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也在告訴我們:為什麼宋代的普通讀書人幸福值高

中國歷史上,無論是強如漢朝還是繁榮如唐朝,讀書人的社會地位普遍不高,漢唐時代雖然強盛,但他們是可悲的,是無用武之地的。

漢朝的班超就是個典型例子,年輕的班超在洛陽的政府部門裡以抄寫公文為生,他想要以此實現人生理想幾乎不可能,他自己也說:“大丈夫無它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研間乎?”,大丈夫想建功立業,只能像張騫和傅介子一樣,總是跟筆墨打交道怎麼能實現呢?這就是投筆從容的故事。

《清平樂》也在告訴我們:為什麼宋代的普通讀書人幸福值高

班超出使

唐朝時,想做官先看出身,你家裡不是名門,很難實現當官的理想,雖然已經有科舉制但每年只錄取30個左右,不能改變這個現象,而且,在印刷術還沒有發明的時代,讀書是一個投資很大的事情,非名門大族讀不起,讀書人只能是貴族出身,普通讀書人幾乎不可能實現階級跨越。

到了宋朝,普通讀書人實現理想的機會才真正到來。

從太祖趙匡胤開始,重文輕武,提高文人或讀書人的社會地位,鼓勵大家通過讀書來實現人生的理想。

還大力抑制武將,除了杯酒釋兵權之外,還製造輿論“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水滸傳》中的林沖號稱“八十萬禁軍教頭”,是勇猛的軍人,但被高太尉的兒子百般欺辱,最終逼的林沖忍無可忍,出手傷人後,被逼上梁山,可見宋代武將社會地位之低。

讀書人的境遇完全不同。

為什麼宋朝普通讀書人幸福值高呢?我總結了三點:

一、有書可以讀,社會上形成了有良好的讀書氛圍

在宋代讀書的人很多,你很容易找到同類。

《清平樂》也在告訴我們:為什麼宋代的普通讀書人幸福值高

中國目前最早的印刷製品《金剛經》


至少在唐代末年,印刷術出現併成熟,讀書的成本大大下降,人們開始可以大量買到書籍,印製書籍也成為一個重要的產業,有利於文化傳播,讀書人的隊伍也開始變得很龐大,普通人可以比較容易的買到便宜的書籍,當時社會形成了很濃的讀書氛圍。

書籍開始成為普通的商品,北宋開封的大相國寺就有一個圖書市場,街道上還有一些書店,南宋時,更是書坊眾多,杭州、成都和建陽並稱為全國三大刻書中心與書籍交易中心。

宋真宗時為鼓勵普通人讀書,皇帝親自勸學:“富家不用賣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安房不用架高梁,書中自有黃金屋;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出門莫恨無隨人,書中車馬多如簇;男兒欲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

比如:《清平樂》裡的曹皇后,在入宮之前,除了很喜歡練武,更喜歡讀書,她的人生理想之一就是讀書當官輔佐皇帝,這就是受當時讀書的氛圍的影響。

《清平樂》也在告訴我們:為什麼宋代的普通讀書人幸福值高

一提可以唸書就高興的曹氏

歐陽修在省試中本獲得第一名,立刻名聲大振,他的詞竟然引起了皇宮宮女的傳抄,也因文筆問題,落了第十四名。

史料記載,宋代還有圖書展覽會,通常在五月初一開幕,持續到八月分。

皇室還會在秘書省舉行“曝書會”,在曝書期間,晾曬的藏書對學士們開放,大臣們可以到場觀摩,皇室還會準備茶水點心來款待他們,只是看好自己的茶水,別失手弄髒了珍貴的皇家藏書。

二、科舉擴招了

科舉制發展到宋代已經更加成熟,有了嚴密的一套制度,與唐朝一樣,宋代也分州試、省試、殿試三級考試製度,還新加入了試卷糊名和鎖院制度。

殿試變成了真正的制度化的考試,皇帝極其重視。

《清平樂》也在告訴我們:為什麼宋代的普通讀書人幸福值高

殿試

開寶六年(973年),皇帝親自策問省試錄取的11人,發現進士武濟川等2人才質低劣,奏對時語無倫次,忽然有人擊鼓鳴冤,才發現了主考官李昉徇私情的事,並重新進行考試,這是宋朝殿試的開始,從此形成制度。

