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州:作物秸稈回收利用 種植菌類畝收兩萬


青島益菇園食用菌專業合作社把農村的大量作物廢棄秸稈變廢為寶用來種植大球蓋菇,不僅減少了汙染,更換來了“真金白銀”。


膠州:作物秸稈回收利用 種植菌類畝收兩萬

青島益菇園食用菌專業合作社位於鋪集鎮殷家莊村。大棚內,社員們正在採摘超市訂購的大球蓋菇。一個個拱出層層麥稈覆蓋的菇體色澤豔麗,腿粗蓋肥,聞上去有一股清香的氣味。記者發現,一字排開的田埂上還插著不同養料的對比實驗標牌。

膠州:作物秸稈回收利用 種植菌類畝收兩萬


大球蓋菇的學名叫赤松茸,集香菇、草菇、蘑菇三味於一身,肉質細嫩、味道鮮美,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經濟價值,深受市場歡迎。據介紹,合作社除菌種外,其它都是就地取材於作物秸稈和木粉。

膠州:作物秸稈回收利用 種植菌類畝收兩萬

經過幾年的發展,益菇園食用菌專業合作社聯手省農科院,成為了青島首家食用菌創新團隊試驗示範實訓基地,去年又被國家農業農村部列為全國200家循環農業創新孵化實訓基地。對於每畝年收入兩萬元的產出效益,合作社並不滿足。他們瞄準中草藥大有作為的廣闊市場空間機遇,把廢棄菌棒進行再加工利用,發展不用打藥和化肥的中草藥種植,實現農作物廢物零汙染,循環生態農業發展的路子在他們的腳下越走越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