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陪不了父母長大,父母陪不了我們變老:與父母相處時間長一些

綜藝節目《朋友請聽好》是一臺廣播節目,可以給嘉賓打電話,也可以寫信給他們,常駐嘉賓何炅,謝娜,易烊千璽,與三個飛行嘉賓一起幫助廣播前的聽眾解決各種各樣的問題,還有個環節就是集中看信、讀信。


文字,這世間最偉大的發明,它讀出了人內心最不能觸碰的禁忌。有一期的一封信,一下觸動到了所有人的內心,讓大家深刻的感受到父母老了,而我們卻無能為力。讀這封信讓之前大家還在為一封女生下樓不小心拽下男生褲子的信笑的前仰後合,現在又因一封信紅了眼睛,淚流滿面。

我們陪不了父母長大,父母陪不了我們變老:與父母相處時間長一些


信是一位叫楊洋的人寄過去的,內容是這樣的:

最近社交軟件被一些年輕人的變老照片刷屏了,上傳照片就可以瞬間變成老年人的樣子,我心血來潮也拍了一張發給媽媽。

說,媽媽你看我老了跟你長得好像。

我媽媽說,女兒真好看,老了也比我好看,就是以後我看不見了。

我的眼淚瞬間就流了下來,想起最近媽媽總是拿著自己前些年的照片問我“媽媽是不是比以前老了,我臉上是不是皺紋又多了”

我嘴上說著“沒有,媽媽還是那麼漂亮”,但我知道媽媽真的變老了。

如果問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發現爸媽變老了,大概就是從以前的我等他們下班變成了他們等我下班的時候;

從以前的三伏天穿短袖變成了長衣長褲的時候;

是我當不小心瞥見他們臉上長出老人斑的時候;

是當我教他們手機新功能,上午教完,下午他們就忘了的時候;

是當我和他們發生意見不和,他們不再和我爭辯,而是聽我的話的時候……

從此以後我不會再拍這種變老照片、變小照片給他們,就讓爸媽在時光裡面悄悄地變老誰也不要去提醒誰。

請記著如果你拍了這樣的照片也一定要屏蔽你的爸媽。


我們陪不了父母長大,父母陪不了我們變老:與父母相處時間長一些


所有人不是噙著淚水就是擦著淚水,太戳心的一封信了。

我們看似與父母可以在一起幾十年,其實我們陪不了父母長大,父母也陪不了我們變老,漸行漸遠的感情中能重合的時間只有人生的四分之一時間。

小的時候,我們增長智慧,學習知識,塑造獨立人格,所以與父母最親近的時間就是從生下來到走路那段,但我們無行為能力,需要父母照顧,父母邊忙碌生活邊操心我們,雙方相處的一時天堂一時地獄,前一秒親到骨子裡,下一秒就想扔掉,與父母好好在一起的時間,對半分。

有句話不是說了“家裡靜悄悄,孩子在作妖”,父母愛也無奈,我們愛也懵懂。

我們陪不了父母長大,父母陪不了我們變老:與父母相處時間長一些


到了五六歲,豬狗都嫌棄的年齡,淘氣的不行不行的時候,還要上學規範行為,寫作業起早上學,這又是幾年的雞飛狗跳。

這段時間,父母一方面希望我們變好,特別是過得差強人意的父母,更希望孩子們能過上更好的生活,讀書是最公平的渠道,所以要打好基礎為將來讀好大學而努力。

孩子還不懂現實,跟隨天性的耍賴不想上學不想寫作業,父母氣的呼呼的,孩子也累的呼呼的,有的時候孩子哭大人也哭。只要不涉及學習,就是相親相愛一家人,涉及學習立馬變了模樣,在與父母好好相處的時間又從對半分的時間基礎上分出去了一半時間。

我們陪不了父母長大,父母陪不了我們變老:與父母相處時間長一些


到了青春期,孩子叛逆,趕上父母結婚晚,生的晚,又是青春期撞上更年期,家裡再一次上演水火不容的場景。父母不懂孩子的心裡變化和困擾,孩子也體諒不了父母的無意識心情不好,到了白熱化的時候,孩子也會在門上貼上“禁止入內”的紙片,隔絕與父母的接觸。

