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連載丨汽車圈是中國最大的行業江湖,水深湍急,暗流湧動

原創連載丨汽車圈是中國最大的行業江湖,水深湍急,暗流湧動

按:這是肉叔的原創小說。因為名字起得比較尺度大,平臺通不過,只能發一些節選。這幾天,北京國際車展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肉叔離開汽車圈4年多後,今年再入汽車圈,再度忙碌車展。

對公關人、廣告人、營銷人、活動執行、設計、媒體人、廠商,等等等等人群,每年的車展都是一場噩夢。這個節選裡面,有一節也提到了車展噩夢,請大家耐心等待,肉叔會一天一篇連載下去。


在誤打誤撞進入公關圈後,接觸的第二個客戶便是汽車客戶。這個行業有一個“潛規則”,同一個行業,每一家公關公司只能服務一個客戶。想想便能明白,同一家Agency,你不能今天給寶馬做方案,明天又複製粘貼地去給奔馳做策劃。

於是,公關人大都是今天給醫藥企業做策略,明天搖身一變又坐在快消行業的客戶面前談經論道。公關人必須具有快速學習能力,讓自己在最短時間內成為所服務行業的“專才”。所幸無論是哪一個行業,公關傳播的需求都是相通和大同小異的,對於特別專業的行業客戶,原則上團隊中應該配備至少一人是具有“專業”背景的。當然,如果團隊核心人員都具備行業背景,就是十分理想的境界了。

從業以來,個人服務過的客戶行業幾乎涵蓋了國民經濟的核心領域了。從第一個快消行業客戶開始,到第二個汽車行業客戶,再到醫藥、能源、房地產、化工、鋼鐵、金融……等等,印象中除了IT和通訊技術領域沒有怎麼參與過,基本上都遇到過和服務過了。

在2000年前後,中國的汽車行業經歷了第一次“井噴式”發展。國家從宏觀政策上開始鼓勵轎車進入家庭,中國人幾十年來的“轎車夢”也第一次如此真實地擺在每一箇中國家庭面前。

我也在那一年擁有了自己的第一輛車:捷達。這款車一直伴隨了我10年,行駛14萬公里,繞地球三圈半之後光榮退役。想想挺不捨的,如果中國能夠像美國等國家那樣,允許車輛使用更長的年限,我一定想辦法留住這輛車。順便說一句,在美國並沒有汽車使用年限一說,你的私家車可以無限期使用下去。這也是為什麼美國的公路上,你經常可以看到各種造型的“老爺車”奔馳而過。

2013年我在美國自駕的時候,在一個路邊加油站遇到過一對美國老夫妻,他們駕駛著一款70年代造型別致的“老爺車”,閒聊幾句後,當他們上車啟動發動機時,那強勁的發動機轟鳴聲,一點也沒有顯現出老態來,奇怪的是,在美國的時候,印象裡看到的每一輛類似的老爺車,都車身明亮,乾淨整潔,並且聽起來動力十足。不知道為什麼。

甚至在美國自駕66號公路的時候,路過一個小鎮博物館,博物館的擁有者Jerry老人熱情地帶我們參觀了他的極品收藏:一輛1919年的福特吉普車。那輛車的鑰匙是一個類似我們普通門鎖鑰匙一樣的黃銅小鑰匙,他自豪地跳上車,用這把小鑰匙打著了這款有近百年曆史的老爺車,發動機聲音沒什麼異樣,如果不是擺放在屋子裡面,我真想提個非分的要求,在路上試開一下這百歲的“老爺爺車”。

男人天生大都有愛車的基因,就如同女人天生愛美一樣。

在我進入公關圈的第一年,接觸的第二個客戶便是這家擁有百年曆史的汽車品牌。但當時我並沒有服務於他們的核心汽車業務,而是該汽車公司在中國實施的一個企業社會責任項目。那一年,他們把在國外40多個國家開展的一個“環保獎”項目引入中國,第一次在中國大陸尋找和發現草根環保NGO及獻身於環保事業的個人,並對他們進行獎勵。

項目每年春季於人民大會堂召開啟動儀式,秋季在人民大會堂舉辦頒獎典禮。中間這段時間便是我們尋找和發現優秀項目組織和個人的過程。項目的一等獎10萬元人民幣,總獎金額100萬元人民幣。這在當時已經是國內獎金最高最大的環保獎了。

幾年下來,國內一些知名的草根NGO基本上都先後得到過項目的資助和支持,個人獲獎者從內蒙古的治沙人,到為公眾提供免費環境法律諮詢服務的大學法學教授,不一而足。

雖然沒有涉足汽車核心業務的公關服務,但當時每年春季在北京西壩河老國展舉辦的車展,我們都可以近水樓臺地拿到一些車展門票去近距離感受車展,而每年的車展,也成了我們瞭解汽車及中國汽車熱狂潮的最直接現場。

從進入公關行業第一年開始接觸汽車客戶,到離開行業最後幾年的時候,負責公司的整體汽車業務,真是跟汽車和汽車圈結下了不解之緣。十幾年下來,也深度瞭解了這個圈層裡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

汽車圈,是中國最大的行業江湖之一。


本書已經在百度閱讀上出版了全書,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擴展鏈接,去直接閱讀全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