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務報酬的收入額扣減20%,算收入額繳納個人所得稅,為什麼在彙算清交時按全額算不扣減呢?

笆芭壩壩


我來回到你這個問題。

勞務報酬在取得時,預繳20%-30%的個稅,注意,是預繳。當彙算清繳的時候,按稅前收入併入年綜合所得,算出全年應交稅額。這個全年應交額,減過已經繳納的稅額,是你實際要交的。如果差額為正,也就是說你沒繳納夠,需要補繳,如果是負的,說明你交多了,需要退。

舉個例子:你一年的工資薪金應稅所得,10萬元,(應發工資減過全年社保個人部分、減過60000,減過專項附加扣除,就是房貸、子女教育等,餘下的部分),10萬元應稅所得,對應的稅率是10%。你又2萬元勞務費,預扣科20%個稅。匯繳清算得時候,10萬+2萬,12萬對應的稅率是10%,但是實際上,米10萬的部分是按10%預繳的,2萬的部分是按20%預繳了,明顯有一部分多交了,匯繳清算之後,是要給你退稅的。


自笑平生為口忙


這個擔心是多於的

隨著3.1越來越近,新個人所得稅法頒佈後的第一次個人所得稅彙算清繳也馬上來臨了。彙算清繳來臨了,你關於勞務報酬的有關擔心也來了。個人認為,你的擔心也是正常的,但的確如其他回答,擔心是多於的。

綜合所得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大家知道,這個應納稅所得額就是個人所得稅計算個稅的基礎。

根據新《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 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的有關規定,構成綜合所得的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其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如下:

一、工資薪金

這個大家都清楚,其應納稅所得額為應發工資,扣除5險1金(還有年金、健康險、遞延保險等)後的金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二、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

該三項所得,是以收入減除20%的費用後的餘額為收入額,即應納稅所得額。

另外注意兩點:

(一)稿酬所得

其應納稅所得額是其收入按70%計算,然後再扣除20%計算。

(二)保險營銷員的勞務報酬

保險營銷員的勞務報酬扣除20%的費用後,在扣除20%的基礎上再進行25%的費用扣除,這兩項扣除(實際是扣除勞務報酬的40%)後的金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綜合所得在進行上述的扣除後,再進行每月5000元、專項及其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為應納稅所得額。

通過上述的解釋,題主不需要擔心了吧。


東嶺財經


你提出的問題其實是很多人同樣關心的問題,但實際上你的擔心是多餘的,下面我大概為你梳理一下關於個稅匯繳的一些基本常識。

首先,要了解綜合所得的範圍,它包括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這裡要注意並不是所有的個人所得都需要彙算清繳,只有四項綜合所得才需要彙算清繳。其次,還有個事情一定要注意,彙算清繳時的四項綜合所得,對應的收入額,口徑是不同的。我們前面說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是以收入減除20%的費用後的餘額為收入額,大家還要注意這其中的稿酬所得,還有一個特殊性,就是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按70%計算,就是說稿酬所得的收入額,除了要以毛收入減掉20%的費用以後的餘額為收入額以外,這個收入額計算出來以後還要減按70%計算,也就是打七折,作為最終的收入。

所以題主的問題不是問題,匯繳的時候勞務報酬等三項收入是要扣除20%的,稿酬在這基礎上再減30%。

希望能幫到你!




拒絕連載


理解這個問題需要明白兩個概念,預繳稅款和彙算清繳。

勞務報酬發生時,根據單次勞動報酬的金額計算應納稅所得額,金額4000元以下的扣除額為800元,4000元以上的按照收入額扣減20%。再根據不同金額對應的稅率計算應納稅額,這種方式計算出來的稅額叫預繳稅款的金額。

根據最新稅法規定,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經營所得和稿酬所得作為綜合所得,下一年的3月1日至6月30日,應根據上一年個稅的實際發生額進行彙算清繳,這時計算稅金時不論勞務報酬的金額是否在4000元以上,一律按80%計算應納稅所得額,與其他三項綜合所得彙總,根據實際彙算清繳月份,扣除每月5000元的專項扣除,每月個人承擔的社保、住房公積金、企業年金等稅法規定的合理扣除金額,以及贍養老人,子女教育,住房或租房扣除,繼續教育,實際發生的扣除限額內的大病醫療等個人所得稅專項扣除附加,計算實際應承擔的全年個人所得稅。計算出來的金額與上一年度四項內容實際繳納的稅金進行比較,多退少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