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還是那個和尚,只不過換了身僧袍,披了件袈裟

大雨,坐公交。

剛坐下來,聽到後面的對話。

一個女聲,“車上有幾個人呀?”

“7個!”聽起來,大概是個五六歲的孩子。

“那司機不是嗎?”並沒有聽清回覆。

一段路程之後,“奶奶又不認字,怎麼教你?”

“還有媽媽!”聲音很小,好像沒了底氣。

“媽媽不在你身邊呢?”

••••••

“你要好好認字讀書,以後要考大學!你想不想考大學?”仍是沒聽見回覆。後面沒再聽到繼續問同一個問題,大概是得到了大人想要的答覆。

紅綠燈之後,拐過彎,又走了一段。

“你想不想••••••幫助孕婦,想不想幫助窮人?你只要用功讀書,考上大學,等你賺錢了,你可以幫助窮人,幫助很多人。”如此之類,一些語氣很強勢的問話,那個孩子多以很小的語調回復。

總體而言,聽起來,教育思路還說的過去。而且,是有問有答,“循序漸進”,很有“教育新理念”的感覺。可是,後面的幾句話,倒使我覺得,之前的想法,並不盡然了。

“長大了,你想天天干活嗎?你是想自己幹活,還是當老闆,讓別人替你幹活?”加上說話的語氣,讓人不免對她內心深處的本質想法產生部分懷疑。

到站下車,看清之後才知道,並不是孩子的奶奶,是個大約30出頭的女士,想來是孩子的媽媽了。

和尚還是那個和尚,只不過換了身僧袍,披了件袈裟

最後聽得的幾句話,讓我只覺得,之前幫助“很多人”的“幫助”,並非是幫助,甚至於連“佈施”都算不上了,倒像極了“施捨”,而且是高高在上的“大發慈悲”。

當然,如果只是文字內容,確是難以判斷。畢竟加了“演技”,讓鄙人覺出了不同的“戲劇效果”。不在現場,可能會有人說我是吹毛求疵,甚至內心陰暗了。

這段看似引導式的“現代教學理念”,在我看來,與那句“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說辭,並無二致。其核心價值觀,還是要做“人上人”,至於“慈善”,只是人上人的“附加品”,通過這個“附加品”,才能更好地體現“人上人”的身份。不過是加了一些包裝,換了說法而已。和尚還是那個和尚,只不過換了身僧袍,披了件袈裟!

和尚還是那個和尚,只不過換了身僧袍,披了件袈裟

沒有取得真經的時,永遠只能是小說裡那個簡稱“唐僧”的“唐朝和尚”。只有歷經千難萬險的“玄奘”,才能被稱為“三藏法師”。

雨勢小了許多,仍需撐傘才能避免溼了衣服。但願,只是我想太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