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留給後人的,那些是鄉村文化?你知道多少?

在中國的鄉村,豐富的文化遺產是老祖宗留給後人的寶貴財富。傳統建築、民居、街巷、祠堂、園林、鄉村大院,隨著城鎮化建設進程及時間流逝,這些古老鄉村文化的承載體正在逐漸走向消亡,一旦失去傳承,將成為永遠的遺憾。

什麼是鄉村文化?回望歷史,中國社會是以鄉村為基礎,鄉村就是中國社會文化的根。

第一,鄉村社會相對安定,鄉村人純樸厚道,共同維護著整個村莊的和諧。同一個村莊裡的人,家庭背景及當前生活狀況都相近,容易相互交流,容易形成鄉村文化。

第二,村落呈現的是農業社會形態,是各種形態的鄉土文化資源傳承的載體。張家口蔚縣剪紙就是鮮活的例子,精美的剪紙作品大多出於鄉村婦女和民間藝人之手,由於她們以現實生活中的見聞事物作題材,對物象觀察細微,憑淳樸感情與直覺印象為基礎,形成蔚縣剪紙簡潔明快的風格,反映出樸實無華的精神

老祖宗留給後人的,那些是鄉村文化?你知道多少?

弘揚宗祖文化 助力精準扶貧主會場

老祖宗留給後人的,那些是鄉村文化?你知道多少?

晚 宴

我們承認,鄉村社會不斷接受現代物質文明成果,是社會進步的必然趨勢。但是,鄉村特色文化因民俗風情的失落、失傳而失去獨有的文化韻味,也是一個巨大的問題。

那麼鄉村文化究竟如何傳承下去?傳統文化與現代產業究竟如何有效銜接?必須要因勢利導,努力做好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宏揚,把豐富多彩的鄉村文化資源,轉變為文化資本,走上產業化道路。對此,我認為應大力發展第三產業,談四點看法:一是,發展文化旅遊、文化服務、民間工藝加工、民俗風情展示和演出等服務項目,使農民的社會身份發生變化,農民素質得到提升,農民的收入得到提高; 二是,通過體驗休閒旅遊展現鄉村文化魅力。將鄉村生產、生活、民俗、農舍、休閒、養生、田野等元素系統鏈接,打造鄉村文化產業鏈條; 三是,發展特色文化產品加工生產。開發石器、木器、竹器、草編、剪紙、泥塑、磚雕等土特名優工藝品,將傳統技藝與現代生活方式有機結合,煥發出更強的生命力,並大幅增加農民收入;

四是,充分發掘鄉村生活的魅力,迎合城市人“遠離都市、重返鄉村”的心理需求,開展鄉村休閒娛樂,提供地方風味餐飲,共同感受鄉村生活,為城市老年人、國外旅遊者提供居家式、自助式生活服務。

老祖宗留給後人的,那些是鄉村文化?你知道多少?

弘揚宗祖文化 助力精準扶貧主會場

配圖:本文作者在中國文化管理協會新農村文化管理委員會年會上的發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