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圆地方”权威定论的囿于,是什么依旧能让哥伦布涉险远航?

今天上午,读了一篇文章-关于哥伦布在“天圆地方”的权威下仍然通过各种的斗争和坚持,最终得到女皇的支持,带领死囚展开了一次让世界重新被定论的远航。

有感而发,今天这篇文章送给我自己,也送给大家,共勉。

“天圆地方”权威定论的囿于,是什么依旧能让哥伦布涉险远航?

先大体说一下这个故事的情节,再分享一下通过这个故事所带来的一些自我感悟。

哥伦布还在求学的时候,偶然读到一本毕达哥拉斯的著作,知道了地球是圆的,他就牢记在了脑海里。经过长时间的思索和研究后,他大胆地提出,如果地球真的是圆的,他便可以经过极短的路程到达印度。

大家都知道在当时那个社会都认为地球是方的,他的这一理念让很多自以为有常识的大学教授和哲学家们都嘲笑和讽刺他的见解。

这些自以为是的人们认为向西方行驶能够到东方的印度,岂不是痴人说梦?他们警告哥伦布,地球是方的,不是圆的,如果一直向西航行,他的船将驶到地球的边缘而掉下去。

哥伦布因为家境贫寒,这一主见和那些所谓的权威人士有很大的分歧,同时也遭到了他们的遏制,以至于坚持几十年之后哥伦布还没有实现这个愿望。

“天圆地方”权威定论的囿于,是什么依旧能让哥伦布涉险远航?

很正在这时候罗马教皇却怂恿西班牙皇后伊莎贝露帮助哥伦布。教皇先送了65元给哥伦布,算是路费,但他自觉衣服过于褴褛,便用这些钱买了一套新装和一匹驴子,然后启程去见伊莎贝露,沿途穷得竟以乞讨糊口。皇后赞赏他的理想,并答应赐给他船只,让他去从事这种冒险的工作。

为难的是,水手们都怕死,没人愿意跟随他走。于是哥伦布鼓起勇气跑到海滨,捉住了几位水手,先向他们哀求,接着是劝告,最后用恫吓手段逼迫他们去。另一方面他又请求女皇释放了狱中的死囚,并许诺他们如果冒险成功,就可以免罪恢复自由。

1492年8月,哥伦布率领3艘船,开始了一次划时代的航行。刚航行几天,就有两艘船破了,接着他们又在几百平方公里的海藻中陷入了进退两难的险境。他亲自拨开海藻,才得以继续航行。

在浩瀚无垠的大西洋中航行了六七十天,也不见大陆的踪影,水手们都失望了,他们要求返航,否则就要把哥伦布杀死。哥伦布兼用鼓励和高压两手,总算说服了船员。

也是天无绝人之路,在继续前进中,哥伦布忽然看见有一群飞鸟向西南方向飞去,他立即命令船队改变航向,紧跟这群飞鸟。因为他知道海鸟总是飞向有食物和适于它们生活的地方,所以他预料到附近可能有陆地。果然,他们很快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天圆地方”权威定论的囿于,是什么依旧能让哥伦布涉险远航?

01

打破旧观念的牢笼,突破自我。

哥伦布出生在旧观念的社会中,但是他没有受到旧观念的束缚,而是感觉和旧观念做抗争,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思想,才让他有了一个发现新世界的开始。

想到我自身而言,现在随着时代的进步,任何东西都是在不断的发展,无论是理念还是工作方式等等,10年之前任何公司大都是传统的合作方式,那时候网络的发展和电商新贸易的开始并没有对公司产生影响,现在各种线上+线下贸易的开展,让我知道要独辟蹊径,打破旧观念,找到适合公司发展的另一条道路。

“天圆地方”权威定论的囿于,是什么依旧能让哥伦布涉险远航?

02

不要做等待灭绝的“恐龙族”,学会改变。

什么是“恐龙族”?一亿年前,地球上到处是体积硕大的恐龙族,但时后来,地球发生变故,恐龙在很短的时间内灭绝。直到现在还不知道当时发生了什么,唯一确定的是,恐龙因为无法适应这种变故而遭灭绝。这就是“恐龙族”的来意。

达尔文的进化论曾说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工作和生活永远是变化无穷的,我们每天都可能面临改变,新产品,新服务不断涌现,技术不断被引进,新的任务,新的员工,新的老板等等,每一次改变都是对于我自身的改变,都需要我们调整心态,改变心态去应对。

“天圆地方”权威定论的囿于,是什么依旧能让哥伦布涉险远航?

03

最大的危险是不冒险。

这个观念是非常有用的观念,无论你我。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崇尚“稳重求胜”,这种观念让很多人的做事风格保持多年,这是非常不好的影响。

记得前几年,产品竞争的非常厉害,后来我自己通过公司的会议表达自己的看法,提出“多个行销”的观念,让很多的人为我们的产品做推广,做宣传,给予他们一些政策和优惠,让公司很多产品都有很多的经销量。

正是这种敢于冒险的精神才让我有了突破自我的机会,瞻前顾后,惧怕失败是永远都会停留在原地的。

不会改变和思考永远不会成功,新时代的条件下,越来越多的机会向我们走来,只有打破旧观念,学会改变,敢于冒险才可以产生奇迹。

我想这就是当时哥伦布能够发现新大陆最重要的因素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