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武陟:黃河岸邊有滋有味的民間小調


焦作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

來到“黃河文化之鄉”武陟,必聽民間小調二股弦戲。


二股弦戲,起源於武陟縣黃河岸邊的大司馬村。2008年6月,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二股弦戲共有五個曲牌、十八個唱腔板式,皆為廟會上所唱之調。二股弦戲唱腔、曲牌,完全在大司馬村土生土長,以硪號、經調、說書調為主,加上哭墳調、紡花調等等俚俗小調,與傳統民樂曲牌糅合而成。其主要劇目也是由社會生活故事、宗教故事整理創編。如《劉全砍柴》《李翠蓮上吊》《唐王遊地獄》《劉全進瓜》等戲本均為本土故事。


因而,二股弦戲是黃河岸邊原滋原味的民間小調。


焦作武陟:黃河岸邊有滋有味的民間小調

焦作武陟:黃河岸邊有滋有味的民間小調

據明朝嘉靖年間(公元1521年~公元1566年)古碑文記載:大司馬,古鎮也,是東至燕趙、西通關洛的交通要道。河邊碼頭貨棧林立,街上錢莊店鋪比鄰,車船相連,呼號之聲不絕於耳。由於人多,求財祈福者眾,因而鼎盛時的大司馬村所建廟宇多達13座,家家香火旺盛。於是,旱船,高蹺,小車,經擔唱的缸調、經調,說書唱的墜子、嘮子,叫化子唱的蓮花落及駐紮在此的山西會館帶來的迷糊(眉戶)等各種民間藝術集會廟會。期間,有個叫苗丁的人,把經調和民間小調融合後排演了一出廟裡勸善經文裡唱的故事,就成了“戲”。因所用伴奏樂器為二股弦,故稱其戲為“二股弦戲”。


焦作武陟:黃河岸邊有滋有味的民間小調


明清時期二股弦在當地相當受歡迎。在黃河南岸、山西等地演出時,常常引起轟動。二股弦戲對後來產生的懷梆、豫劇有很大影響,如《借迪迪》《賣苗郎》《桃花庵》等許多劇目經過改編,都成了懷梆、豫劇的傳統劇目。


除了二股弦戲,武陟黃河岸邊還有專門用來廟會祭祀的鼓樂——大聖鼓。2011年,其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大聖鼓是一種獨特的廟會祭祀鼓樂,極富地方特色。相傳,大聖鼓是以齊天大聖孫悟空的動作表演的一種獨特的廟會祭祀鼓樂,現僅存在於河南省武陟縣西姚旗營村。


姚旗營位於沁河入河口,是兩漢期間,劉秀大將安成侯姚旗在懷縣的營盤。其村人自古以農耕為主,兼黃河、運河船運。古時的姚旗營無堤防保護,水患不斷。明末,因《西遊記》故事流傳,村民聽說龍王怕孫悟空,就蓋起了大聖廟。每年在祭祀龍王的同時祭祀齊天大聖,從而催生了大聖鼓。


焦作武陟:黃河岸邊有滋有味的民間小調


大聖鼓的特徵大都與孫悟空有關:孫悟空猴性多變,大聖鼓大開大合、霹靂震天、詼諧多趣;孫悟空雷音寺受難,大聖鼓禁用銅器;孫悟空喜怒無常,動作無一定之規,所以大聖鼓雖有基本鼓譜,但多即興表演,不斷地變換和調整鼓點,誰打錯了、打亂了,誰挨金箍棒。因此,大聖鼓對鼓手要求極高。表演時,鼓手必須注意看捆馬童的動作神情,將金箍棒當成樂隊指揮棒。孫悟空的替身即捆馬童,更要精通武功、音樂和表演技藝。所以,大聖鼓雖名鎮八方,但學成者少。


焦作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瑋萱 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