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格員呂益明撐起社區戰“疫”一片天

“這段時間,小呂的辛苦我們都看在眼裡,謝謝他的熱心幫助,在這個疫情期間很安心。”成都高新區肖家河街道興蓉社區的居民王阿姨說。疫情發生以來,這名被稱為“拼命三郎”的網格員呂益明收穫了太多社區居民的感謝。作為“離居民最近的人”,呂益明和同事們一道,全身心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中,為社區居民撐起了一片天。

“你最近去過武漢嗎?”、“和武漢回蓉人員有親密接觸嗎?”……這是呂益明近來說過最多的話,年三十一早,他接到了單位的電話,還沒來得及和家人吃上一口團圓飯,就去到了疫情聯防連控的第一線。

網格員呂益明撐起社區戰“疫”一片天

興蓉社區共有48個院落,常住居民多達6000多戶,排查工作量可想而知。沒有防護服就穿雨衣戴口罩,呂益明就這樣帶領著興蓉社區的15個網格員挨家挨戶上門排查,“把宣傳資料和我們的聯繫方式貼在門上吧。”對於沒有在家的居民,呂益明在留下宣傳資料和聯繫方式的同時,還會單獨記錄這戶的信息,以備下次上門重點排查,實行全天候輪番值崗的他們,一個月以內就完成了三次疫情排查工作。

“工作的時候不會覺得害怕,但有些時候回想起來還是會有點後怕的。”呂益明在一次執勤時,社區的一位在進小區時使用額溫槍檢測多次顯示為39度,但他始終堅持說自己沒發燒,該居民的小區一時之間陷入了恐慌狀態,呂益明主動找出了水銀溫度計為該居民進行測量,看到溫度計上面顯示體溫正常,他緊縮的眉頭才稍稍舒展。

“額溫槍有時候還是會出現異常的,大家先鎮定,我們先送他去社區醫院做檢測,得到結果後會第一時間告知大家” 在安排該居民去社區醫院做檢測的同時,不停地安撫該小區居民的情緒,最後得知是額溫槍搞出的烏龍事件,呂益明這才放了心,緊接著立馬告知小區居民讓他們放心。用他的話來說,這可能是他離“新冠病毒”最近的一次,也是讓他感到最“後怕”的一次。

在排查初期凌晨1點下班似乎成為了呂益明工作的常態。“社區有為我們準備單人床,但是老人和孩子都在家,也有點不放心。”走到家門口,呂益明會立馬脫下自己的外衣馬上進入浴室洗澡,儘管雙手因為經常酒精消毒而皸裂,他還是願意忍著傷口的疼痛,反覆用酒精消毒多次,才會鑽進房間抱抱熟睡的孩子,對於他來說,這應該是疫情期間最為放鬆的時刻。

“社區的居民都可以說是我的親人了。”獲得感,人情味,應該是呂益明成為社區網格員以後最大的感受了,在他眼中,這次能獲得2020年獲得成都市總工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專項五一勞動獎章,是社區居民對自己的信任,辛不辛苦都不重要,自己的工作能獲得社區居民的肯定和理解才是最讓人滿足的。(四川社區網 楊嵐 舒楓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