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步緊跟隨,大步不踏空 做好拼多多平臺的幾大策略

疫情初期直到2月份,電商還是受到一定影響的,但是從3月份開始,電商基本上正常運營了。隨著全球疫情的爆發,外貿訂單的大面積取消,使得很多外貿公司和代工廠也開始將線上的內銷市場作為救命稻草。而疫情期間,全民直播讓整個電商的運營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運營直播化正在顛覆電商的團隊和運營管理模式。可見,電商競爭日趨白熱化。

近年來,隨著拼多多等社交電商平臺的崛起,傳統平臺與社交電商的競爭更是甚囂塵上。平臺上運營的大小商家在這樣的環境下,更是要練好夾縫中生存的本領,思路調整,團隊調整。

跟著平臺走,不掉隊,就會一直都有自己的空間

對於大多數電商公司來說,要想生存發展就要盯緊平臺的變化,跟著平臺走。平臺最近在推直播,那麼各個店鋪就要去做直播;平臺最近在推產品百億補貼,店鋪就要配合做百億補貼的促銷。對於一個小商家來說,跟著平臺的政策導向走,其實就是在抓取平臺的流量。只要把控住了平臺的流量,就永遠有店鋪生存的機會。這就是小商家在平臺生存的基本思路。平臺現在主推的,店鋪要緊跟,平臺將來要做什麼,商家也要向那個方向佈局。作為一個大平臺的普通商家,不需要引領,只要跟著平臺的趨勢自我創新。

以直播為例。很多人認為,直播就是賣貨,其實現在電商的很多環節都在做直播化轉換。例如,以前店鋪的客服都是線上文字客服。去年底開始,很多店鋪的客服也採取了直播的模式,現在大多數的店鋪都變成了直播客服。也就是說,不但銷售產品要直播,售後服務也要用直播的形式,並且做有機的結合。這就對原有的客服團隊提出了新的要求。

小步緊跟隨,大步不踏空 做好拼多多平臺的幾大策略

運營拼多多平臺的得力優庫店現在給每個客服配備兩部手機。所有的客服人員都採取輪播制,值班的客服都要做直播,邊學邊做。

尤其是2月份開始,一個明確的趨勢是,客服的直播制,所有跟不上的客服後期肯定會被淘汰。從早晨9點開始一直到晚上12點,直播客服才停止。

得力優庫店總經理介紹,這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無論哪種形式的客服,最主要的都是懂產品。因為大多數消費者買東西之前諮詢客服都是圍繞著產品。然後要看其他店鋪的客服直播是怎麼做的,要先模仿嘗試,再跟別人做比較,後期再創新。

其實,這只是一個習慣問題。對於客服來說,直播之前最難以突破的是難為情,不好意思,那麼多人看我說話。一旦習慣了這種模式,按照流程介紹產品,有客戶諮詢問題直接回答就可以了。現在在線觀看的人數多了,直播已經成為一種推廣手段,店鋪可以把直播當作流量資源加以投入。如果客服的主播具備一定的專業能力,店鋪就才會把直播作為一種推廣來做投入。

除了常規的客服,得力優庫的倉庫人員也在做直播。倉庫一邊將打包、發貨的流程做直播,同時也介紹產品。這樣得力優庫團隊就形成了兩條直播線,一是倉庫的直播,二是在運營團隊的客服直播,目的是摸索經驗。所有的人都去觀看,發現問題及時調整。包括直播間的佈置,哪些產品適合直播間,產品所有的運營環節都能夠熟練掌握直播的流程,銷售人員都能夠做主播,整個公司的所有運營就會將傳統銷售轉化直播。後期再做品牌之間的打通,一個直播間內銷售公司的所有產品。

很多人認為直播就必須有網紅大V,但其實大部分的店鋪直播都是平臺的客服在做。這時候大家都處於同一起跑線上,拼的就是團隊轉型的能力和轉型的速度。

前端盈利是小商家在大平臺生存的底線

電商的變化不像傳統渠道那樣有條不紊,現在的電商平臺本身變化就非常快,每個月都有很多新的調整,同時還有一些外部因素的加入。這麼快的節奏和變化,店鋪的推廣,運營就必須跟著平臺不停調整,跟著大環境的形式和節奏去變化。

大平臺小商家生存的另一個原則是戰略正確的前提下,運營方面要做到前端盈利。

小步緊跟隨,大步不踏空 做好拼多多平臺的幾大策略

小優電商從2019年11月底開始與得力合作, 12月份正式上線拼多多。一個月日成交1萬多元,並開始對得力有了信心。

得力的產品SKU數量在兩萬個以上,小優的基本原則是摸透一條產品線,倉庫管理成熟了,再做其他的產品線。與大品牌相比,得力的電工插座都是新國標的產品,以三四線的消費者比較多。

有了一定的銷售量以後,小優團隊開始選品,提出自己的要求,倒推OEM工廠提高品質。用銷售量來獲得話語權,對於改進產品的外觀、品質、包裝,對方才能重視。在三四線市場,基礎款價格實惠的產品,銷售量更大。有了一定的銷量以後,還可以倒推品牌方去管控價格,尤其是線下的價格。

另外,小商家做運營,必須盈利。無論是平臺壓多好的政策,廠家給多大的任務,都要以盈利為前提。現在已經不是前些年拼資源,大投入砸開端口,就能獲得銷售量的時候了。即便是投入資源獲得了端口,平臺推出一個新的政策,將端口的投入淹沒。因為現在的平臺,政策變化太頻繁了。或許剛剛投入上百萬資源獲得了流量端口,在一個政策的改變之後,全部歸零。大的電商公司可能還有話語權跟廠家爭取資源,中小電商公司這樣做的結果只能是自己承受虧損。

化整為零 避開平臺間競爭的小技巧

小商家如果在天貓、京東沒有優勢,拼多多則成了新的商機,得力優庫從拼多多平臺起步就開始合作,一路跟著拼多多發展起來。無論是客情,還是對平臺的瞭解程度,都要優於大部分的商家。所以能夠完全跟拼多多的節奏走。

做好拼多多的一個關鍵點是多開店。這個經驗是從2019年平臺二選一的事件中得出來的結果。2019年小優電商在拼多多一個店鋪的日交易量已經達到14萬多元,但是二選一期間因為目標太大,被迫關掉了。接著,小優根據不同的產品線,在拼多多又開了三家店鋪,並用一個月的時間,將三家店鋪的日銷做到8萬多,每家店在三四萬元的水平。這樣一家店鋪的目標都不是很大,守住每條產品線的端口,總體在平臺佔的市場份額與之前持平。

小步緊跟隨,大步不踏空 做好拼多多平臺的幾大策略

小商家要把握好自己的底線。在平臺上能做多少規模是品牌的規劃,小商家要做的是這個規模有多少是自己貢獻的,也就是自己佔了多少份額,你的盈利是多少。還有就是在所屬類目中,自己有多大的份額。每個平臺它都有商家可以生存的空間,商家就是自己做好定位,然後按照既定方向去做。

天貓、京東大部分商家是不盈利的,但總有20%左右的商家是盈利的。這一部分商家就是抓取了平臺的紅利,就是儘量抓住某個平臺,做到頭部的商家,跟著平臺去走,不斷去調整。

線下的經營是不進則退,在線上,是不進則死。跟不上平臺的發展就只能被淘汰出局,沒有安穩退讓的空間。小商家做好大平臺就是要小步緊跟隨,大步不踏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