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匈牙利建築師鄔達克在上海住過的老房子

有人說,沒有匈牙利建築師鄔達克,上海的近代建築史將會重寫。國際飯店、大光明電影院、武康大樓……在上世紀前半葉旅居上海的30多年間,鄔達克共設計了60多幢建築,其中24幢被列為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築。

為一個人 逛一座城 | 探尋匈牙利建築師鄔達克在上海住過的老房子

鄔達克在上海有過四個家:1918年初到上海時,他安家在常德路;1922年,新婚後的鄔達克和妻子住在利西路17號,這處住所後被拆除;1930年,鄔達克在番禺路129號擇地建造了一幢帶有英國鄉村風格的住宅,是鄔達克在上海擁有的最大一個住宅;1938年,鄔達克入住達華公寓。1947年2月,54歲的鄔達克離開上海。

番禺路自宅已成為紀念館

番禺路129號如今被稱作鄔達克自宅,2013年修繕後作為鄔達克紀念館開放。這幢建築擁有陡峭的石板紅瓦屋頂、對稱的山形牆、高聳的磚砌煙囪、哥特風格的三連列窗,還有進入房間內部才能看到的各種精湛工藝細節——斜紋木地板、木質格狀牆裙護板、鋪滿浮雕的天花板、精緻的桌椅、櫥櫃、布藝裝飾品,似乎映射著建築師內心深處渴望由喧囂都市迴歸悠閒鄉間的理想生活願景。

2003年,鄔達克自宅被認定為長寧區登記不可移動文物,2005年被列入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築名錄。

在滬最後住所是達華公寓

為一個人 逛一座城 | 探尋匈牙利建築師鄔達克在上海住過的老房子

鄔達克在上海的最後一處居所是位於延安西路的達華公寓。1937年,鄔達克送兩個兒子去加拿大讀書後,他將番禺路129號的房子出讓,攜妻女搬到了達華公寓的底層居住,直到1947年離滬。

1937年建成的10層高樓達華公寓達華公寓,體現了鄔達克晚期的建築設計風格。受歐洲現代住宅運動的影響,鄔達克使用大量流暢的水平線條,完成了這幢造型簡潔、勻稱且充滿秩序感的極簡主義風格建築。當時,達華公寓有“小國際飯店”之稱。在1980年之前,它也是上海西區最高的建築。

如今,達華公寓被改造為一家酒店。據說在一間套房中,佈置了上世紀三十年代的咖啡杯、冰激凌碗、招待客人的匈牙利葡萄酒和老唱片機,這些老物件講述著歲月的故事。房間牆壁上還有一張拍攝於2008年7月的照片,那是當時已經80多歲的鄔達克兒子西奧多和女兒德威特回舊居的留影。

新民晚報記者 沈琦華 圖文|金晶 編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