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比川藏線更美的自駕路線—6000公里西北自駕環線!

15天,6000公里西北大環線行程順利結束。錯過了年保玉則的湖泊星空,卻偶遇了原生態的神秘扎尕那;在最美的季節去青海湖邊撒野,在黑馬河邊露營看星空日出;在茶卡鹽湖陷入泥淖,不能自拔;開著越野車穿越戈壁沙漠,只為一睹水上雅丹奇觀;站在八一冰川下的一刻,宛若到了南極;門源不止有油菜花,還有一片金黃的麥田;去西安何必爬華山,逛吃逛吃的節奏最適合緩解長途旅行的疲憊……

從草原到雪山,湖泊到沙漠,戈壁到星空,是不是滿足你對自駕旅行的所有想象。

路線:重慶/成都--若爾蓋草原—九曲黃河--扎尕那--西寧--青海湖--黑馬河--茶卡鹽湖--德令哈--大柴旦--水上魔鬼城--敦煌--鳴沙月牙--嘉峪關--張掖丹霞--祁連--八一冰川--門源油菜花--蘭州--西安--重慶/成都。

從此對女司機刮目相看。不僅能玩沙漠越野,還獨自一人開完全程6000公里,佩服,請收下我的膝蓋。

河西走廊是甘肅西北部狹長堆積平原,位於祁連山以東,合黎山以西,烏鞘嶺以北,甘肅新疆邊界以南,長約1000公里,寬數公里至近二百公里,為南北走向的長條堆積平原,因位於黃河以西,為兩山夾峙,故名。

美麗的不只有風景,同樣厚重的是河西走廊上穿越千年的文明。這條張騫歷時13載艱辛“鑿空”的絲綢之路,在近兩千年的時間長河裡成為連接東西方貿易、文化交流的橋樑。其輝煌從西漢開始一直延續到民國。先秦時期的馬家窯文化,齊家文化,再到悠久的宗教融合,民族融合,尤其是佛教,西域高僧、大師雲集,大小乘佛教是通過河西走廊傳入長安。

現在,跟著未遠去穿越河西走廊,感受大西北的遼闊壯美。

若爾蓋大草原

從重慶經成都沿213國道到松潘古城,620公里行程有點百無聊賴和疲憊。穿過鬆潘繼續往北,就是川西北邊界上的高原綠洲,中國三大溼地之一的若爾蓋大草原。8月份的若爾蓋,水草豐美,白雲如絮。在這裡,只想張開雙臂盡情呼吸新鮮空氣。

一條比川藏線更美的自駕路線—6000公里西北自駕環線!

一條比川藏線更美的自駕路線—6000公里西北自駕環線!

九曲黃河第一灣

天下黃河九十九道灣,最美的莫過於九曲黃河第一灣。從若爾蓋縣往西大約70公里的唐克鄉,黃河在遼闊的草原上自由舒展。傍晚,夕陽西下之時,黃河在夕陽下泛著粼光,蜿蜒流淌。

一條比川藏線更美的自駕路線—6000公里西北自駕環線!

一條比川藏線更美的自駕路線—6000公里西北自駕環線!

扎尕那

年保玉則的風光足可以和稻城亞丁相媲美,然而由於汽車輪胎出現問題,不得不臨時改變路線,儘快趕到西寧更換輪胎。

與年保玉則擦身而過,卻偶遇神秘的扎尕那。這是一個群山環繞的原生態村莊,如今逐漸為遊客所知,村民們都開起了客棧旅館。我們支付50元場地費,在一家客棧房頂支起5頂帳篷……

夜晚,躺在帳篷裡仰望漫天繁星,這裡是如此寧靜,就連看到流星拖著長長的尾巴劃過天際,也不敢大聲歡呼。

清晨,起床爬上村莊對面的觀景臺,炊煙裊裊升起一層平流霧,宛若仙境。彷彿到了某個瑞士小鎮。

一條比川藏線更美的自駕路線—6000公里西北自駕環線!

