需求,有的放矢挖掘高潛人才、加以培養,打造堅不可摧的人才梯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