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城逸翁雜談 閒說“小人”


閒 說 “小 人”

逸 翁

金城逸翁雜談   閒說“小人”


現實生活中,人們在茶餘飯後常常談論"小人"如何如何,那麼,何謂小人呢?相對君子而言,小人是人格卑劣之徒。《書·大禹謨》:“君子在野,小人在位。” 陳昉 《潁川語小》卷下:“君子小人之目,始於 大禹 誓師之辭,曰‘君子在野,小人在位’,蓋謂廢仁哲任姦佞也。” 《論語-述而》:“小人長慼慼”。皇侃疏引江熙曰:“小人馳兢於榮利,耿介於得失,故長為悉府也。”,程子曰:“小人役於物,故多憂戚。”(見《論語集註》)《荀子·子道》篇言小人有終身之憂,無一日之樂。《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親賢臣,遠小人,此 先漢 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 後漢 所以傾頽也。”《朱子語類》卷七十:“君子小人只是箇正不正。” 許地山 《女國士》:“你配說嗎?偷東西的是君子,還是小人?” 。上述之論,其義皆同。

金城逸翁雜談   閒說“小人”


社會活動中,每個人都難免會遇到小人,對待小人最好的辦法莫過於敬而遠之,儘量少和小人打交道,少得罪小人。小人是披著善良外衣的偽君子,其奸佞主要表現在:

1. 小人之交甘若醴。小人相交,整天花天酒地,看似兄弟情深,其實是使人放縱墮落。關鍵時刻,樹倒猢猻散,一個比一個跑得快,唯恐避之而不及。

2. 小人喻於利。小人看重的是利益。遇到事情,小人首先權衡的是對自己是否有利好來決定做與不做。無論何時,在關鍵時刻,小人則會見利而忘義。

3. 小人求諸人。遇到問題小人總喜歡從別人身上找毛病,寬以待己,嚴於律人。任何情況下,不管對與錯總是“常有理”,而且永遠感覺自己是受害者。

4. 小人比而不周。小人卻總是喜歡和自己關係近的人結成小圈子。在生活中稱兄道弟、拉拉扯扯,在工作中拉幫結派,排斥異己,其目是為了結黨營私。

5. 小人同而不和。小人表面處處迎合社會和身邊的每一個人,到處營造一團和氣,給人造成和樂大度的假象,而其內心深處卻不是抱著真友善的態度。

6. 小人驕而不泰。小人驕傲自滿卻不泰然自若,處處得意張狂、專橫跋扈,雖然貌似強橫盛氣凌人,卻是色厲而內荏,缺少了一份氣定神閒的從容不迫。

7. 小人下達。小人唯利是圖、不擇手段,日子過得風生水起,但等日子長了就會發現,其實平凡的生活、踏實的日子,才真是人生最幸福、最快樂的。

8. 小人長慼慼。小人沒有遠大的志向,只關心自已、關注眼前、留心身邊,一切圍繞維護自身私利為目的,即使身處富貴,也會患得患失,心神不安。

9. 小人窮斯濫矣。小人在遇到困境的時候,生怕自身利益受到傷害,就會在恐慌中喪心病狂、無所顧忌,甚至不惜損害公、私之合法權益,胡作非為。

10. 小人乘人之危。小人每看到別人好,就會心生嫉妒憎恨,挖空心思給予加害。小人更喜歡幸災樂禍,別人遇到麻煩,就會趁機火上澆油,落井下石。

金城逸翁雜談   閒說“小人”


蜀漢丞相諸葛亮在《出師表》裡面有句經典的話——“親君子,遠小人”,這是諸葛亮用來告誡後主劉禪的,但劉禪是怎麼做的呢?恰好相反——“親小人,遠君子”,那為什麼又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呢?究其原因,皆與人性的弱點有關,主要不外乎以下三點:

