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水滸傳》中,魯智深的雙重人格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水滸傳》中,魯智深的雙重人格

在我們一般的印象中,魯智深是個粗人。

原因不僅僅是他的外表粗獷,性格也非常的暴躁和野蠻。

但是,作為水滸傳裡第二個登場的梁山好漢,被施耐庵先生濃墨重彩描繪的魯智深,如果從原著中細品,就會覺得魯智深其實人如其名,智慧深厚。

說他是粗人的確是一種誤解。

他不僅心思細膩,而且富有正義感和同情心,狡黠可親,集“菩薩心腸、雷霆手段”於一身,是一個值得敬仰和欽佩的人物。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水滸傳》中,魯智深的雙重人格

01、魯智深狡黠討喜的一面

魯智深一出場,先是在一間茶坊裡喝茶。在茶坊裡遇見史進,兩人相見投機,就準備找個酒館去喝酒。當時魯智深口袋裡明明裝著五兩銀子,就是捨不得給人家,只回頭說了一句“茶錢灑家自還你。”總讓人覺得這種人,好像前天剛在哪兒見過,錢就在口袋裡,摳摳索索就是不想掏出來,好像欠著別人的就能讓自己多點什麼一樣。

及至到了桃花山,李忠、周通兩個殺豬宰羊,大擺筵席,款待他跟親哥一樣,還專門為他下山去打劫弄點盤纏給他。他還嫌人家不爽快,放著現成的金銀不送給他,還偏偏劫了新的才送。

也不管面子上好不好看,心裡也真過得去,綁了人家留下招待他的人,捲了人家的金銀酒器,從山坡上滾下去就跑了。

遇上這麼個不走尋常路的貨,李忠、周通也只能自認倒黴,恨得牙癢癢也沒辦法。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水滸傳》中,魯智深的雙重人格

02、魯智深正義豪爽的一面

魯智深的存在,似乎就是為了扶危濟困,打抱不平而來。

和史進在酒樓喝酒,聽了金老父女被鎮關西鄭屠欺辱的遭遇,當即義憤填膺,丟下李忠、史進,“你倆個且在這裡,等灑家去打死了那廝便來。”兩個人抱住他,三五回才勸住他。還拿出身上的五兩銀子,再借了史進十兩,送給金老父女做盤纏。隔了一天,就把鄭屠打了個鐘鼓齊鳴,口眼開花。

在五臺山躲了一年,剛下五臺山,碰巧遇到桃花村的劉太公,聽了劉太公孤女被土匪搶親的事,當即就決定替劉太公解圍,假扮新娘,倒臥在新娘床上,打得周通無還手之力,抱頭鼠竄,再也不敢提娶親之事。

到了瓦罐寺,雖然和幾個可憐的老和尚撒潑耍賴搶粥吃,但總算在史進的幫助下,收拾了崔道成和丘小乙兩個壞人,也算是給瓦罐的僧眾報了仇雪了恨。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水滸傳》中,魯智深的雙重人格


03、魯智深細膩智慧的一面

魯智深是個非常細膩周密,值得託付,有始有終,辦事放心的人,絕不會因為外表粗魯就粗疏誤事。

搭救金老父女那一段,怕店小二給鄭屠通風報信,阻撓金老父女,他先搬了把凳子在客店門口坐了兩個時辰,才去找鄭屠算賬。

三拳失手打死鎮關西,他情知不妙,假意說鄭屠詐死,為自己爭取到了脫身逃跑的藉口和時間。

到了桃花村,他知道如果跟劉太公說出自己的解救之策,膽小怕事的劉太公肯定不允,就騙劉太公說自己會“講因緣。”

後來打跑了周通,李忠帶人前來報復,和李忠相認後,他不忘帶上劉太公上山,和李忠,周通三面六對,讓周通說出再不敢登門才算了事,徹底解了劉太公的後顧之憂。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水滸傳》中,魯智深的雙重人格

及至到了搭救林沖那一節,他先尾隨跟蹤,在野豬林救下林沖後,一路護送到滄州地界,確認過再沒有危險,對董超,薛霸二人一番恐嚇威懾之後才離開。

凡此種種,都足見魯智深心細如髮,做事一板一眼,既通人情,更懂世故,是個智勇雙全,有情有義的真漢子。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水滸傳》中,魯智深的雙重人格

儘管,他的性格也有粗魯俗鄙的一面,比如在五臺山出家時,在佛堂後面撒尿拉屎,還兩次醉酒大鬧山門。但是,如果我們能夠體諒魯智深本是行伍軍官出身,戰陣衝殺,出生入死,如果樣樣都像個書生,斯文儒雅,他又怎能從千軍萬馬中為自己、為戰友殺出一條血路來?如果去除魯智深性格中粗魯豪俠的一面,魯智深恐怕也就不稱為魯智深了。

王朔有一本書,書名叫《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用這個書名來形容魯智深的為人性格最恰當不過。一面暴烈如火,敢作敢為;一面柔情似水,情真意摯。這樣的人,才真正是值得我們為之點讚的真好漢、真男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