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三個月女嬰死在媽媽監控下,洗腦式育兒還要殘害多少家庭?

這幾天,三個月嬰兒趴睡窒息身亡事件被頂上了熱搜,成為人們迫切關注的話題。

有的人說這個媽媽沒腦子,有的人把矛頭指向那些自稱為育兒專家的不良人,但當看到這件事情的後續之後,更是讓人氣憤難平。

一、三月齡女嬰去世敲響育兒警鐘

先還原一下事件經過:

一位新手媽媽買了育兒博主 的嬰兒睡眠課,之後進入了學習群,在這個群裡所有學員都崇拜博主倡導的分床睡、解鎖趴睡、哭聲免疫等方法對嬰兒進行訓練。

死去的嬰兒只有三個月大,從監控畫面可以看到孩子一開始是側睡,不一會開始啼哭,姿勢也有了變化,從側睡翻了過去變成了趴著,而且在不斷變換姿勢的過程中,小腳丫也卡在了護欄裡面出不來。


痛心!三個月女嬰死在媽媽監控下,洗腦式育兒還要殘害多少家庭?

但是這位媽媽為了遵循育兒博主提出的科學理念,期間一直在外面通過監控觀察孩子甚至寧願在群裡問學員,也沒有立即破門而入去幫孩子調整一下姿勢。

而她求助的群裡的學員一致認為:

不要抱,抱了就不能成功,抱了就違反了我們的睡眠育兒理念。

痛心!三個月女嬰死在媽媽監控下,洗腦式育兒還要殘害多少家庭?

在一個小時的時間裡,孩子不斷哭泣、掙扎著希望媽媽來救,最後在絕望中窒息死去。

在媽媽的肚子裡蜷曲十個月的小嬰兒,剛來到這世界上僅僅三個月,就悄悄地離開,對於每一個當媽媽的來說,再也沒有比這更痛心的事了!

而事情的後續更讓人心痛並且憤恨,這個名為 的涉事機構,在第二天明裡發聲明玩文字遊戲撇清關係,暗地裡卻冷嘲熱諷:不認同我觀念的人,可以走,我不留!

痛心!三個月女嬰死在媽媽監控下,洗腦式育兒還要殘害多少家庭?

經過網友的深扒,這個名為芝士小餛飩的育兒博主實際上只是一個金絮其外敗絮其中的網紅,明明只是一個二本畢業生,卻硬生生把自己裝扮成留美高材生。

痛心!三個月女嬰死在媽媽監控下,洗腦式育兒還要殘害多少家庭?

她倡導的哭聲免疫睡眠法更是違背嬰兒從小要多抱抱多關愛的常理,要知道小嬰兒本身就缺乏安全感,更何況哇哇大哭甚至是入睡時身邊沒有人陪伴?

借包裝圈錢不說,出了事故第一時間撇清關係還順帶冷嘲熱諷,同樣是孩子的媽媽,到底良心何在?

還有這位媽媽,寧可相信那些違反常理的偽科學,也不動動腦子思考一下,真是愚蠢至極!

為人父母因為不需要上崗證,是最容易做到的事。

但在愛孩子這件事上,父母除了愛,還需要有理智。

二、養育需要順從成長規律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對於孩子哄睡這件事上,不要輕信那些所謂的“庸人專家”,每一個經歷的媽媽才最有發言權。

兒子於2016年出生,從醫院接回到家之後一直到6個月的這段時間裡,白天從來沒有離開過懷抱,因為哪怕在懷裡睡得特別香,只要一放到床上立馬驚醒然後哭個不停,無奈只好再次抱起,反覆的步驟每天都需要10086遍,腰都快折了,簡直是太累人。

痛心!三個月女嬰死在媽媽監控下,洗腦式育兒還要殘害多少家庭?

6個月之後情況逐漸好轉,只要吃飽了在有人陪著的情況下,能在床上睡一個多小時,一週歲之後就能獨自入眠。

雖然這個過程很累,但讓我欣慰的是兒子6個月就會喊媽媽,一週左右和大人溝通不成問題。

科學研究發現,0-1歲的嬰兒在不同的發育階段,生理發育和心理發育都呈現不同的變化:

從出生到一週歲的嬰兒,是生長髮育最為迅速的階段。

這個時期的嬰兒,易哭易笑,喜怒無常,尤其對母親依戀,一旦分離,則出現焦慮哭鬧。應將焦慮減少到最低限度,使孩子感到安全舒適感;

另外,這個時期的嬰兒,不僅身體迅速長大,體重迅速增加,而且腦和神經系統也迅速發展起來。在此基礎上,嬰兒的心理也在外界環境刺激的影響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吃奶過渡到斷奶,學會了人類獨特的飲食方式;

從躺臥狀態、不能自由行動發展到能夠隨意運用自己的雙手去接觸、擺弄物體和用兩腿站立,並學習獨立行走;

孩子的成長過程都有一定的規律,只有順應孩子的成長規律進行養育和教育,才能有益於孩子的身心。

三、“哭聲免疫法”害孩不淺

為什麼說“哭聲免疫法”是一種違反常理的偽科學?

這個行為的創始人叫約翰·華生,早在1928年他就出版了一本書《嬰兒和兒童的心理學關懷》,這本書裡面他大肆提倡行為矯正式的育兒理念,認為對待兒童要超脫情感因素,以免養成依賴父母的惡習。

痛心!三個月女嬰死在媽媽監控下,洗腦式育兒還要殘害多少家庭?