1. 小人滑如脂膏而喜其易合,鮮不以毒螫為甘飴而縱染指之慾(《菜根譚》)。意思是說:君子威嚴如碑石,如果因此對君子敬而遠之,就很難不把明珠當作怪物,只想拔劍清除它;小人狡猾如油脂,如果因此喜歡與小人交往,就很難不將毒螫當作甘飴,只想食之以縱慾。生活中,小人似乎與誰都合得來,更容易與人親近,再加上小人擅長用甜言蜜語哄騙別人,很多人又有虛榮心,所以就會在無意中親近了小人。這也就是蜀漢後主劉禪親近小人的主要原因。平素君子居中守正認死理,常遭很多同僚的排擠;而小人見風使舵和稀泥,反而招來圈內人的待見;相形之下,君子形單勢薄越來越沒有市場,而小人如魚得水招搖過市。

2. 人怨小人,實則忘義,小人無羈也(《榮枯鑑》)。意是說:有些人嘴上說仰慕君子之品行,幹出來的事卻是羞於啟齒的小人行徑,所以君子難當,而且是誰當誰艱難坎坷。有些人口口聲聲說憎惡小人,實際上所做所為最終還是離經叛道,因為誰都知道做小人沒有什麼懲罰成本,哪怕是道德的譴責也顯得蒼白無力。這也恰恰說明了人的“兩面性”和“趨利性”,正如司馬遷在《史記》中所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人們做事的動機和目的皆為得利。所以,哪怕誰都想仰慕君子,嘴上說討厭小人,最終也會因利而在無形中變成小人。君子不屑於利,也得不了利益,而小人既得利又不受罰,這便促成有些人選擇當小人。

3. 義不抵命,勢危難拒小人(《榮枯鑑》)。意思是說:氣節比不上財富實在,所以,人一旦窮困潦倒,沒有實力作基礎,沒有勢力作後盾,就當不成君子,因為他無力撐得起氣節;同時,義氣也不抵生命之重要,所以很多普通人若遭遇或身陷危困時,就沒辦法不去做小人,因為“好死不如賴活著”,活命更為重要。君子德厚才俊,兩袖清風,且勇擔道義,堅守初心,不辱使命,隨時可能為執念信仰要付出沉重代價;而小人德輕才疏,人品缺斤短兩,只要有利可圖或遭遇危困時能夠保全身家性命,就會不顧江湖道義失身變節,苟且偷生。每當面對生死抉擇時,一般人都具有求生怕死的本能,為能活命,就自然會促成越來越多的小人。

金城逸翁雜談   閒說“小人”


社會交往中,小人常以好人自居。因小人既沒有戴面具,臉上也沒有貼標籤,一般很難認清其真實面目。為此,不妨對照以下特徵進行判斷:

1. 表裡不一。當面和你說的與背後做的,完全不一樣。當面和你說的什麼事情和其心裡面想的根本不一樣,小人一轉身,在別人面前可能說你的壞話,根本不是在你面前說的那些好話。

2. 自私自利。不管表面上說的有多好,遇到事只為自己考慮。小人的本質就是自私,不管表面上他對你有多好,或者是平時跟你的關係有多密切,一旦涉及到利益,小人決不會替你著想。

3. 無端嫉妒。小人看見別人比自己好,就會設法找別人的麻煩。小人妒賢嫉能,常為爭名奪利心態失衡,當你表現得比其優秀的時候,小人因妒生恨就會挖空心思用下三濫的手段搞臭你。

4. 心狠手辣。做事用心惡毒,下手慘忍兇狠。誰若惹了小人,並觸及到了其自身利益,他就會瞄上你,纏住你,跟你沒完沒了發生磨擦,製造事瑞,並糾纏不休,不達禍害目的誓罷休。

5. 奸猾靈巧。越是小人,頭腦越是靈活,處事越聰明,有時候表現的比君子更會來事。小人之奸滑鬼精,不可低估其能量,不要覺得自己是聰明的人,其實小人比你想向的更加聰明。

金城逸翁雜談   閒說“小人”