父母與孩子在一起的時間又縮小了,說話都屈指可數,更別提好好坐一起感受家人。都說看時間的快慢不用看其他,就看孩子的長大,父母心裡還是小時候剛會走的小豆子,一轉眼已經成了大姑娘大小夥子,時間飛逝。

我們陪不了父母長大,父母陪不了我們變老:與父母相處時間長一些


上了大學,要學習要戀愛,要泡圖書館要參加社團,要打工要實踐,要與朋友相處要有自己的空間,時間給了男朋友女朋友,給了學校和朋友,給了自己,給了外面的世界,唯獨沒有父母;若大學離著家遠的學子,也許一年才會回寒暑假兩次,回了家也多與同學聚會,父母還是看不到孩子,時間再分出去一半。

我們陪不了父母長大,父母陪不了我們變老:與父母相處時間長一些


上班了,與父母的距離更遠了,工作就很讓人疲憊,下班就想放鬆放鬆,這時候父母囉嗦了,不記事了,對孩子依賴深了,可孩子們也沒耐心了,時間再再分出去一半。

結了婚,顧工作顧家庭,孩子小需要放更多精力,工作賺錢也要放精力,與妻子或者丈夫相處磨合,需要精力,和朋友在一起都需要安排時間,父母又被擠了出去,時間再再再分出去一半。

我們陪不了父母長大,父母陪不了我們變老:與父母相處時間長一些


時間對摺再對摺,與父母相處的時間看似很多,可實際上非常少。父母之愛子,嘴上不說全在行動裡,愛的深沉又肆意,恨不得好的都給自己的孩子。孩子在理解了父母,明白了父母的愛想要反哺時,父母又已經銀絲在頭、皺紋在手,過了父母最美好的年紀。


孩子長大了,父母卻老了,留給大家相處的時間變得越來越少。


我們陪不了父母長大,父母陪不了我們變老:與父母相處時間長一些


有個小視頻說的是女兒給父母發消息說要路過家裡,去其他地方出公差,不能回家了。可離著家門口遠遠的地方,就看到了父母大包小裹的拿著好多東西等著女兒經過,看他們的樣子,應該是早已經等在那裡,望眼欲穿了好久……

上大學開學了,父母買了一兜子一兜子孩子喜歡吃的東西,打包給孩子帶走;工作生活在另一個城市偶爾回家,要走了的時候車裡是滿的再也塞不下東西的吃的;將賺了的錢積攢起來,偷偷的放到孩子的行李箱裡,待孩子到了才告訴他;帶著營養的綠色食品,去遠方女兒的家,從一個從未出過遠門的人到硬記住去女兒家的路……


父母對孩子的惦記是無時無刻的,孩子是長在父母心裡的根,隨著時間愈來愈深。

我們陪不了父母長大,父母陪不了我們變老:與父母相處時間長一些


有父母在,不論幾歲還是幾十歲,在父母面前就是孩子,可以撒嬌耍賴;父母不在,只能是個大人,不能撒嬌耍賴被包容了。

爸爸媽媽,柔弱又堅強的臂膀撐起了孩子的一整片天,老了的爸爸媽媽脆弱了,敏感了,膽小了,他們害怕孩子出事,害怕孩子有壓力,害怕孩子辛苦,害怕孩子吃不好睡不好受委屈,他們還是想要撐起孩子的那片天,可突然發現自己已經無能為力,他們不敢要求孩子為自己做什麼,不敢打擾孩子,不敢對自己孩子像以前那樣肆無忌憚了。

我們陪不了父母長大,父母陪不了我們變老:與父母相處時間長一些

他們有一個願望,是孩子平安,雖然也想孩子能在身邊,可以天天看到,可生活難料,與爸爸媽媽離得很遠的孩子非常多。

不論在不在身邊,最少要讓爸爸媽媽知道,他們的孩子心裡有他們,很有,非常有,和他們惦記自己一樣惦記他們,即便他們老了,也不是拖累,正因為有他們在,自己的幸福才是圓滿的。

時間不停,多給爸爸媽媽些關愛,多表達對父母的感情,因為已經沒有多少時間可以給我們和爸爸媽媽相處,也沒有多少時間可以肆無忌憚的做小孩了。


古荼荼:一個在寫作路上的人,意用文字溝通心靈,一起探索內心世界的奧秘。文章為作者原創,寫作不易,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