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自由不是賺錢的終點,實現自我價值才是

隨著國家逐步放開“單獨一孩”、“二孩”等政策,身邊的全職媽媽們也逐漸多了起來。這些媽媽們,雖然看起來不用朝九晚五擠早晚高峰上下班那麼辛苦,但其實,如果沒有老人、阿姨等外援,要獨自一人承擔照顧一個或多個孩子的任務,並不輕鬆。再加上,全職媽媽的這些“隱形付出”,有些時候得不到其他家庭成員的正面回應甚至不被認可,導致了這些全職媽媽生育前後巨大的心裡落差。生理上的勞累,加上心理上的疲憊,有些媽媽甚至患上了“產後抑鬱症”,嚴重威脅自己身心健康和家庭的和諧穩定。

但也有一部分全職媽媽,相比於生育之前,她們依然活得風生水起甚至更上層樓。這部分全職媽媽,他們大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獨立。思想上的獨立,讓他們對自我和婚姻有清楚的認知,讓他們享受婚姻但不過分依附婚姻,自我定義人生價值和意義;經濟上的獨立,則給她們以底氣,在面臨選擇時能最大限度遵從內心做出抉擇。前者,靠性格、讀書、旅行等由內而外地修煉;後者,則可以通過一些思考和技巧而獲得。而克麗絲特爾·潘恩( Crystal Paine )所寫的《會賺錢的媽媽》,對二者都作了最好的詮釋。

財務自由不是賺錢的終點,實現自我價值才是

克麗絲特爾·潘恩是美國人,也是三個孩子的媽媽。她從小受父母在財務觀念的薰陶,在家庭財務發展和管理方面有較為獨到的見解。她在丈夫攻讀法律學位期間,除了照顧孩子,還想盡方法成功改善了家庭財務狀況,後來創建博客moneySavingMom.com,月均讀者量達到兩百萬。在《會賺錢的媽媽》一書中,克麗絲特爾·潘恩教媽媽們從認清自己開始,構建自己的事業,全力以赴擴大收入,在實現財務自由的同時,樹立自己的人生意義。

其獨到的思想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什麼是財務自由

財務自由是很多人的夢想。有人夢想一夜暴富,有人夢想不用上班也可以有足夠的金錢來為生活買單,有人夢想通過努力能夠獲得薪水的穩步增長,還有人夢想擺脫沉重的債務……每個人對“財務自由”有不同的定義。暢銷書《理財就是理生活》的作者艾瑪·沈這樣定義“財務自由”:當你每月的被動收入超過了每月支出時,我們就說你達到了財務自由。這意味著,僅靠不需要付出大量時間和精力就能獲得的收入如房租、股息、利息等就能支付日常消費。

相對於上述這些僅從“金錢”“消費和支出”等角度的定義,《會賺錢的媽媽》對財務自由的理解更著重關注“金錢”背後的意義,通過闡述“財務自由不是什麼”來定義“財務自由是什麼”這一問題。

財務自由不是:

只有擁有超強能力和令人驚歎的組織能力的女強人才能取得的大成就

快速致富

每天工作16小時

建立大事業或賺很多錢

利用別人讓自己成功

為了一個想法或一項新事業犧牲與所愛之人相處的時間

有錢是為了更有錢

財務自由是:

做出的選擇既符合自己和家人的利益,也符合長遠目標

有大格局和創新思維

利用技巧和天賦

承擔可控的風險,嘗試新事物

把知識和可用資源變成創收的點子

能夠慷慨解囊

用時間和才能祝福別人,影響別人

也就是說,財務自由不是少部分人的專利,每個人都可以通過自身的技能和努力,實現自己心目中的財務自由,因為財務自由不僅僅是金錢的積累,也是思維創新、自我成長、家庭幸福、慷慨助人等精神層面的滿足;而這才是財富自由的核心。

(二)如何實現財務自由

財富自由的誘惑力如此之大,各種教人“財富自由”的“寶典”也層出不窮。在亞馬遜“圖書”欄用“ 財富自由”進行搜索,相關圖書竟有160種之多。當大部分圖書在告訴人們如何買牛股、如何定投基金、如何炒期貨、如何把握幾十年難遇的貴金屬大機會 “否則你就錯過幾個億”時,《會賺錢的媽媽》宛如一股清流,它以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方式告訴人們,還有一種從小微處著手創建事業從而達成財務自由的方法。

(1)發掘技能和天賦

很多全職媽媽因為離開職場太久,在遭遇突發變故想要重新進入職場時發現自己什麼也不會而重新墜入更深的困境。但是她們或許忘了,“天生我材必有用”,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能力,這些能力或許並不明顯,因此也並不被別人甚至自己所認知,只有通過不斷的努力和嘗試才能發現其價值。比如作者自己,在其博客獲得成功之前,曾經嘗試過婚禮資源定製、賣二手圖書等多種方式之後,才最終找到了適合自己且能對之保持激情的事業。她的很多讀者,也通過認真思考“我擅長什麼,並能以此掙錢”這個問題,並不斷地實踐,重新找到了自己的開源之道。

暢銷書作者古典老師曾說過一段話:“如果你沒有一個好的開始,不妨試試看一個壞的開始吧。因為一個壞的開始,總比沒有開始強。而完美的開始,則永遠都不會來到。 如果說一個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那麼壞的開始至少等於成功的三分之一。”嘗試永遠不會完美,如果能在一個一個不完美的嘗試中,學會總結和規劃,才能迎來成功的可能。

