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形盡相 婉曲多姿——評喬國強詩集《畫語詩心》


戴雲波

中國是儒家文化浸潤的國度,在商界受儒家文化的影響,既具有儒者的道德才智,又有商人的財富和成功被稱之為“儒商”。古有陶朱、子貢、白圭,後有徽商、晉商、淮商、豫商、閩商、郴商,皆秉持“立已立人,達已達人。”之儒商精神,形成了源遠流長之儒商文化。


窮形盡相 婉曲多姿——評喬國強詩集《畫語詩心》


老喬是個商人,但屬於我們常說的雅商。老喬既在經營實業方面成就斐然,又在書法、繪畫等方面有著親身的實踐與較高的藝術造詣,始終對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書法、繪畫、戲曲等充滿著眷戀與深情,是比較難得的。因此當收到他寄給我的《畫語詩心》一書時,起初以為是關於書畫方面的評論、感悟、心得一類的書,沒想到是一本古體詩集。當然,這也並不奇怪,自古通琴棋書畫者無不對古詩詞懷有深深的敬意,因為它們本來在靈性、意趣、境界等方面就是相通的。

《畫語詩心》一書,按年代為序,收集了老喬這些年來對於自然萬物、人世百態的體會與感慨,發而為詩,吟詠成篇,遂有了眼前這本古體詩集。我們必須承認,古體詩在現實社會中早已不是主流文體,也很難引起人們的關注。願意寫古體詩並且還要將其出版並面向讀者的,大多是上一定歲數、對於古文化傾心有加、有特殊感情的人。在現實生活中,有這樣一眾文人群體,在他們的心裡,古體詩仍然是有生命、有魅力的文體,即使沒有多少可交流的對象,但在運用這一古老文體進行場景的描摹與心靈的抒發時,那種自洽自足的滿足感是難以言喻的。

窮形盡相 婉曲多姿——評喬國強詩集《畫語詩心》

在《畫語詩心》一書裡,我們可以體會到有這樣幾個明顯的特徵:

一是以蘭、竹、梅、菊、松、石等客觀對象物為主題的作品佔很大比例。這說明作者是經常懷著對美好事物的嚮往,通過對對象物人格化心理的映射,而形成的一種精神激勵或人格的昇華。比如《幽蘭》:“孤芳非自賞,山外溢清香。丘壑尋相問,何須話短長。”對蘭花的清香四溢與高潔而又溫馨的品格充滿了嚮往之情。又如《聽竹》:“風停聲未靜,落筆食蠶鳴。葉逗窗前月,枝搖蟲鳥驚。”有聲襯無聲,無聲勝有聲,寫出在竹林相伴下的那種特有的靜謐與安詳等等。

窮形盡相 婉曲多姿——評喬國強詩集《畫語詩心》

二是在寫聲繪色、融注激情的同時,充分發揮作者對於各藝術門類兼通的特長,以書畫藝術的清雅與文字藝術的含蘊相結合,在片言隻語中表達作者對於藝術創作的感悟,從而給人以啟迪。比如《寫竹》:“閒暇天天寫竹枝,文同與可習臨之。東坡詩句高吟唱,更效板橋成竹痴。”文與可的竹、蘇東坡的詩、鄭板橋的枝葉關情都是作者心目中追慕效法的對象,同時在短短四句詩之中完美地融合在一起,顯出別樣的藝術風情。又如《寫意隨筆》:“匠心佈置意為先,乾溼淡濃求變遷。就簡刪繁重在寫,草行隸篆貫通篇。”這顯然是在書法的創作中因為考慮佈局、用墨、留白、字體等方面的問題而產生的體會,要做到以意為先,重在寫意,傳達神韻,是一種非常辛苦而又令人沉醉的勞動。

窮形盡相 婉曲多姿——評喬國強詩集《畫語詩心》

三是不媚俗,不炫奇,踏實本分,感情真摯。從作品裡我們可以體會到,老喬寫詩,是出於兩個目的,一個是表達對於古體詩詞這一文體的景仰與喜愛,另一個就是藉此抒發性靈,陶冶性情,並且以一種婉曲的方式表達對於自己所持的人生觀、價值觀的見解。比如《無名花》:“大街小巷綠叢叢,樹上花開串串紅。身處市中無俗氣,笑看名利曳秋風。”短短四句詩,即表現出對傳統士人恪守與尊崇的兩個價值觀的認同,一是脫俗,不沾市儈氣;二是淡泊名利,不追逐浮誇的富貴生活。再如《觀百日紅花籽有感》:“百日紅花終有去,存留黑籽也宜人。誰言歲月皆傷感,愈是滄桑愈有神。”對於歲月流轉、時空變換的感悟很是讓人生髮感喟。正所謂“花無百日紅”,但其種子卻可以期冀復現輝煌。這種詩中蘊含的哲理,只有經歷了一定的歲月沉澱才能理解。還有《問家山》一詩:“門邊昔日矗青山,綠水漣漣蕩碧灣。老竹新篁山間立,而今不見為哪般?”這裡體現了老喬對家鄉當年的青翠山崗與綠水漣漣的眷戀,也表現出對如今風物不再的現實之深思。

窮形盡相 婉曲多姿——評喬國強詩集《畫語詩心》


老喬的詩以絕句為主,較少律詩或排律長篇。詩學上通常認為,絕句相對於律詩而言,較為率性清新,多風格靈巧之作;律詩則包蘊渾厚,氣勢磅礴,容量顯著加大。老喬這本詩集主要是題畫詩、絕句的題詩與畫面結合,表現出他無盡的情懷。在詩的意境裡結合自身的藝術實踐來尋求別樣的生活感悟,在名山大川的欣賞中昇華自己的情思。作為一個成功的企業家,能夠對祖國的文化遺產懷有如此深厚的情感,並且以自己親身的實踐去表現它,傳播它,令人感慨系之。

窮形盡相 婉曲多姿——評喬國強詩集《畫語詩心》

【作者系文學博士,在多家報刊發表文章逾百篇。現為北京新華書店辦公室副主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