君子與小人的區別在於其德行之差異。君子皈依正義,小人依附私利。在正義與私利發生衝突的狀態下,對兩者的選擇,是明辨君子與小人的分水嶺。在工作生活中,與君子發生利害矛盾,完全不必擔憂其會做出不道德的事來影響你;與小人發生利害糾葛,難以預料其將會帶來什麼樣的麻煩禍害你;故近君子遠小人是防止禍起蕭牆的明智之舉。君子有自己的信仰、操守與洞見,故無須以利害關係和親疏厚薄來維繫。小人唯利是圖、見風使舵,與人交往都常常以私利著眼、心機深藏,故交往不能以私交來判斷情義,應以自己在小人眼中的被利用價值以及其個人好惡去推斷。

金城逸翁雜談   閒說“小人”


《孟子-滕文公下》中說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放眼現實生活,大多數人沒有做聖賢或大丈夫的鴻鵠之志,生平甘心情願做一個一般之人。做一般之人自然氣節不挺,骨頭不硬,所以,當面對強暴惡行時,唯迫勢屈從,人云亦云,隨波逐流,大丈夫之謂也就無從談起。

學術界有個著名的“二八定律”。意思是說:一個系統中有20%的優秀和80%的平庸。平庸者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一般人、普通人或者說是俗人吧,恰恰小人在大都隱身在這個群體之中。我們不妨把這20%視為君子,80%好比俗人,相較顯而易見,俗人要比君子多出很多,自然小人的佔比也就增大了。同時,這20%的君子都是有良好道德品行的社會精英、國之棟樑或有所作為之人,所以人們嚮往和祈願君子越來越多,或者君子之風越來越濃。而這種期盼需要社會風氣的引導,引導得當,俗人或小人會因風氣、環境影響變成君子;引導不得當,君子反倒會淪為俗人或小人。這正好詮釋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

“求生獲利”是人類生存繁衍的原始屬性和生存本能,在這個意義上講,世間沒有絕對的君子,也沒有絕對的小人之說。所謂君子與小人,應該源於人類的社會屬性,是人類在從事社會生產、交往活動過程中,圍繞利益取捨得當與否,由不同時代來自道德層面的價值取向和社會輿論導向給予評判而得以冠名。世界上任何一個正常的人,沒有誰不想活得好一些,也沒誰願意活得不如人,也正是因為這個“活得好”,導致了各人逐利方式的不同,產生了正當得利與不正當謀利的現狀。面對逐利,客觀上各人皆有對利益“取"與"舍"權衡的兩面性,要麼“捨己為人”當好人,要麼“損人利己”當小人,一般"利人利己”的機率很低,就是在利益取捨這個一念間選擇的主觀決定,明確劃分出了人們眼裡的君子與小人。當然,以上君子與小人之述,僅指在正常利益得失狀態下的行為表現,不包括非正常利益得失之狀態,因為,非正常利益得失涉嫌違法犯罪行為,不列此說。

金城逸翁雜談   閒說“小人”


人類社會活動中,人們對身邊的小人,不管是對其恨之入骨也好,還是咬牙切齒也罷,誰也沒有辦法阻止其存在。關於如何預防小人,自古以來有很多說法都不無道理。這裡我們宏觀的認為:首先,是要在瞭解人性共存弱點的前提下,研究其的心理特點,掌握其行動規律;其次,是要因地、因人、因事而制宜,果斷採取一些有針對性的防範措施。當然,這也是規避或防範小人之關鍵所在。人性本身存在很多具有共性的弱點,而小人最善於利用這些的弱點,不擇手段達到其目的。如果不瞭解人性本身之弱點,僅泛泛而談如何防範小人顯然是一句空話。一般情況下,人性自身的弱點主要表現在:

一是好吃軟不吃硬。人無百日好,人與人之間總會發生矛盾,往往是因想法、立場的對立,而導致相互間產生硬碰硬的結果。通常管理者在安排工作搭檔時,一般會按人員性格強、弱派對。不管強者是小人或是弱者為小人,只要是小人,總會對另一方弱點琢磨得很透。若與其打交道時,啟先都是熱情周到,在拿下對方之前狂轟濫炸,又是說好話,又是陪笑臉,讓對方在不知不覺當中落入其圈套。如若能感知小人企圖,就務必堅定態度,任其如何教唆引誘,必持定懷疑,堅決迴避。

