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情詩畫,心泊靜美——走近喬國強


喬國強先生是一位具有社會責任感和文化情懷的商人,也是一位出色的藝術家。在把企業做的風生水起的同時,又能夠靜下心來潛心研究詩畫篆刻,生意藝術兩相兼顧,詩情畫意樂在其中,喬國強找到了自己的生命樂趣和人生追求。

1.不忘初心,寄情詩畫憶鄉愁。

鄉愁,是對家鄉的感情和思念,對故土的眷戀是人類共同而永恆的情感。喬國強出生於河南滎陽,地處豫西高原,這裡文化底蘊豐富,人傑地靈,唐代的杜甫、李商隱就誕生於此。“藝術創作首先要有情懷,把普通的生活經過藝術的提升後成為陶冶情操,淨化人們心靈的精神食糧,以弘揚社會的正能量為己任,起到勵志的作用。”喬國強先生擁有強烈的故土情懷,並將其淋漓盡致地表現在自己的藝術作品中。童年的記憶深深烙刻在心底,濃郁的鄉愁久久揮之不散。母親的縫紉與剪紙手藝、姨姥的泥塑藝術以及舅舅的手工雕刻都成為童年最直接的藝術啟蒙,在潛移默化中給予了自己濃厚的藝術薰陶,影響著後來的藝術創作。博大精渾的黃土丘壑、綿延如帶的層層梯田、漫山遍野的柿樹、勤勞淳樸的鄉民父老都成為他筆下源源不斷的藝術靈感和創作素材,真摯的情感為他的作品注入了無限的生命力,也給予了作品強烈的感染力。

感嘆於家鄉萬壑山川的魅力,喬國強期望能夠通過自己的畫筆讓更多的人看到豫西高原的雄偉壯麗。他始終將弘揚家鄉文化作為自己的使命,憑著一顆赤子之心,醉心徜徉於藝術世界,妙手丹青描繪出家鄉的壯美雄渾,揮毫潑墨書寫出對故土的滿腔熱愛。


寄情詩畫,心泊靜美——走近喬國強


2.尊古求新,錘鍊自我風格。

喬國強先生對待藝術創作秉持著尊古求新的態度。書畫作品一味地模仿,即使畫的再像也不能出精品,汲取前人作品中的營養,再加以創新,才能在千錘百煉之中形成自己的藝術創作風格。我國著名畫家齊白石,眾多弟子獨闢蹊徑,在吸收齊白石技法的基礎之上,努力鑽研,琢磨出自己的獨特風格,最終成為一代國畫大師。對喬國強畫作風格影響最為深刻的,是我國著名書畫大師陳天然先生,他的藝術創作以及對書畫的執著深深地影響著喬國強。陳天然注重對書法線條的錘鍊,下筆厚重滄桑,豫西高原在他的畫筆下呈現出一派神秘而迷人的風采。不可否認的是,喬國強的畫裡是有陳天然的影子的,但又在其基礎之上彰顯出自己的獨特個性,畫風細膩柔和,詩畫合一,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繪畫韻味。

當然,自我風格的錘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達成,需要經過長期的凝練。練習繪畫的過程中,喬國強查閱了大量資料,翻閱了無數的畫冊,總結分析前輩藝術家們的創作特點,博採眾長,勤學苦練,最終探索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藝術道路。

寄情詩畫,心泊靜美——走近喬國強


3.文化強國,彰顯民族情懷。

文化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靈魂,五千多年曆史文明孕育沉澱出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在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的歷史長河中,湧現出一批又一批優秀的藝術家,這些老藝術家們默默奉獻、辛勤耕耘,在推動文化傳承和文化創新方面創造出不可磨滅的豐功偉績。但隨著歲月流逝,大部分老藝術家的藝術研究成果沒能得到很好的傳承,不得不成為中華文化歷史上的一大缺憾。喬國強先生具有強烈的民族情懷和文化使命感,不止一次地流露出對這些優秀文化缺失的痛心。他先後為書畫大師陳天然先生和版畫大師吳燃作書,《論陳天然的繪畫藝術》在總結老藝術家一生的同時又對其繪畫風格進行了詳細的評析解讀,目前已經交由人民美術出版社審閱出版;《吳燃文集》則對吳燃老先生的畢生藝術成就進行了彙總,將零散的資料系統化彙編,以期給予後人一些啟發。

黨的十九大提出以文化自信推動文化強國建設,不僅要求創作生產更多的優秀文化作品,更要求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弘揚。喬國強在自己進行藝術創作的同時又對老一輩藝術家的創作成果進行了很好的總結和傳承,彰顯了對藝術真摯的熱愛和深厚的民族情懷。

寄情詩畫,心泊靜美——走近喬國強


4.寧靜致遠,成就出彩人生

在談到如何協調好生意經營與藝術創作兩者之間的關係時,喬國強先生指出作為一個企業家,應該具備一些文化情懷,在物質之外培養自己的精神追求。他對藝術有著強烈的痴迷,這並不是為了單純地豐富自己的人生,而是在做著最率真、最真實的自己。生意經營要求律動性,詩畫藝術則能讓人內心沉靜,周旋於生意場的疲憊在藝術創作中得到釋放,不失為另一種方式的解壓與放鬆。一個人物質上的慾望越少,精神上擁有的自由就越多,對待生活,他始終保持著一種淡泊的人生態度,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精神世界的塑造,在藝術的殿堂裡精雕細琢,樂在其中。除了詩畫創作,喬國強先生涉獵廣泛,對刻字藝術也心懷熱愛,他組織公司員工進入深山學習刻字,帶領大家花費幾天幾夜時間精心打磨自己的作品,這不僅是對企業文化的構建,更是一種對刻字藝術和工匠精神的傳承。

在他影響下,整個公司的氛圍充滿了藝術格調,牆上隨處可見的繪畫作品,剛勁灑脫的書法題字,就連小廚房的做菜師傅,也會在閒來無事時畫上幾筆。淡泊明志,寧靜致遠,喬國強以實際行動詮釋了藝術人生的真諦。

“一個人的能力、精力是有限的,如果能在有生之年在探索文化藝術精神方面做一些有意義的事,將是無比榮幸的。”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喬國強不喜張揚,但令人敬仰,我們能從他的話語裡感受到真摯的情懷和博大的胸襟。藝術探索的道路是艱辛而孤獨的,生命也不會辜負用心的人,祝願喬國強先生人生之路平坦,藝術之樹常青。

作者簡介;(曹淑貞 梁肖傑 系香港經濟導報駐河南辦事處記者)

(此文刊登於2018年10月25日香港《經濟導報》,2018年12月5日中國新聞網《河南新聞》欄目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