(2)小微處著眼

最理想的事業,是能將自身技能、天賦、激情、知識4個方面相結合的事業,但並非每一項技能、天賦、激情和知識都能變現,它們還需要找到自己的寄主——需求。所以,時常審核周圍,看看人們都有哪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再結合自身的能力,給出解決方案,是開啟事業的可行途徑。

書中也給出了很多類似案例,比如戴安娜,因為將一條不適合自己的裙子改成了一件漂亮合身的禮服而被社區裡很多人追問能否幫忙裁衣改衣從而發現了商機;謝莉為了把家裡的破舊沙發變得好看一點,從自己動手縫製椅套開始,到最終建成在線商店獲得了豐厚的收入;艾米在工作之餘利用自己的寫作激情免費幫當地公司撰寫新聞稿,最後成長為一名知名的專職編輯,實現了人生大轉折,等等。

這些可能的“小微事業”還包括:製作電子書、在線課程、建立博客、房屋租賃、視頻製作、網絡攝影、遊戲應用、人或寵物護理、接送孩子上學、在線助理等等。

當然,這些事業無論是以“副業”或“斜槓”的方式來做,都有一個要求:自律和時間管理能力。因為這些工作的屬性決定了工作主體大多是個人單打獨鬥且工作時間不受朝九晚五的約束,再加上可能沒有固定的工作場所,所以工作的專注力可能會被分散。如果不幸再有懶惰或者拖延症的加持,很可能會從“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演變為虎頭蛇尾不了了之。因此,“小微”事業對個人的獨處、堅持、自信等能力也是非常大的考研。

(3)開啟“負擔得起”的事業

作者認為她從父母那裡學到最有用的生活真理就是:不為除了房子以外的任何東西而負債。

然而,當今社會里,不負債的人現在是稀缺物種。房貸、車貸、消費貸、信用貸各種貸款名目眾多,分期購物、花唄、京東白條、信用卡消費無不在鼓勵人們 “消費自由”,“月光族”樂得歡欣鼓舞盡情享受生活。

但是,古訓曰“欠債還錢”,貸款或提前消費的本質是提前用掉了未來的錢,它的負面效應是會讓人習慣過上原本負擔不起的生活。如此,等到“未來”真的來臨,如果屆時人們的賺錢能力不如今日,或者生活中遇到失業、疾病等重大危機,生活質量和水平將直線下降甚至一夜返貧。

俗話說,“一口吃不成胖子”。相比於很多人在創業之初大舉借債到處融資窮盡力量大肆擴張,作者告誡媽媽們,“建立事業犯的最大錯誤就是給事業投入一大堆錢”, “必須保證支出不要超過收入,這是底線。”特別是在開啟自己事業的初期,不搞大躍進,謹慎投資,讓事業緩慢、精明地增長,反而更容易獲得財務上的可持續增長。這些建議,對於那些迫切希望開啟“小微事業”來改善家庭財務狀況的的媽媽們來說,尤為誠懇可貴。

(三)實現財務自由之後

很多人的生活目標,止於財務自由。至於達成財務自由之後要做什麼,卻鮮有人認真去思索和提及。大部分人的“財務自由之路”止於以下兩種情況。

對於一部分人而言,遵循享樂主義思想,所以,財務自由之後理所當然地要去吃喝玩樂周遊世界,之前為了達成財務自由而做的所有努力,都是為了當下的盡情享樂。

另外一部分人,認為只要有足夠的錢,生活中的坎坷就能煙消雲散,他們認為金錢是通向幸福的鑰匙。所以,對於他們來說,財務自由的目的,就是為了讓錢生出更多的錢,持續不斷地獲取金錢,是財務自由的終極目標。

然而,真的是錢越多越快樂嗎?費恩海姆和阿蓋爾在其合著的《金錢心理學》中談到金錢和幸福的關係,“許多學者對金錢與幸福的關係進行了研究,他們無一例外提出兩者的相關性約為0.25”。

財務自由不是賺錢的終點,實現自我價值才是

來源:古典《拆掉思維裡的牆》第54頁

從圖中可以看出,當收入很低的時候,金錢與幸福的關係成正比;但在金錢累計到一定程度後,金錢與幸福基本上已沒有太大關係。或許也正是基於此種認知,《會賺錢的媽媽》告訴我們,“如果涉及財務時沒有找到正確的心靈空間,那麼世界上所有的賺錢和省錢技巧都將毫無意義。”更廣闊的視野和一顆感恩的心,能幫助我們整理出對自己真正有意義的人生選項,讓心靈馳騁在正確的道路上,以更有意義的方式用自己的所有去影響他人,真正活在當下。

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莫過於讓“價格”幫我們作了“價值”的判斷。每個人都是帶著特定的使命來到這個世界,但若我們窮盡一生都在跟“價格”“金錢”玩你追我趕的遊戲,那麼,原本該壯麗遼闊的生命草原將便成為狹窄壓抑的下水道。生命中除了錢,還有健康、幸福、愛和溫暖等更值得我們去關注的東西,這些東西共同構築成生命的底色,決定著我們生命的價值和溫度。

因此,《會賺錢的媽媽》並不僅僅只是寫給女性以提示她們努力達成財務自由並獲得心靈的自由,它也提醒我們所有人:在追求財務自由的路上,一定要善用時間、資源和金錢這些工具,慷慨生活,為他人帶去祝福和溫暖,為這世間的美好貢獻自己的影響力,這才是我們追尋財富自由的永恆價值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