宋代科舉,最早是每年一次,從(1066年)開始,每三年舉行一次。

唐代科舉每次錄取人數30名左右,宋真宗(1000年)時取進士409人,進士以外諸科1100人,北宋在之後科舉入仕人數更多,只要考上進士,不須吏部複試直接授官,很多人很快就能官居高位。

除了每年舉行的制舉之外,想考功名的讀書人還可以參加詞科,內容為詩賦及歷代政事。

三、考上科舉後的特殊待遇——榜下捉婿

一旦中了進士,前途一定是光明的,如果有幸中了狀元,那比出兵打了勝仗的將軍還要光榮。

皇帝會親自一一接見新科進士,並賜宴,詔令宮中衛士為狀元開路,百姓蜂擁圍觀,人山人海,場面壯觀,這樣的狀元太有面子了,所以它是人生三大幸事之一,“ 1.洞房花燭夜;;2.他鄉遇故知; 3.金榜提名時”。

宋代流行榜下捉婿,這成為新科進士們的一種特殊待遇,放榜當天,參加考試過的讀書人來到皇榜前聽結果,有人也在注視著這些人,他們時刻準備著,誰上榜搶誰。

《清平樂》也在告訴我們:為什麼宋代的普通讀書人幸福值高


宋代婚姻價值觀則偏於郎才女貌。宋代每至張榜唱名之時,均有許多達官顯宦圍觀擇婿。王安石有詩云:“卻憶金明池上路,紅裙爭看綠衣郎。”狀元著紅袍,進士穿綠衣,因稱“綠衣郎”。風氣之下,年輕未婚,相貌堂堂的進士自然成了“搶手貨”。

《清平樂》也在告訴我們:為什麼宋代的普通讀書人幸福值高

金明池

馮京於宋仁宗皇佑元年中狀元,年輕未婚,儀表非凡,成為達官貴人圍攻的對象。

《宋史》記載他:“少雋邁不群,舉進士。自鄉舉、禮部以至廷試,皆第一。時猶未娶,張堯佐方負官掖勢,欲妻以女。擁至其家,束之以金帶日:此上意也。傾之,宮中持酒餚來,直出奩具目示之。京笑不視,力辭。

”馮京曾連中三元,還沒結婚,仁宗寵妃張氏的伯父張堯佐想要把女兒嫁給他,還謊稱這是皇帝的意思,想騙馮京同意,不一會,宮中也拿來了美酒和嫁妝讓馮京看,他堅決不從。


《清平樂》也在告訴我們:為什麼宋代的普通讀書人幸福值高

連中三元的馮京

有時年齡也是可以不考慮的。有一個叫韓南老的人,考中了進士,很快便有人來向他提親,他並未拒絕,而是作了一首絕句“

讀盡文書一百擔,老來方得一青衫。媒人卻問餘年紀,四十年前三十三。”

總結

宋代讀書人的幸福值高還有很多原因,其中皇帝的重視程度很重要。

宋太祖有遺訓:“不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者。

所以,宋代出現了上書言事的潮流,還真的沒殺過上書言事的士人。

《清平樂》也在告訴我們:為什麼宋代的普通讀書人幸福值高

蘇軾的弟弟蘇轍在考試時向仁宗提意見,“近歲以來,宮中貴姬至以千數,歌舞飲酒,優笑無度,坐朝不聞諮謨,便殿無所顧問。三代之衰,漢、唐之季,女寵之害,陛下亦知之矣。”大概意思是說:皇帝后宮宮女數千人,貪於享樂,忽略了政務,皇帝你要吸取漢、唐衰亂的歷史教訓啊。

仁宗曰:"以直言召人,而以直言棄之,天下其謂我何?"皇帝的回答讓人感動,他很看重別人對他的看法,想要請人直言,就不要以他人的直言而去懲罰,這很重要。

這樣指責皇帝的人後來並沒有受到懲罰,而且還得到了重用,可見宋朝皇帝對讀書人尊重。

對普通讀書人來說,如果有易得的書籍、足夠的寬容與尊重、廣闊的晉升空間,這就夠了。

參考書目:

脫脫著《宋史》

李尚英著《科舉史話》

吳鉤著《原來你是這樣的宋朝》

唐群《宋代“榜下捉婿"之風及影響》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4第4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