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氣,最能看清楚一個人

培根曾說過:

“對於一個人的評價,不可視其財富身份,更不可視其學問高下,而是要看其真實的品德。”

一個人生氣時,或獨自消化不殃及無辜,或如野獸般肆意咆哮,也反映出一個人或好或壞的品德。

《呂氏春秋》中總結了“八觀六驗”的識人方法,其中六驗之一便是:怒以驗其節。

意思是故意激怒對方觀察反應,來判斷對方的人品如何。

對方是衝動易怒,立刻破口大罵,還是沉著冷靜,控制自己的怒氣;

是耿耿於懷,記恨在心,還是看淡得失,既往不咎;

是喜歡遷怒於人,還是能夠自查內省……

所以,想知道一個人的教養和層次,看他生氣時的樣子就可以了。

一個懂得控制情緒的人,一定是懂得體諒他人,懂得坦然處世,也才是教養和修為的體現。

生氣,最能看清一個人的教養

一位知乎網友分享自己的親身經歷:

“我有個朋友,她平常脾氣特別好,人也很善良,沒想到一年時間,咱倆友情的小船就翻了。”

事情是這樣的:兩個人同時應聘一家公司,又因為年齡相仿、脾氣相投,自然而然就成為了好朋友。

平時工作中,兩個人也總是互相幫助。這位網友也把她當成知己、摯友,更是情如親姐妹的人。

可是,公司年底評選年度先進新人,網友受到了公司榮譽表彰,而朋友卻沒得到。

沒想到平時看起來溫順平和的人,竟然對她一臉不屑。

在那之後,有一次因為她工作疏忽,導致數據填報錯誤,朋友竟然在公司所有人面前對她惡語相向。

孔子有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沒人願意承受別人的壞情緒,那些心胸狹隘的人,只顧自己,不顧旁人,不能稱之為有教養。

越有教養的人,才越懂得舒服待人。

楊絳在《走在人生邊上》寫過這樣一個事情:

那是錢鍾書寫《圍城》期間,楊絳的三姐憐惜她獨自承擔家務太過操勞,就找了十七歲的女孩阿菊過去幫忙。

本是好事,卻沒想到因為阿菊之前從未做過家務,總是笨手笨腳,讓楊絳生了不少氣。

一次晚餐,楊絳剛坐到餐桌前,就聽女兒阿圓慌張地從廚房跑出來,大聲喊道“娘,不好了,不好了!”

楊絳飛奔到廚房,一看如面盆口寬的火柱子熊熊燃起,眼看就竄到了房頂。

楊絳衝到院子裡拿起洋瓷罐,往火源處一蓋,火苗漸漸平息,全家人懸著的心才平靜下來。

事後才知道,原來阿菊為了省事,從洋油箱往洋油爐灌油時,沒有插上漏斗,結果溢出來的油遇到火苗瞬間被點燃。

最後,廚房被燒黑了,菜也熱糊了,足夠讓人生氣又頭疼。

可是,楊絳一家人還是硬著頭皮把飯吃完了。

對於偷懶犯錯的阿菊,楊絳沒有厲聲戾氣,而是耐心地告訴她下次應該怎麼做。

楊絳看到阿菊也被大火嚇到了,還讓她早點回屋子休息。

有人說:不會生氣的人是愚者,不生氣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

懂得消解情緒,時刻顧及他人的感受,是教養,也是人品的體現。

愛生氣,是因為層次不夠

杜月笙寫過:

頭等人,有本事,沒脾氣;

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氣;

末等人,沒本事,大脾氣。

越是低層次的人,越是看什麼都不順眼,脾氣暴躁。

在電影《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中,歐維就是一個總髮脾氣的人。

在鄰居眼中,他是一個刻板又固執的老頭,總是嫌東嫌西,每天帶著隨時發飆的脾性在社區裡晃來晃去。

被鄰居稱為“地獄來的惡鄰”:

他每天早上四處巡視,看到別人家的草坪修剪得不整齊,他要發脾氣;

看到腳踏車沒停進格線,他要發脾氣;