這本書整整影響了一代兒童,甚至包括他自己的孩子。多年後他的兒子回憶父親的這種教育方式這樣評價:“沒有同情心,在情緒上是無法溝通的。他不自覺地剝奪了我和我兄弟的任何一種感情基礎。”

華生的兒女基本都是被這種方式養大的,人生均沒有好的結局。大兒子在三十多歲時自殺身亡,他和前妻的兩個孩子命運也很悲催,女兒多次自殺,兒子一直流浪。甚至這種悲催還延續到第三代,據華生的外孫女回憶,媽媽瑪麗沉默易怒,暗中酗酒並多次嘗試自殺,而外孫女長大以後也成為了酒精愛好者,甚至嘗試自殺。

痛心!三個月女嬰死在媽媽監控下,洗腦式育兒還要殘害多少家庭?

“哭聲免疫法”就像一個魔咒,讓華生家族成了一個沒有情感的程序化帝國,連續三代飽受折磨。

其實早在美國著名育兒專家伊麗莎白潘特麗的《一夜安睡夜哭郎》書中就提到:寶寶哭是需要大人安撫的,如果任由他哭上幾分鐘,寶寶的情緒會崩潰,從而極難安撫並持續無法入眠。

而那些盲目信任哭聲免疫法的家庭,在育兒這件路上走得十分艱辛:

案例一,一位在加拿大的網友分享說隔壁的鄰居夫妻倆都是高知,信哭聲免疫法帶孩子,出生後單獨睡房間,哭得死去活來也不去管。孩子6歲還不說話,現在孩子10歲,從很小就被診斷為自閉症。

案例二,一名愛護子女、堅持餵哺母乳的好媽媽,疑為儘快教懂3個月大兒子“一覺睡到天光”,在凌晨聽到愛兒哭喊亦狠心不予理會,誰知天明時竟然發現孩子窒息死亡。

很多新生父母不知道,哭其實是嬰兒的一種語言,因為不會說話,餓了、尿了、或者不舒服的時候只能通過“哭”來表達,當孩子哭的時候最需要父母愛的抱抱,而不是置之不理或者冷眼旁觀。

痛心!三個月女嬰死在媽媽監控下,洗腦式育兒還要殘害多少家庭?

四、盤點那些害人不淺的“洗腦式育兒法”

除去“哭聲免疫法”,其實還存在很多偽科學的育兒方式存在著。

1.多媒體腦補育兒

這個方法曾經在美國極度盛行,此方法鼓吹嬰兒應該從小多接觸多媒體,比如電腦遊戲和觀看嬰兒電視片,這樣可以對他們的腦部發育帶來很重要的作用。

痛心!三個月女嬰死在媽媽監控下,洗腦式育兒還要殘害多少家庭?

而如今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的研究推翻了這一謬論,通過針對孩子觀看 DVD 而設計的實驗發現, 17% 看 DVD 的寶寶比不看的寶寶語言判斷能力差,根本沒有證據正證明看 DVD 對孩子的發展有任何幫助。

2.補充各種西用微量元素

近幾年無論是身邊還是網上,代購各種西用微量元素的特別多。

這群人鼓吹孩子出現頭疼腦熱就是缺少微量元素,之後把代購商品炒的特別火熱,導致很多家長各種剁手亂購亂買然後給孩子一通亂補。

痛心!三個月女嬰死在媽媽監控下,洗腦式育兒還要殘害多少家庭?

其實,在孩子7歲以前,只要正常喝奶吃飯,保障一日三餐均衡營養搭配,是不會出現營養物質缺失和微量元素物質缺失的。而且如果給長時間給孩子亂吃補品,就很可能引起機體失衡,影響發育。

3.延遲滿足

延遲滿足是近幾年比較流行的育兒方法,是指為了長遠的、更大的利益而自願延緩或者放棄目前的、較小的滿足。從小時候的自控、判斷、自信的小實驗中能預測出他長大後個性的效應,它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糖果效應。

痛心!三個月女嬰死在媽媽監控下,洗腦式育兒還要殘害多少家庭?

當孩子想要某種玩具時,不立刻滿足而是先壓制住他的慾望,讓他們學會等待或者要為了這個玩具而努力表現,如此這般培養的不是孩子的自控力,而是讓孩子為了玩具要變得努力控制自己,類似這樣的方法就是錯誤的“延遲滿足”。

正確的延遲滿足方法是:當孩子想要某種玩具時,當時如果可以充分滿足,孩子就會知道自己的需求被滿足過。在某一天被告知今天買不了,明天再來買,孩子就可以忍耐一天。當然在第二天的時候一定要滿足他,這樣幾次之後,孩子的延遲能力就會越來越強,

“延遲滿足法”並不是適合所有孩子,用不好的話,勢必會造成孩子心理創傷,影響孩子性格的塑造。


結語:

終究這些“洗腦式育兒法”的存在,多半源於父母的懶惰,懶得去思考,懶得去自省。

養育是父母辛苦的付出、積累教育的資本過程,只有養育好,才能給教育好打下基礎。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父母只有用正確的智慧武裝頭腦,有意識地鑑別偽科學,才能有助於維護孩子健康平安地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