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人的庚子新年

8號樓工作室

湖北人的庚子新年

庚子新年,大年初一。

一週前,無論是在湖北省內,還是在省外的湖北人,都在計劃春節的安排,回鄉是很多人的選擇。

然而,僅僅一週以後,一場肺炎,打亂了所有人的計劃。我們和幾個回到湖北或沒能回去的湖北人聊了聊,他們的庚子年春節是如何度過的。

在武漢的王毅說,他感覺自己一半在天堂一半在地獄,家裡剩6個口罩,為了節省,下樓倒垃圾的時候就用塑料袋扣在腦袋上,下面繫緊。但他在朋友圈裡不停發正面的消息,為了讓父母和朋友安心。

沒能回家的李敬說,在她的極力勸說下,武漢的父親已經放棄串門拜年的想法,不過對於勸阻父親放棄打麻將一事,他還在努力中。

回到武漢探親的李俊說,親戚兩口子雙雙出現發熱、腹瀉的症狀,自己判斷很接近肺炎的症狀了,到醫院看見黑壓壓都是人就回家自行隔離了,從疑似到病情症狀消除也沒有確診。

自1月22日凌晨,湖北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級應急響應,隨後湖北省內的城市相繼停運公共交通。1月23日凌晨,武漢宣佈疫情管控升級,自23日10時起,武漢市公共交通停運,機場、火車站離漢通道暫時關閉。隨後,湖北省多地相繼實施不同程度的停運公共交通措施。

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截至1月24日24時,衛生健康委收到29個省(區、市)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1287例,其中重症237例,死亡41例(湖北省39例、河北省1例、黑龍江1例)。

新年,想起1997年1月3日王小波在《光明日報》發表的一篇文章的結尾:

“歲末年初,總該講幾句吉利話:但願在新的一年裡,我們能遠離一切古怪的事,大家都能做個健全的人——我實在想不出有什麼話比這句話更吉利。”

01

為了節省口罩,頭上套著塑料袋出門倒垃圾

口述者:王毅 自由攝影師

座標:武漢市武昌區

我是自由攝影師,平時全國飛,家在武漢,1月8日我回到武漢。

過年就是家裡蹲著看春晚,看新聞。全家四散天涯,我和老婆在武漢,我爸媽在潛江老家,小舅子在上海,岳父母在咸寧。原本的計劃是,農曆二八回媳婦家,三十中午年飯,火車咸寧到武漢,中轉再到潛江吃晚飯。去年就是這路線,結果專家組的消息一出來(1月21日,央視採訪鍾南山),媳婦就說不回家了,就在武漢。

我問她為什麼,她說公務單位說不定要值班,火車站人流大,不去最好。簡單的講,擔心武漢有事公務人員要加班,而且不願意給自己和其他人,尤其是家裡老人增加風險。

三十晚上,我姐全家在武昌的光谷家裡團年,我和老婆在武昌自己家蹲著,我小舅一個人在漢口家裡。同在一城而不能見,都是強撐著打電話給家人報平安,孤獨但是心暖。

我和我老婆是21號晚上決定不回去的時候,就決定大采購了。我家裡現在亂糟糟,都堆的各種吃的。我媳婦22號採購之後就沒出門了,23號中午我出去補了點蔬菜。22號一顆白菜12元,23號一顆白菜40元,現在我就不知道了。

但是口罩買不到,只有六個了,出門就我自己出去。昨晚出門倒垃圾,為了節約口罩,我套了個塑料袋把自己腦袋系在裡面。塑料袋倒扣腦袋上,在脖子下面繫住,至少七竅都在袋子裡面封死了。回來進門前,我把塑料袋從樓道窗戶丟出去了,是很沒道德,但這時候下面一定沒人。現在街上空無一人。

我感覺是一半在天堂一半在地獄。這些天,我內心深處是躁動和不安的,但表現出來的只是風輕雲淡,爺們要有擔當。我朋友圈這幾天都發正面信息,為了安家人和朋友們的心,但實際上手機裡亂七八糟信息一堆。說不怕不擔心是假的,只是覺得要這麼帶進去就太冤枉了,我又沒亂吃野生動物。估計現在大多數人都和我心情一樣。活著才能繼續過年,不然就等人祭拜了。

02

全家三天沒出門,親戚疑似患病自我隔離

口述者:李俊 互聯網公司職員

座標:武漢

我是湖北武漢人,1月13日開始休假,1月14日從北京出發,回到武漢過年探親。

我自己親眼所見和與親友溝通,武漢現在的真實情況就是,治安狀況還是非常良好,食品沒有網上說的“天價、買不到”,目前來看食品供給還是沒有問題,可以正常購買,就是物價也有所上漲,漲價一倍或以上。口罩等衛生用品非常短缺,不好購買了,幾乎很難買到。

病情上,武漢的醫療系統相對超負荷,特別多人去醫院檢查。很多去醫院的人裡面,部分未確認、待確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人混雜在人群中排隊。

