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居正的核心權謀:年輕人做領導,要學會擺架子,要不管不好

宦官專權的明朝歷史上,存在一位鞠躬盡瘁的臣子,明朝最厲害的政治家張居正存在"位之所在,則尊君為重"的名聲,意思就是告訴我們身為下屬要知道孝敬自己的上司,這是上司的"位子"所判斷出來的。懷著一顆愛國的政治心理,就要以一身擔當天下安危,開始任勞任怨,有擔當的心理,在明王朝陷入困境之時能夠勇往之前,安撫各國,為自己的生命展開出一線光明。

張居正的核心權謀:年輕人做領導,要學會擺架子,要不管不好

這人便是內閣首輔——張居正。梁啟超先生評價此人:"明代唯一的政治家。"張居正天生聰穎,十二歲時參加童試,隔年便參加了鄉試。當時的湖廣巡撫顧璘見到張居正,評價他為"玉帶之材"。要知道在當時,唯有宰相能佩戴玉帶。顧璘認定張居正以後必是朝廷不可或缺之人才,於是他故意讓張居正落榜,好讓張居正再多磨練兩年,以成大器用非常之人,做非常之事。

張居正的核心權謀:年輕人做領導,要學會擺架子,要不管不好

張居正用人的方法是重用循吏,慎用清流。清流就是講原則,但是做不了事情,這樣的人是一個不用的。循吏就是不管白貓黑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就是能把事辦成的人。

張居正的核心權謀:年輕人做領導,要學會擺架子,要不管不好

一開始的張居正像所有胸懷大志的年輕人一樣,想做出些舉世矚目的成果來。嘉靖四十一年成為了張居正人生中的重大轉折點。這一年,原內閣首輔嚴嵩倒下了,新的首輔上任了。張居正的機會也隨之而來:他與別人共同完成的《世宗遺詔》震驚朝野——張居正慷慨激昂,文章內容直指世宗時期各種行為弊端。

張居正的核心權謀:年輕人做領導,要學會擺架子,要不管不好

引得朝中上下一片讚歎。張居正高明的地方就在用人,他說"有非常之人,然後可做非常之事"。普普通通的人只能做平庸的事情,非常之人肯定是優點和缺點都很明顯的人,這是他說的第一句話。第二句話是"不要怨天尤人"。不要說唐朝搞得那麼好是因為唐朝有魏徵,唐朝有大詩人李白,我們這個時代沒有。

張居正的核心權謀:年輕人做領導,要學會擺架子,要不管不好

張居正近10年改革,58歲死在任上,算的上是的積勞成疾,不過他給很多個大明帝國做出了很大的戰績,可以這麼說是明朝中興的第一功臣。這不是奴性的意義,而是上下級關係所判斷的,就像張居正所講的:"用下敬上而不為諂,此安分之理宜然也",做下屬就要有這樣的職業道德和基本的素質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