二是隻信眼見例證。所謂的相信例證,也就是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相信身邊已經發生的事情,這個弱點恰恰易產生"一葉障目”、“瞎子摸象"之效應。小人深知其效應帶來的機會空間,會不失時機的搶抓機遇,借勢捏造出很多的合乎情理的假象和理由,誘使對方無可置疑,然後又假惺惺的到處去做好人。其明確的目的,就是要繞亂對方的視線和心智騙取認可。隨機再給對方玩些貓膩,蒐集大量的案例,引用大量的說辭,進一步誘獲對方的信任,達到其以假亂真掩蓋真象之目的。

三是好貪佔小便宜。世間凡人大多皆存私念,有些人總想不勞而獲,喜好貪佔小便宜,並淺薄的認為"小打小鬧”既無傷大雅,也對自身形象影響不大,是以為久成習慣。小人對於這個弱點的把握,瞭如指掌且準確到位。小人對下害對象,就會按照其習性量身定做,投其所好。先主動接近套取對方好感,麻痺你的感覺,接著再用小恩小惠不斷加持情感,日積月累,足以讓對方心裡總感覺欠其一個人情;若遇關鍵的時刻,這個人情便粉墨登場發揮作用,在不知不覺中,讓對方入套中槍。

四是寬容諒解新人。通常人們對待初入圈的新人,一般都對其過失大都能採取寬容大度的態度對待,這也自然成了人性的一大弱點。此弱點,從另一方面說明了為什麼很多人對待業內新面孔比較好,卻不能對自己身邊親人也同樣對待的心理根因。小人對此自然明瞭於心,玩弄於股掌之間,也更懂得使之功效最大化。因此在日常交往中,很多初入職場的新手,也就自然成了小人下手的對象。也難怪有很多從業新人,常常出現被套牢的現象,感覺很委屈,只是沒有找準問題的癥結而已。

金城逸翁雜談   閒說“小人”


我們所研究探討的小人,不是明火執仗的敵人,也不是顯而易見的局內或局外人,而是隱匿在人們身邊深藏不露的圈內之人。觀察人類社會發展,不難發現只要有人類生活的地方,不管是什麼性質的社會團體或組織、什麼形式的社會階層群體或組合,都具備產生小人滋生的土壤和活躍的溫床。為此,不妨對小人做以下基礎分析:

從其身份方面看:一般不分性別、年齡、籍貫、民族、學歷、黨派,職業、職務以及健康狀況、階級狀況、社會關係狀況、政治背景狀況、本人及家庭經濟狀況等。

從其定性方面看:一般與身份基本情況、家族遺傳、社會地位、宗教信仰、生活地域、從業環境、知識層次、社交能力、貧富貴賤等等沒有直接關聯。

從其分佈範圍看:取決於其參與社會活動範圍、所處群體大小的不同而不同。分佈情況一般是:嬰幼兒群體中沒有,少年兒童群體中少見,中、青年群體中居多、中老年群體中次之、老年群體中再次之,分佈情況基本呈梭形狀。

從其危害對象範圍看:同樣取決於其參與社會活動範圍、所處群體大小的不同而不同。分佈情況一般是:賴以生存所處的生活環境、學習環境、從業環境、交往環境和家族鄰里等身邊圈內,不管是親朋好友、同行、同事、同學、同鄉、戰友等等之中,或者是男人之間、女人之間、男女相互之間。

從其出現形式看:一般出現在工作圈、生活圈、交際圈,且以圈大圈小、人多人少呈正比例關係,小群體以單個或幾個等少量形式出現,大群體則以多個或團伙等大量形式出現。特別在比較大群體裡,則表現為成群結隊、拉幫結派、團團夥夥而結黨營私等等形式。

形形色色的小人世界,在隱蔽態勢下,一般呈現出易發(容易發生)、點寡(對象單一)、面窄(危害面窄)、線短(週期不長)和不易察覺之特點,但每每危害的發生皆各具特色。真可謂五花八門,無奇不有。儘管其存在形式、層次類別和行為手段呈多元化,且具有陰蔽性、多樣性、複雜性等等,但終其危害結果所表現出來的本質屬性都是一致的。

