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陽路6號上空的音符


閱讀街區 | 汾陽路6號上空的音符

這幾天,意大利米蘭的斯卡拉歌劇院來上海了,演出地點是剛剛開始運營的上音歌劇院。斯卡拉是古典音樂殿堂裡堅實穩定的燈塔,歷史悠久。1778年斯卡拉啟用那天上演的是薩列裡的歌劇《重建歐洲》。2004年12月,斯卡拉大修後重新啟用,當時的音樂總監穆蒂再度指揮上演《重建歐洲》。這是傳統,也是羈絆。有樂評家笑言,當年啟蒙運動需要以科學的理性來重建歐洲,而如今的歐洲更需要的是非理性的衝動。話有所指,其實從1968年阿巴多出任斯卡拉的音樂總監算起,其繼任者穆蒂、巴倫博伊姆和如今的夏伊,數位藝術大師都在苦苦地做著傳統和現代、文化和商業上的平衡。

上音歌劇院9月試營業,斯卡拉選擇剛滿月的上音歌劇院,不僅是因為它是當下上海最專業的歌劇演出場所,更令人感動的是運營劇場的上音人對藝術的姿態。上音歌劇院的負責人馮嵐說:“我們希望上音歌劇院是一個有溫度的劇場,在專業處服務藝術家,在細節上服務觀眾,讓高雅藝術走近大眾,把更多人吸引到劇場。”

上音歌劇院位於汾陽路6號,上海音樂學院的東北角,總建築面積為3萬多平方米。汾陽路全長815米,北起淮海中路,南至岳陽路,自東北向西南曲折延伸。汾陽路闢築於1902年,原名“畢勳路”,1943年改今名。

閱讀街區 | 汾陽路6號上空的音符

汾陽路之於上海,就像維也納之於奧地利,主要是因為汾陽路上有“音樂家搖籃”之稱的上海音樂學院。汾陽路兩旁全是高大粗壯的法國梧桐,在這條路上行走,一不小心就會邂逅揹著提琴手風琴或是手提大號小號等樂器的學生,不經意間就能聽到悠揚的琴聲、歌聲。淮海中路往東行進,一直到汾陽路口,基本上都是商業佈局,而一條汾陽路和路口的上音歌劇院,讓整個街區的商業氣息淡化,文化氣息濃烈起來。

此番在上音歌劇院上演的是兩部莫扎特的作品《假扮園丁的姑娘》和《魔笛》。《假扮園丁的姑娘》是莫扎特的早期作品,演出不多,這次由指揮家法索利斯攜手斯卡拉的巴洛克室內樂團,用當時的古樂器來呈現,還原莫扎特歌劇“首演時的原貌”。法索利斯是玩古樂的高手,這幾年他和當紅女高音巴托莉合作灌錄了不少熱賣唱片,紅得發紫。《魔笛》則是莫扎特生平最後一部,也是最著名的歌劇。莫扎特這一前一後,一冷一熱的兩部歌劇寫的都是愛情,很值得一看。

閱讀街區 | 汾陽路6號上空的音符

古典樂並不難懂,你一定要試著走進劇院,說得更徹底一些,坐下聽就行了,何必在乎懂或不懂。萬事都要尋個答案,這個世界哪裡有那麼多道理可講。就像莫扎特筆下的愛情故事,若是思前想後,完全理性地瞻前顧後,你這輩子恐怕就得孤獨一生了。有句話說得明白,“藝術就是衝動的昇華”。印象中,這是亨利·詹姆斯說的,這個美國作家還有一句名言:drink life to the dregs(人生如酒,一醉方休),漂亮至極。

新民晚報記者 沈琦華 圖文|金晶 編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