一條比川藏線更美的自駕路線—6000公里西北自駕環線!

青海湖

七八月是青海湖最迷人的季節。天高雲淡,湖水碧藍。金黃的油菜花海環繞著湖水相得益彰。無論是騎行還是自駕,沿湖公路都是最好的觀景大道。


一條比川藏線更美的自駕路線—6000公里西北自駕環線!

來青海湖,絕不要買昂貴的門票進入景區。你可以和湖邊岔路口的藏民討價還價,以一輛車20-30元的價格進入湖邊,和清澈湖水來一次親密接觸。

一條比川藏線更美的自駕路線—6000公里西北自駕環線!

一條比川藏線更美的自駕路線—6000公里西北自駕環線!

一條比川藏線更美的自駕路線—6000公里西北自駕環線!

一條比川藏線更美的自駕路線—6000公里西北自駕環線!

黑馬河

黑馬河是青海湖邊一個小鎮,沿湖邊公路向西大約七八十公里,就可以到達。這裡是青海湖最佳日出觀賞地。

為了不錯過日出,我們在湖邊支起帳篷。儘管月明星稀,也沒有減少我們拍星空的熱情。

一條比川藏線更美的自駕路線—6000公里西北自駕環線!

一條比川藏線更美的自駕路線—6000公里西北自駕環線!

一條比川藏線更美的自駕路線—6000公里西北自駕環線!

湖邊日出

一睜開眼,水天相接的湖面已被染上了一層黃色光暈,看日出的人們影影綽綽,早已搶佔了最佳位置,架起長槍短炮,等候太陽從湖面升起的激動時刻。

選了湖邊一處開闊位置,加入等待的隊伍。黎明前的湖面呈現出藏青色的色彩,地平線上那一抹粉紅也絲毫不能帶來熱量。無形中讓本就清冷的早晨更顯寒冷。大家瑟縮一團,期待日出驅散寒氣;

一條比川藏線更美的自駕路線—6000公里西北自駕環線!

一條比川藏線更美的自駕路線—6000公里西北自駕環線!

一條比川藏線更美的自駕路線—6000公里西北自駕環線!

聽到歡呼,抬頭一看,一輪紅日正慢慢穿破雲層,散發出萬般光彩。

一條比川藏線更美的自駕路線—6000公里西北自駕環線!

一條比川藏線更美的自駕路線—6000公里西北自駕環線!

茶卡鹽湖

中國的“天空之鏡”。茶卡鹽湖曾經是一個外流湖,向東流入共和盆地,注入黃河。10~13萬年左右發生了構造隆起,使得茶卡鹽湖變成了內陸湖。這裡面積比青海湖小,年降雨量小,故每年能注入到這裡的水量特別少,加上蒸發特別厲害,由此形成這個含鹽量極高的鹽湖。

一條比川藏線更美的自駕路線—6000公里西北自駕環線!

一條比川藏線更美的自駕路線—6000公里西北自駕環線!

一條比川藏線更美的自駕路線—6000公里西北自駕環線!

一條比川藏線更美的自駕路線—6000公里西北自駕環線!

雅丹地貌

一種典型的風蝕地貌,又稱風蝕壟槽,在極乾旱地區的一些乾涸的湖底,常因乾涸裂開,風沿著這些裂隙吹蝕,裂隙愈來愈大,使原來平坦的地面發育成許多不規則的背鯽形壟脊和寬淺溝槽,這種支離破碎的地面成為雅丹地貌。有些地貌外觀如同古城堡,俗稱魔鬼城。

一條比川藏線更美的自駕路線—6000公里西北自駕環線!

一條比川藏線更美的自駕路線—6000公里西北自駕環線!

越往西,越荒涼,越神奇,也越壯觀。

從茶卡到水上雅丹的路上,是一片荒涼的茫茫戈壁灘,被大風侵蝕的千溝萬壑,就像乾涸的河床,千瘡百孔

滿目瘡痍卻又如此壯觀!數不清的白色風車整齊排列在這片荒瘠的土地上,無聲的轉動著,形成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一條比川藏線更美的自駕路線—6000公里西北自駕環線!

