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火爆,上海深圳搶房!瘋狂背後是熱錢對“國運、城運”的押注


PART 1

時間倒推兩個月,誰能想到杭州樓市這麼火。

最近,幾套單價創歷史新高的二手房,更是把這股火熱勢頭,推向了一個新高度。

一套是南星的信達濱江壹品,約160㎡中間樓層,4月1日網籤價高達11萬2,遠高於去年底曝出的那套9萬6。

另一套是濱江金茂府的238㎡頂樓大平層,5房3廳4衛,業主報價2030萬,摺合單價高達8萬6。神奇的是,據說掛牌一天就成交,還不帶車位。

對比透明一房一價表,房價漲了整整一倍。此前小區最高成交價為8萬2,且含兩個車位。

第三套是申花的濱江錦繡之城,約139㎡四房中間樓層,傳言已完成“草簽”,總價達1060萬,摺合單價近7萬6。先前紀錄是去年9月底的一套109㎡小戶型,單價6萬9。

杭州火爆,上海深圳搶房!瘋狂背後是熱錢對“國運、城運”的押注

信達濱江壹品網籤數據

學區房就更不用說了,各種高價成交層出不窮。

杭州行知本部學區房,單價歷史性突破9萬大關;去年底5萬左右能拿下的採荷一、二小,現在要5萬3-5萬8;下沙文海學區的江語海,4萬3成交接連出現……

如果說這些二手房比較特殊(頂樓大平層、學區等),不能代表整體。那麼新房可是不折不扣,從復工開始一路火到現在的。

開年土地首拍,直接就是封頂+自持;首批預售證和光塵樾、天空之城戶型更大,中籤率卻更低。

兩個月來,已出現兩次“萬人搖”,多次封頂

首個完整的3月,新房成交量超去年同期7成;五連漲後的二手房,周成交穩定在近2000套。本週一509套的成交量,更創下近三年來單日新高。


PART 2

其他城市雖沒火到“彈射起步”,但也開始變熱。

疫情之後,上海發放的第一張預售證綠地海珀外灘,均價13萬8,總價2000萬+線上開盤拿出200多套房子,去化率接近9成

黃浦江另一側,濱江凱旋門再一次開盤,均價也是13萬8,卻比周邊競品盤貴了1萬。

悄然之中,價格上漲浮近8%,但市場接受度依然很高。

而在最近,上海又一頂級豪宅碧雲尊邸啟動認籌,均價超過11萬總價1700萬起,吸引一堆土豪到場,甚至有人為了排隊搶號打起了架

對比上海,深圳的表現不遑多讓。

3月上旬,單價11萬、總價區間2000-5000萬的太子灣雲璽房源(南山區),開盤當天104套房源被搶購一空,刷屏全國。

杭州火爆,上海深圳搶房!瘋狂背後是熱錢對“國運、城運”的押注

深圳各板塊新房價格示意圖

未被限價的二手房市場,甚至出現了惡意炒作、哄抬房價的亂象。

很多房東想著反正賣不出去,那就調高價格,沒想到還真有買家上門,中介和業主蓄意合作下,新的成交價居然被刷新了。

像華潤城這種網紅盤,之前成交價基本13-14萬,現在直接掛17-18萬

據說,現在深圳南山隨便一個老破房都掛到10萬+。去年熱炒的小戶型學區房硅谷公寓總價都敢掛520萬了,要知道去年7月,同等戶型才200萬。

惡炒之下,以致於南山區住建局專門發佈了一份維護房地產市場平穩的通知,點名批評中介及相關人員

部分一手樓盤也發佈了嚴正聲明,估計是被相關部門警告了。


PART 3

杭州的持續火爆,上海深圳的瘋狂,其背後折射的,是同一條樓市路徑:即在貨幣寬鬆的大環境下,熱錢主動或被動湧入頭部城市以求避險。

先看整體資金面。

用錢多已不足以形容目前市場上的貨幣供應了。3月,M2同比增長10.1%,這是近3年來,增幅第一次回到10%以上

光這一個月,全國就新增貸款2.85萬億元,遠高於預期的1.8萬億。放到整個一季度,貸款新增達7.1萬億,同比多增了1.29萬億。

雖然此次貨幣放水主要是為了解決中小企業的困境,國家也多次強調不搞大水漫灌,但這麼多錢,總有部分會流入樓市。

朋友圈裡一位資金掮客隔三差五會放出貸款信息,光4月可供選擇的產品就有20多款。新註冊、免流水的產品比比皆是(即便不註冊,掮客們也能幫你一站式搞定,付手續費就好)。

杭州火爆,上海深圳搶房!瘋狂背後是熱錢對“國運、城運”的押注

這些錢,大部分直接打到公司法人的個人賬戶,打到對公賬戶的,轉一下也能取出來。

對某一個法人來說,他既是一家企業的負責人,同時也可能是一位購房者,一位“房奴”。當能從銀行以極低的利息很方便地獲得錢時,如果判斷樓市有利可圖,當然可以“曲線救國”。

