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带给我最好的职场礼物:投行、互联网公司、创业?是“我”


留学带给我最好的职场礼物:投行、互联网公司、创业?是“我”

你也许以为我会说的答案是人脉、平台等等。

但其实我留学了9年,从苏州最好的中学,到新加坡最好的高中,到常春藤大学,最后到全世界最难进的商学院,回头想想,这些年学到的知识细节基本上都不记得了,但是只学到了2个相关联的问题:我要做什么?我在做什么?

你肯定纳闷,我接受这么多教育就只学会了几个问题?教育是让人学到知识的,我怎么好像没有学到什么?

但这两个问题其实不是那么简单。这里的“做”并不是只指工作或者学习。我们的价值不仅仅是我们的工作,教育的意义也不仅仅是让你学到知识。教育是一种思维方式的改变,是对自己进步的要求,这两个问题,其实是对自己生命的把控。

留学带给我最好的职场礼物:投行、互联网公司、创业?是“我”

留学——大部分人以为的独立、创造、自信,是这样的

大家对国外教育了解应该不少,可能也对国外教育的长处耳熟目睹了, 不外乎几点: 1. 独立性 2创造力 3. 自信的建立。 我之前也是按照这个轨迹来走的。

15岁一个人飞去新加坡时就告诉自己要独立。第一次去美国,一个人拿了2个大行李坐了合计30个小时的飞机+巴士一路问人找到了离纽约5小时远的学校,当时还挺佩服自己一个小姑娘就像个汉子一样扛了下来。

从15岁起上学基本没花爸妈的钱,自己以为这就是经济上的独立。

从创造性来说我也不弱,在高中和大学里参加了很多课外活动,开过校刊,尝试过发明过乐谱的翻页机器,在几万人的体育馆里表演过舞蹈,也在各媒体上发表过100多篇文章。

再加上自己当时在大学里成绩是前0.5%,还在学生会和几个社团里担任领导职务,表现的很自信,也以为自己很自信。

但是后来家庭发生了很大的变故,给自己造成了很大的打击,才发现

单有那样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是不够的,因为这些并不等同真实的自信

之前我受到的教育讲究遵循一定的规则,走和大家一样的道路,讲究的是不要犯错,追求大家认可的事业上的成功。而我尤其因为家庭变故后就不敢冒任何险,所以我毕业后也和绝大部分同学一样去了当时最热门的投行。

留学带给我最好的职场礼物:投行、互联网公司、创业?是“我”

但是在投行做了一年,就很痛苦。因为自己不喜欢,对行业的看法也比较偏激, 觉得很多时候是为了凑一个客户想要的数字而做工作,所以就转去做资产管理了。结果发现自己还是不喜欢,但是又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那时候其实很迷茫,唯一知道自己其实是不喜欢做投行或者咨询。

从我初中开始,我的目标就是进入下一个阶段:最好的初中,最好的高中,最好的大学,最好的工作。所以我很自然地从“如何进入下个阶段”的角度看待人生。“进入”就是能力的证明,“进入”就是胜利,迈出了这一步,似乎就必然会迈出下一步。

但是当我走完最后一个可以被规划的阶段后,进入投行,下一步就不知道如何走了。

我当时非常害怕的是,20年后某天我醒来,自己也许是个投行的MD,赚很多钱。但是我一点都不开心,我会纳闷到底发生了什么:我是怎么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这一切意味着什么?

我不是说在宽泛意义上的事情的好坏,而是它对我意味着什么

我为什么做它,到底为了什么呢?

留学带给我最好的职场礼物:投行、互联网公司、创业?是“我”

听起来像老生常谈,但这个被称为中年危机的“有一天醒来”的情况就发生在当时20多岁的我的身上。

在不知道我需要做什么的情况下,我申请去了斯坦福,当年的申请文案里我甚至都没有写短期的工作计划,因为我不知道。 我只是深入的反省了自己过去的生活,所有经历过的成功与失败,快乐与悲伤,恐惧与焦虑,把自己关在一个小黑屋了,花了6个小时 写了一篇文章,写完后,我自己哭了。

我并不想把这篇文章变成对斯坦福商学院的吹捧,但是的确当我到了那里, 从像Eric Scmidt, Condi Rice等老师的谦和的风貌,从每天中午来分享的各个企业和政府的领导人真诚的建议,从各种背景不一的同学互相帮助并敞开心扉讨论人生中的各种事情和相关的意义之中,让我开始不断的思考之前那两个问题:我要做什么?我在做什么?

留学——我的独立、创造、自信,是这样的

我慢慢的明白,之前那些所谓的独立,其实不是真正的独立。

真正的独立是内心足够强大后不需要依附于外在的肯定, 是对自己有能力获取自己定义的幸福的信心。

之前的创新也不是真正的创新。

真正的创新是指创造你生活的新的可能性, 不是别人定义的路径,不是社会和他人在乎的狭义上的成功,而是了解过自己后最适合自己的路径。

而我之前所谓的自信,是建立在成绩,外人对我的看法,工作的成就上的,一旦剥除了,就不剩下了什么。 真正的自信意味着最初根本就不在乎成绩是否优秀, 真正的自信意味着我所取得的成绩,还有那些奖励、成绩、奖学金、录取通知书品牌光环等所有这一切,都不能来定义我是谁!

我需要创造属于自己的生活, 走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留学带给我最好的职场礼物:投行、互联网公司、创业?是“我”

它意味着不随波逐流,不是下一步要“进入”另一家世界著名的大企业。不是父母、同学、学校、或社会想要什么,不是赶快结婚生孩子,而是我自己的节奏,要弄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我离真正的中年危机已经没有很多时间了。

我不能用自己的时间来过别人给我定义的生活,接受别人给我的选择。

而我自己的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平衡的,不断接触新鲜事物,不断探索这个世界的一切,和家人朋友享受快乐的时光。

于是,当其他人在准备金融,咨询,PE,VC的面试的时候,我在打游戏:寻找到少年时候的快乐,并且成功从金融业转型到一家互联网游戏公司的产品经理, 从头开始学习写产品文档,做设计图,统计玩家数据,和程序员们一起熬夜,感受玩家对我们产品的喜爱。后来,我又选择了人工智能的创业,再后来做传道授业的老师,每一份工作都让我获得极大的满足感。

这样做的后果是我的年薪远远没有之前高。于是,我平时不会买很多衣服或者包包,而是把这些钱用在了旅游上。

我很珍惜每个可以深入了解一个地方的机会:

  • 听朋友讲述他姑姑在黎巴嫩内战中的英雄事迹
留学带给我最好的职场礼物:投行、互联网公司、创业?是“我”

  • 见证一个以色列朋友和一个约旦的巴勒斯坦人在拉宾的坟墓前相拥
留学带给我最好的职场礼物:投行、互联网公司、创业?是“我”

  • 看到北朝鲜小朋友灿烂的笑容。
留学带给我最好的职场礼物:投行、互联网公司、创业?是“我”

  • 在古巴和当地的一个老人跳Salsa,和朋友们一起每晚就同样菜单共度美好的夜晚
留学带给我最好的职场礼物:投行、互联网公司、创业?是“我”


当你见的越多,你就越强烈的感受到:人和人之间的共同点是很多的,只不过受种种外加的束缚而没法展现出真正的自我,那个洒脱奔放开朗的自我。

这是留学带给我最大的好处,不是名校的光环,也不是名企的敲门砖——而是知道自己此时此刻所做的事情,是一条自己的路,而不是那些我连面孔都看不清的人所谓的路。

我要做什么?我在做什么?这2个问题,你有答案吗?

写给所有的毕业生以及应聘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