甚至面對一隻樣子醜陋的流浪貓,他還是要發脾氣。

似乎生活中沒有什麼事情是能夠讓他順心的,周圍所有的人和事無時無刻不在和他作對、惹他生氣。

而他的生活也從來沒有發生什麼正向的改變,反而是越來越糟。

達爾文曾寫道:人要是發脾氣就等於在人類進步的階梯上倒退了一步。

層次越低的人,往往越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

他們只能通過壞情緒的發洩,來表達自己的不滿,最終成為令人生厭的人。

而越是高層次的人,越懂得寬厚待人。

諸葛亮去世後,三國時期的蜀國由蔣琬主持朝政。

他的屬下有個叫楊戲的人,性格孤僻,不善言辭。

每次蔣琬與他說話,他都是隻應不答,在外人看起來有些敷衍了事、不尊重人。

有人看不慣,對蔣琬說:“楊戲太不像話了,竟然敢對您如此怠慢!”

本以為蔣琬會藉此吐槽,卻沒想到,蔣琬卻只是坦然一笑,說到:

“人嘛,都有各自的脾氣秉性。

讓楊戲當面讚揚我,那不是他的本性;

他也知道當著眾人面說我的不好,也會讓我沒面子,

所以,他只好不做聲了,這也是他可貴的地方。”

這就是“宰相肚裡能撐船”的典故。

高層次的人,即便生氣,還能保持對人的基本禮貌,也懂得尊重不同人的處世方式,讓人欽佩不已。

古語有言:克己復禮為仁。

說的是,一個仁和的人,遇事從容,能理性地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也與人為善,在交往中懂得給周圍人以慰籍。

山高為峰、海納百川。

越是高層次的人,越有寬闊的胸懷,包容世態萬千。

活得通透的人,早就學會了不生氣

《鬼谷子》有言:遇橫逆之來而不怒。

說的是,遇到不順心的事,要不發怒、不埋怨。

很多時候,生氣並不能解決問題,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大抵是最愚蠢的行為。

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位老婦經常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生氣。

一天,她來到廟裡向高僧請教。

高僧聽了她的講述,把她領到一間禪房,把婦人鎖在裡面後,自己獨自離開了。

婦人氣得破口大罵,罵了很久,高僧一直晾著她不管。

後來,婦人漸漸沉默下來,這時高僧來到門外,問道:“你還生氣嗎?”

婦人說:“我為我自己生氣,為什麼要來這地方受罪?”

高僧不語,拂袖而去。

又過了一會兒,高僧又來到門口尋問:“現在還生氣嗎?”

婦人說:“不生氣了,氣也沒辦法啊!”

高僧將手中捧著的茶水傾灑於地,婦人瞬間明白,放下,才是一個人面對不良情緒的最高境界。

生氣見境界,學會不生氣,才是生活的智者。

北宋詩人林逋有一句話:“知足者,貧賤亦樂;不知足者,富貴亦憂。”

一個懂得知足的人,一個內心強大的人,面對世事浮沉,懂得豁達處世,早就戒掉了情緒。

蘇軾在烏臺詩案後被貶黃州,後來被人救出,重獲“自由”讓蘇軾格外珍惜。

一句“一蓑煙雨任平生”將他豁達的人生態度展現的淋漓盡致,而“靜而達”也成為他的人生寫照。

他常常與朋友們出遊,浪遊江上、尋訪古寺、靜心打坐。

他還親自耕種,並在山坡上蓋起幾間茅屋,算是自己的容身之所。

即便仕途不順,但他始終沒有放棄自己的理想,用灑脫與曠達成就自己的人生。

人生一世,草木一春。

每個人都只有短短的一生,何不讓自己活得通透灑脫。

學會接受、學會釋然,才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屠格涅夫曾說過:凡事只要看得淡些,就沒有什麼可憂慮的了。

生活中,我們很多人總是忍不住發脾氣,可能是對別人過錯的埋怨,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又或許是對失意人生的指摘。

一個人從年輕氣盛到收斂脾氣,是年齡的沉澱,更是心智的成熟。

往後餘生,願你我都可以不困於心、不亂於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做情緒和人生的掌控者,成就快意人生。


生氣,最能看清楚一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