我遠房親戚兩口子病了,雙雙出現發熱、腹瀉的症狀,自己判斷很接近肺炎的症狀了。他倆1月23日一起打出租去了醫院,發現醫院黑壓壓的都是人,於是回家自我隔離了。孩子還不到一歲,已經送去給姥姥、姥爺照顧,夫妻倆由男方父母照顧。

我親戚自我隔離的辦法是,病人在房間裡根本不出門,父母在隔壁房間幫忙做飯,送水,儘可能的避免接觸。除了接觸家裡老人,沒有接觸過外人。

這對夫妻倆現在症狀已經消除了,從疑似到病情症狀消除也沒有確診,所以自己也不知道到底是不是(患病)。主要原因是,去醫院檢查的人太多了,醫院一時半會也收治不了,不是高燒的病患都勸他們回家先自我隔離。

我和父母親最近三天都沒出門,採購了一些食品蔬菜,但是過幾天可能還是不得不出去採購的。住在武漢的直觀感受就是,疫情在武漢差不多在一個月裡蔓延開,速度很快,主要還是剛開始大家不知道事情的嚴重性,現在意識到了,就希望大家平安,

疫情來的突然,希望家人、朋友都能夠健健康康吧。

03

對於勸阻父親放棄打麻將一事,我還在努力中

口訴者:李敬品牌策劃

座標:廣州

我是湖北黃岡人,老公是江西贛州的,今年春節其實我已早早經規劃好,會在湖北江西兩地過年,為此也向單位多請了兩天假,從大年三十休假到年初九。

計劃中我原是大年三十從廣州回老公家即贛州,27號大年初四從贛州坐高鐵到武漢站,再轉大巴回黃岡的鄉下,還能趕上初五奶奶的生日以及親戚的婚禮。從20號開始,我就在我們的家族群密切討論回鄉事宜,當時湖北的親戚建議我還是不要經過武漢站,改成其他到達高鐵站,於是20號早上我就改簽到麻城站,回程也變更為黃崗東站上車。

雖然變更了高鐵站,但是我還是不太放心,一直追蹤疫情新聞,20號下午看到武漢肺炎防控會議發佈的信息,我第一感覺是武漢處於“一片陰霾”中,於是萌生了退票的想法。第二天即21號,我看到新聞鍾南山院士說確定新型肺炎病毒能人傳人,當天晚上我就把回湖北的票退了,同時也把從廣州去贛州的票退了。“我相信也是因為鍾南山的這一番話讓許多人堅定了退票的心。”

本來滿滿當當的春節安排如今全變成“家裡蹲”,但我覺得雖然不圓滿但還是輕鬆了,至少我沒有出門給外面添亂。大年初一一大早,我就給湖北的家人打了拜年電話,對於家人我當然是不放心的,只能拜託老家弟弟多照顧。在我的極力勸說下,父親已經放棄串門拜年的想法,不過對於勸阻他放棄打麻將一事,我還在努力中……

04

聚會全部取消,改線上拜年

口述者:成若缺 武漢某大學教授

座標:武漢

我是武漢當地人,目前在武漢某大學教書。這次疫情最先和我相關的,是1月20號,我做了一個小手術,需要打消炎針,但當我到校醫務室的時候,那邊告訴我說,受疫情影響,學校不打消炎針了。

要說疫情對過年的影響,就是聚會和走親戚。往年,我們都是找家酒店訂餐,一大家子一起吃年夜飯。但今年不行了,23號下午的時候,酒店打電話說,年夜飯訂餐只能取消。昨晚上,大家就微信視頻拜年,爺爺奶奶給孩子的壓歲錢也就改成發紅包了。事實上,22號開始,各種聚會就陸續開始取消了。

往年時候,我們家走親戚從小年當天的家庭聚會就開始了,因為家族比較大,一直持續到正月十五。往年初一,早上6點多我就得起來,和孩子提著禮品拜年去。今天我11點多才醒,這還是看到你發消息。

23號的時候,我們按照要求做了居住信息報備。昨天晚上,指揮中心的發通知說,要按照社區開始挨家挨戶排查。我住的是學校社區,現在還沒有人員來,但我估計,外面的社區就不一樣了吧。