金城逸翁雜談   閒說“小人”


縱觀人類社會歷史,小人伴隨著人類的生存而存在,伴隨著社會的發展而衍生,是不可剝奪或規避的人類社會特有現象。大千世界,無論古今中外,歷朝歷代社會之不同層面、不同角落,各種各樣的小人無時不有,無處不在。在人類歷史長河中,小人之行春風得意,小人之害罄竹難書。人們在深惡痛斥中,小人依然延綿不絕,成為人類發展進程中的永恆話題。俗話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不管是過去,還是立足當下,小人之危害隨時隨地存在,沒有萬一,誰也談不上能僥倖躲過,稍不留神,就會隨時隨地惹禍上身,讓你惡夢纏身,如履薄冰,甚至惶惶不可終日。

綜上所述,小人因貪婪成性,為謀求一己私利,機關算盡,奸佞入骨,常常“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就象“過街老鼠,人人喊打",業已成為人類之頑疾、社會之公害,為道德評判所不斥,深受社會輿論廣泛譴責。小人常以偽君子、偽道者之形象,藐視國法家規、無視行事原則和喪失道德底線,與腐敗分子同出一轍。一般針對個體利益而損人利己,是某個人之小人;而腐敗分子一般則是針對公共利益以權謀私、損公肥私,是國家集體和人民群眾之小人,其共同之本質屬性皆是不擇手段圖謀私利。當然,國與國之間、家與家之間、人與人之間大抵均如此說。小人之害,大則禍國殃民,小則危害一方一隅一人,且禍患無休無止。

金城逸翁雜談   閒說“小人”


結束語

但凡人的一生,總是在各種機遇的抉擇中,步入新生活,在艱難痛苦的放棄後,獲得解脫而輕鬆自在,然後,繼續人生之旅。人生旅途中,“求而不貪”是做人之大境界,"求" 是為既定目標不懈努力奮鬥之狀態,是人間正道,理應得到全社會之倡導和尊重;"貪" 則是將私慾無限放大,促使人心態失衡,違反常理、無視規矩,鋌而走險之狀態,是邪門歪道,極具危害性;若能求正避貪,常懷善念,"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隨遇而安,知足常樂,就會自然享擁"求而不貪”之境界。人品是判斷小人與否的唯一標準,因此,一個人若能常修德善之品行,真可謂生存之幸,善莫大焉。

《周易·繫辭下》寫道:“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 然世事難料,造化弄人,無論是正人君子或是卑鄙小人,當你榮華富貴時到處都是和顏悅色之笑臉,就連小人都很少招惹你,當你貧困失落時所遇皆是橫眉冷對之斥責,就連小人都會纏著你是非不斷。更讓人費解的是"好人修行千年不一定得道,惡人放下毒刀便立地成佛”。人世間,想不通、理不清的事與理太多,不妨放下自私自利的慾念,嘗試用一顆平常之心,去釋放私慾之膨脹,淡化權利之迷戀,褪祛攀比之嫉妒,決不損人利己假公濟私,秉持低調,遠離小人,不做小人,勇於挺起胸膛,坦坦蕩蕩做人,清清白白做事,豈不樂哉,豈不美哉!

南懷瑾先生說得好:三千年讀史,不外功名利祿;九萬里悟道,終歸詩酒田園。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有權選擇做一個高尚者,也有權選擇做一個卑鄙者。善良,從來只是人性的選擇。哪怕,發生在別人看不見的地方。因此,真該謝謝人世間,所有不動聲色的善良。選擇做了一個有正直善良品質的人,而不為小人,那就一定能夠感受到心情舒暢之安逸,也會從內心深處發出不枉此生之感慨。辛苦的工作就是為了更好的生活,尚若再能從善如流,如此,生平定然甚好!

2019年8月2日寫於金城

金城逸翁雜談   閒說“小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