這波錢的體量很大,於是像杭州、上海、深圳這樣安全,升值前景大的市場,自然成了首選

這從一定程度上,解釋了杭州為何會坐穩“全國槓桿第一城”的龍頭地位。

根據《2019年杭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19年,杭州的GDP為15373億元,住戶貸款餘額達到了16518億元。折算下來,住戶槓桿率高達107.4%

這個數字,比起2018年的103.2%,又增加了4個百分點。而前者,早已高居全國第一,拉開第二名廈門近7個百分點。


PART 4

不過,這次樓市升溫,只集中在少數幾個熱點城市,並沒有形成全國性的普漲。其中主要的原因,是多空雙方對於前景判斷有不同的見解。

目前的市場,說到底,是一個分歧的市場。

這種分歧的產生,很大程度上,來自於對“國運”的不同理解。

這次殃及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在給各國民眾帶來極大健康傷害的同時,也迫使各國掌政者開始重新審視過去若干年以來,一直大力推行的全球化進程。

一條生產線上的商品由100個零部件組成,即便其中99個供應商都在本地或本國,只要有一個在國外,疫情期間,它的產能就無法正常進行。

這就是全球化的脆弱。

因此,作為世界工廠的代表,最近一段時間以來,一場“去中國化”的言論甚囂塵上

“日本決定撥款2435億日元,約合157億元人民幣,幫助部分日企將生產線從中國轉出”、“美國應該參照日本助美商撤離中國”、“韓國已經開始行動了”……

杭州火爆,上海深圳搶房!瘋狂背後是熱錢對“國運、城運”的押注

悲觀派們認為,中國的人均GDP只有美國的1/5,歐洲的1/4,我們缺石油缺市場缺訂單,一旦真的被拋棄,無法關起門來自己玩。

在樂觀派看來,這樣的言論並非空穴來風,也可能付諸一定的實際行動。但退一萬步講,且不說經過這些年的發展,世界離開中國也要付出慘痛代價。即便真要“去中國化”,又豈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疫情雖然對於中國有負面因素,但我們做到的公共衛生管理、員工配合度、科技應用(紅綠碼),都遠勝其他潛在搬遷地,比如東南亞。

大國之間的博弈,更多的是政治博弈,就像一對夫妻,吵吵架可以,真要離婚,難得很。

除此之外,目前最大的風險還有兩個,一是全球印鈔機的瘋狂開動。尤其是美國,其印出來的每一張美元,都需要全球人民為其埋單。

全球知名的橋水基金創始人達利歐甚至表示:當下的市場裡,現金就是垃圾。

二是由於歐美疫情尚未出現拐點,國外市場停滯,大量外貿企業生存困難。一旦失業潮加劇,國家經濟面臨考驗。

正所謂覆巢之下沒有什麼是好的,你樓市再火爆,也是依附在國運這棵大樹上的一枚果子而已。


PART 5

除了“國運”,“省運”、“城運”之爭是當下另一個熱門的話題。

最近,各省陸續公佈了1-2月的財政收支情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這個數據比較關鍵,因為它反映了在疫情衝擊下,各省的家底到底怎麼樣。

結果令人大吃一驚。

全國20多個省份財政收入大幅下降,眼看家底要被掏空。最慘的當然是湖北,跌幅高達98.5%。以旅遊業為支柱的海南也斷崖下跌58.8%。

唯獨浙江,幾乎未受影響,只下跌了1.3%,排名全國第一。第二的北京,是-6.6%。

難怪有人笑言,疫情之下,中國只有兩類:浙江,和其他省份。

杭州火爆,上海深圳搶房!瘋狂背後是熱錢對“國運、城運”的押注

作為省會,杭州的答卷也不錯,2月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只跌了6%,算是真正接受住了黑天鵝的衝擊。

這也難怪,宅在家裡的這兩個月,全國人民都在為阿里巴巴做貢獻。

你下的每一單生鮮、米油,增加了盒馬的業績;收入下降導致的花唄分期,為螞蟻金服做了創收;而幾乎每一家公司,每一所學校,都開始用釘釘打卡上網課。

阿里,是杭州乃至整個浙江省的稅收大戶。

在基本面存在變數的大背景下,資金一定會選擇安全的方向進攻。這種安全,有時候就需要這樣的數據來做背書。

杭州火爆,上海深圳搶房!瘋狂背後是熱錢對“國運、城運”的押注

不過,即便是在目前看起來最受資金青睞的杭州、深圳,市場上也並非只有一種聲音。

杭州樓市的一面是紅盤湧動、欣欣向榮,另一面則是3月共有25次流搖,數量遠超低中籤率的樓盤。它們不僅在臨安、富陽的遠郊板塊,還有在城東新城、市北等核心區域。

在深圳,某著名意見領袖,公開在個人公眾號和認證微博拋售名下房產。

該君系著名地產專家,有“中國房地產民間第一人”之稱,在房產投資圈屬於骨灰級大佬,常被稱為“多軍司令”。

一個有分歧的市場,是健康的市場,也是極度考驗人心的市場。

畢竟,時代的一粒沙,落到我們每一個個體頭上,就成了一座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