關於武漢封城,大規模的封禁其實是從24號開始的。現在,市內公共場合也不允許聚集人群。

我覺得,這次疫情真正引起大家害怕的,是官媒第一次宣佈說可以人傳人。因為在此之前,我和省市一些政府部門朋友吃飯的時候,他們都很少說這個事情。

05

我們家整體情緒還好,還沒太恐慌

口述者: 高鳴 某機構輔導老師

座標:荊門

我是在湖北荊門,老家在荊州,相距150公里,現在想回家也回不去了。

以往過年,我們都是要到長輩們家拜年,幾乎每天一家。此外還要和朋友們聚會、唱歌、看電影,帶家人們到附近郊區或景區轉轉。

但是今年因為疫情,整個湖北的路幾乎都封了,就差鄉道沒封了。我們一家人也沒出去,都在家族微信群裡發紅包拜年。我們家整體情緒還好,還沒太恐慌。

物價啥的,跟往年過年期間差不多。不過各藥店的口罩是一到貨,就會被搶空。咱們老百姓別的暫時都還不缺。但醫院物資是匱乏的。

因為不能出門,現在這個時候倒是培養親子關係的好時候,為了讓娃在家不無聊,剛在樓下買了一堆零食回來。

06

在醫院新生兒科上班的護士朋友被徵調了

口述者:檸小檬 自由職業

座標:武漢市武昌區

我今年38歲,是武漢本地人。

我做媒體編輯,有刷微博的習慣,加上小叔子家和他工作單位離華南海鮮市場不遠,所以對市場一事特別關注。

1月18日鍾南山院士來武漢,19日央視新聞,在網上看到鍾院士提議“封城”,上面沒有同意的傳聞,在醫院新生兒科上班的護士朋友被徵調,家裡在醫院工作的親戚陸續接到停休通知,待命不準離漢,這一系列信息,讓我覺得事情可能比當時大眾知道的更嚴重。用我那個朋友的話講,連新生兒科的護士都被調用,那是有幾缺人(武漢方言,意為“多麼缺人”)。

1月19日我出門採購了一些菜,到藥店買了口罩和藥,我有慢性咽炎會咳嗽怕傳染給孩子,整個冬天我都是口罩高需求者,晚上網上事情開始發酵,我覺得口罩可能買少了,在網上又下了幾單。並勸說孩子爺爺奶奶戴口罩出門買菜。愛人下班回來外套噴灑酒精消毒。勸說老人戴口罩不亂出門這個事情,可以寫一篇血淚史。

我媽媽的表妹,已經在醫院隔離治療。平時跟表姨媽只是微信來往,只有過年拜年才會見面,對我們不構成感染。而且表姨媽住院第一時間就在家族群通知了,不去探望,當時還沒有明確是新型肺炎還是普通肺炎,後來才確診。她家住在華南海鮮市場5公里左右的小區。所以對於當時說有限人傳人,我是質疑的。

“封城”的消息,還是挺震驚的。我是本地人,提前就儲備了過年的飯菜能撐,那些走不了沒有準備的人怎麼辦,我還分了一些菜給鄰居。

孩子爺爺奶奶對“封城”理解不深,執意要去漢口小叔子家,我心裡很急,發了火才阻止了,好在全城公共交通都停了,老人捨不得打車費用,這才留在我家。我完全可以理解“封城”的決定,當媽的認慫保平安。此刻安穩好自己的家人,不添亂就是最好的行動。

現在家中物資還算充足,平時就備著藥和食物,目前能自給自足。不便之處就是老人不能出去遛彎,心理上會比較空虛,我都讓孩子多跟爺奶互動。外界暫時也不能接觸,還是要靠家庭成員互幫互助。

到目前為止,我最後一次上街是1月20日下午,去樓下藥店買口罩和藥,當時路上人不多,去藥店我戴了口罩,排在我後面的有三位老人戴了口罩,一位沒有戴,這個我記得很清楚。當時成人口罩基本斷貨,剩幾包兒童的我全拿了。藥房說會進貨。

21日爺爺有出去買菜,當時玉米是十元一根,菜薹是十元一斤,“封城”後一度漲到四十。22號超市還在營業,我看了一下小區群裡的價格,漲價是漲了,也還在合理範圍內,沒有網傳圖片那麼誇張。

家裡口罩數量剩餘不多,一個月應該是夠用,緊著出門買菜用。在網上買了口罩,目前還沒有收到貨。藥店每天也會有口罩到貨,價格上漲但也買得到。如果網上遲遲不發貨,會繼續在藥店購買。

看了網上有diss我們武漢人的,有給我們打氣的,我確實很想說些什麼,又不知從何說起。

我只是一個普通的80後武漢市民,看到那些什麼“封城”前二十幾萬人逃離武漢的爆款文章,我個人是覺得委屈的。我不否認有人是惡意逃離,武漢九省通衢,在起初民眾信息還沒有接收那麼全面透明的時候,慣性使然,出行的人會在武漢中轉,很多人也會抱著僥倖的心理。而我們堅守在武漢的市民,心理承受壓力也是猛增,明明我們沒有做錯什麼,為什麼要被那麼多人罵。

大部分武漢人還是長著家鄉胃吧,我還是愛我們的熱乾麵、排骨藕湯。那些非法野味,銷往哪裡誰在消費,查一查才更有意義吧。不希望有人再去食用野味。

我覺得我們家算是幸運的,囤貨的習慣解了燃眉之急,一家人在一起抱團取暖也沒有被拋棄的感覺,更需要關注的是那些武漢“封城”被迫留下又毫無準備的人。武漢這幾天陰雨不斷,我們盼望陽光,盼望疫情能被控制,醫生和護士得到防護,病人能夠恢復,盼望一切能恢復到正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