一條比川藏線更美的自駕路線—6000公里西北自駕環線!

水上雅丹

陸地的雅丹地貌很多,但是水上雅丹卻極為少有,離大柴旦240公里左右,過了東臺收費站約50公里,位於315國道旁2公里左右的鴨湖是這片特殊地貌之中的特殊,是世界上唯一一片在水上的雅丹地貌。

一條比川藏線更美的自駕路線—6000公里西北自駕環線!

爬上土丘,拍下自己的影子

一條比川藏線更美的自駕路線—6000公里西北自駕環線!

一條比川藏線更美的自駕路線—6000公里西北自駕環線!

一條比川藏線更美的自駕路線—6000公里西北自駕環線!

一條比川藏線更美的自駕路線—6000公里西北自駕環線!

一條比川藏線更美的自駕路線—6000公里西北自駕環線!

月牙泉

遠遠的看見了沙漠,又一次被漫漫黃沙震撼,只一眼,便覺得飢渴難耐。
沒有水,這是一片死亡之海。沒有植被,蔓延的都是黃沙。

只有月牙泉千百年來不斷噴湧出的地下水,滋潤著這一小片綠洲。

一條比川藏線更美的自駕路線—6000公里西北自駕環線!

一條比川藏線更美的自駕路線—6000公里西北自駕環線!

一條比川藏線更美的自駕路線—6000公里西北自駕環線!

張掖丹霞

七彩丹霞最震撼的莫過於丹色彩,一層黃色,一層火紅色再配上一層淡淡的土黃色

整個丹霞山脈像是剛從磚窯裡燒製出來的工藝品,層次分明,線條曲折,連綿起伏,帶給你無限驚喜,你永遠不知道,它經歷了怎樣的風雨侵蝕,日積月累,才形成今天層次分明的色彩


到張掖,可以感受到粗獷大西北柔美的一面,正所謂“不望祁連山上雪,錯把張掖當江南”

一條比川藏線更美的自駕路線—6000公里西北自駕環線!

一條比川藏線更美的自駕路線—6000公里西北自駕環線!

八一冰川

從祁連縣城出發,往野牛溝鄉方向,一路沿著二尕公路(S204),行駛約153公里後在黑河大橋前,有一個八一冰川極地體驗區的路牌

遺憾的是由於生態環境汙染,目前八一冰川已經禁止社會車輛入內。我們算是幸運的,趕上了冰川封閉前最後的末班車,成為最後一批與八一冰川靜距離接觸的遊客。

近十米高的冰牆,宛若置身南極。

一條比川藏線更美的自駕路線—6000公里西北自駕環線!

一條比川藏線更美的自駕路線—6000公里西北自駕環線!

一激動,未遠又幹了件瘋狂的事情

非禮勿視

一條比川藏線更美的自駕路線—6000公里西北自駕環線!

一條比川藏線更美的自駕路線—6000公里西北自駕環線!

一條比川藏線更美的自駕路線—6000公里西北自駕環線!

一條比川藏線更美的自駕路線—6000公里西北自駕環線!

一條比川藏線更美的自駕路線—6000公里西北自駕環線!

一條比川藏線更美的自駕路線—6000公里西北自駕環線!

最後一站,13朝古都西安!

原計劃返回西安爬華山,最後被西安的美食俘虜。加之長途旅行的疲倦,華山早已被拋諸腦後。

只想去長安大牌檔喝酒,去回坊擼串,像當地人一樣喝冰峰汽水……

biangbiang面,酸梅湯雪梨汁、手工酸奶、羊肉肉泡饃(很難吃)肉夾饃、胡辣湯……

吃遍回坊大街小巷,也是愜意至極。

除了小吃,這座中國歷史上建都最早、歷史最長的13朝古都還保留著古老的痕跡,斑駁的城牆、栩栩如生的兵馬俑、大雁塔、大唐芙蓉園,都在默默地講述著這座城市的古老文明與繁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