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陽者是否還具有傳染性?看鐘南山、鍾南山怎麼解答

國家衛健委在對新版診療方案進行解讀時稱,這一變化是“鑑於有少數出院患者出現核酸檢測複檢陽性的問題”。

“復陽”,成為近期疫情中引發關注的熱詞,指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後“複檢核酸呈陽性”

為何出現“復陽”?是患者的陰性結果為“假陰性”,還是體內仍有病毒殘留,或出現間歇性排毒?目前,多名醫學專家認為,“復陽”涉及多方面因素,其原因有待進一步觀察。

復陽者是否還具有傳染性?看鐘南山、鍾南山怎麼解答


鍾南山:

復陽患者大多不傳染

所謂的“復陽”,大多數應是核酸的片段而不是病毒本身。需要注意兩種情況,第一種是患者本人是不是復發,假如患者產生很強的抗體,一般不會再感染。至於復陽患者會不會傳染給別人,則需要具體分析。一般來說核酸片段沒有傳染性。一些學者曾經對復陽患者的咽拭子及分泌物進行培養,沒有培養出病毒。

還有一種很少的情況,病人原本就有很多基礎病,只不過症狀改善了,並沒有完全康復,這些病人不能排除有傳染性。

總體而言,復陽患者帶不帶傳染性,我個人不是太擔心。

復陽者是否還具有傳染性?看鐘南山、鍾南山怎麼解答

張文宏:復陽患者不會傳染 新冠病毒是‘死’的

治癒後“復陽”患者是否還會再傳染他人?對於該問題,張文宏明確指出,復陽患者不會引起疫情大面積暴發,“因為這個病毒是‘死’的”。他還給出生活建議稱,用流水洗手比一切消毒水管用,生病時吃粥並無用,建議吃雞蛋牛排。

張文宏表示,“復陽”背後有非常複雜的科學機制,但結論是“復陽”不具備顯著的臨床意義,在流行病學史裡不會引起大面積暴發,也不會引起傳染,“目前沒有出現一例復陽者傳給身邊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