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水浒传》中,鲁智深的双重人格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水浒传》中,鲁智深的双重人格

在我们一般的印象中,鲁智深是个粗人。

原因不仅仅是他的外表粗犷,性格也非常的暴躁和野蛮。

但是,作为水浒传里第二个登场的梁山好汉,被施耐庵先生浓墨重彩描绘的鲁智深,如果从原著中细品,就会觉得鲁智深其实人如其名,智慧深厚。

说他是粗人的确是一种误解。

他不仅心思细腻,而且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狡黠可亲,集“菩萨心肠、雷霆手段”于一身,是一个值得敬仰和钦佩的人物。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水浒传》中,鲁智深的双重人格

01、鲁智深狡黠讨喜的一面

鲁智深一出场,先是在一间茶坊里喝茶。在茶坊里遇见史进,两人相见投机,就准备找个酒馆去喝酒。当时鲁智深口袋里明明装着五两银子,就是舍不得给人家,只回头说了一句“茶钱洒家自还你。”总让人觉得这种人,好像前天刚在哪儿见过,钱就在口袋里,抠抠索索就是不想掏出来,好像欠着别人的就能让自己多点什么一样。

及至到了桃花山,李忠、周通两个杀猪宰羊,大摆筵席,款待他跟亲哥一样,还专门为他下山去打劫弄点盘缠给他。他还嫌人家不爽快,放着现成的金银不送给他,还偏偏劫了新的才送。

也不管面子上好不好看,心里也真过得去,绑了人家留下招待他的人,卷了人家的金银酒器,从山坡上滚下去就跑了。

遇上这么个不走寻常路的货,李忠、周通也只能自认倒霉,恨得牙痒痒也没办法。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水浒传》中,鲁智深的双重人格

02、鲁智深正义豪爽的一面

鲁智深的存在,似乎就是为了扶危济困,打抱不平而来。

和史进在酒楼喝酒,听了金老父女被镇关西郑屠欺辱的遭遇,当即义愤填膺,丢下李忠、史进,“你俩个且在这里,等洒家去打死了那厮便来。”两个人抱住他,三五回才劝住他。还拿出身上的五两银子,再借了史进十两,送给金老父女做盘缠。隔了一天,就把郑屠打了个钟鼓齐鸣,口眼开花。

在五台山躲了一年,刚下五台山,碰巧遇到桃花村的刘太公,听了刘太公孤女被土匪抢亲的事,当即就决定替刘太公解围,假扮新娘,倒卧在新娘床上,打得周通无还手之力,抱头鼠窜,再也不敢提娶亲之事。

到了瓦罐寺,虽然和几个可怜的老和尚撒泼耍赖抢粥吃,但总算在史进的帮助下,收拾了崔道成和丘小乙两个坏人,也算是给瓦罐的僧众报了仇雪了恨。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水浒传》中,鲁智深的双重人格


03、鲁智深细腻智慧的一面

鲁智深是个非常细腻周密,值得托付,有始有终,办事放心的人,绝不会因为外表粗鲁就粗疏误事。

搭救金老父女那一段,怕店小二给郑屠通风报信,阻挠金老父女,他先搬了把凳子在客店门口坐了两个时辰,才去找郑屠算账。

三拳失手打死镇关西,他情知不妙,假意说郑屠诈死,为自己争取到了脱身逃跑的借口和时间。

到了桃花村,他知道如果跟刘太公说出自己的解救之策,胆小怕事的刘太公肯定不允,就骗刘太公说自己会“讲因缘。”

后来打跑了周通,李忠带人前来报复,和李忠相认后,他不忘带上刘太公上山,和李忠,周通三面六对,让周通说出再不敢登门才算了事,彻底解了刘太公的后顾之忧。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水浒传》中,鲁智深的双重人格

及至到了搭救林冲那一节,他先尾随跟踪,在野猪林救下林冲后,一路护送到沧州地界,确认过再没有危险,对董超,薛霸二人一番恐吓威慑之后才离开。

凡此种种,都足见鲁智深心细如发,做事一板一眼,既通人情,更懂世故,是个智勇双全,有情有义的真汉子。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水浒传》中,鲁智深的双重人格

尽管,他的性格也有粗鲁俗鄙的一面,比如在五台山出家时,在佛堂后面撒尿拉屎,还两次醉酒大闹山门。但是,如果我们能够体谅鲁智深本是行伍军官出身,战阵冲杀,出生入死,如果样样都像个书生,斯文儒雅,他又怎能从千军万马中为自己、为战友杀出一条血路来?如果去除鲁智深性格中粗鲁豪侠的一面,鲁智深恐怕也就不称为鲁智深了。

王朔有一本书,书名叫《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用这个书名来形容鲁智深的为人性格最恰当不过。一面暴烈如火,敢作敢为;一面柔情似水,情真意挚。这样的人,才真正是值得我们为之点赞的真好汉、真男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