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超:懷化高新區巡邏隊裡的“全能哥”

“董超,高速卡口的報表臺帳上報了嗎?”“董超,剛剛縣公安局發了信息核查,你快點去落實一下。”“董超,巡邏車好像有點問題,你下來看一下?”“董超,昨天的報警臺帳全部錄了嗎?”“董超,各卡口執勤人員的晚餐送了嗎?”“董超,辦公室怎麼沒網了?”“董超,……”董超這個名字,在懷化高新區綜治辦派出所每天使用的頻率最高,協助辦案、內務管理、落地排查、車輛管理、重點對象管控走訪、協助調處矛盾糾紛……一有事習慣叫上董超,董超早已成了綜治辦派出所的“全能哥”。

“ 全”靠一種信念,“能”舍小家為大家

2003年秋,在部隊歷練了2年的董超,退伍後準備回家創業大幹一番。當時正值懷化市工業園組建初期,大多老百姓對園區建設還心存顧慮,等待觀望,徵地拆遷工作艱難緩慢。“見過世面”的他,非常清楚在自家土地上建工業園,是家鄉發展千載難逢的大好機會,住進寬敞的樓房,乾淨整潔的小區,家門口上班,股田制分紅,老年人有生活保障金……一切將變得美好。當徵拆幹部上門時,他積極響應徵拆政策,雖然當時徵拆價格確實不高,家人難免和其他群眾一樣多少有些想法,但從大局和長遠考慮,不影響園區和泰格林紙項目的建設,董超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耐心細緻做通家人思想工作,沒有向園區討價還價,帶頭拆遷了自己的房屋,還積極配合園區徵拆辦宣傳黨和國家的徵拆政策,不厭其煩地做周圍鄰居工作。在董超一家的影響帶動下,七房村四光財組很快簽定拆遷協議,項目如期開工建設。

“ 全”憑一份感情,“能”留得住有幹勁

2005年,董超一家和其他村民一道搬進了和安家園新家,過上了“市民”生活,成為了第一代園區人。“雖然賴以生存的土地被徵用了,但園區發展了,只要靠勤勞的雙手,有的是工作機會”,董超心裡盤算著。2006年10月,園區招聘協警,當兵出生的董超順利通過了考試,從此又過上“部隊”的生活。他這一干就是14年,身邊的同事嫌協警沒身份、工作累、工資低,走了一波又一波。有人勸他走,他笑了笑說:“園區把我家的房屋拆了,地徵了,我就是園區的人了,我這輩子跟定園區了,再加上我習慣了這種‘部隊’的生活。” 他堅持留了下來,在園區結了婚成了家生了小孩,如今兒子已上了初中,他也從一個20出頭的毛頭小夥變成了中年大哥。他早已把園區當成自己的家,見證了“家”發展壯大的每一步腳印,更體會到當一名協警保一方平安的使命和光榮。他每天在“家”忙忙碌碌,用他的話說:“園區的事就是自己的事,所裡的工作就是本職工作”。為了幹好本職工作,董超沒少下功夫,剛來所裡時,政治理論和法律法規等知識相對薄弱,工作經驗不足,他把被子搬到所裡,上起了“隨叫隨到”班。幾年下來,業務能力和水平得到很快提升,成為了多面手,變成了頂樑柱,還當上了治安巡邏隊副隊長。他做事風風火火,乾淨利落,徵拆現場、工地現場、項目現場、出警現場……內務管理、接警處警、社區巡邏、卡點值守、調處糾紛……隨時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園區路口有幾顆樹幾株花、和安社區的東家長西家短、企業的操心事煩心事,他都瞭如指掌,處理得井井有條。所裡只要有事,習慣叫上“董超”,按李所長的話說,他“懂”得多,“超”能量,什麼事有他在就放心。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中國成立70週年大慶園區安保期間,所裡安排董超重點穩控唐某、周某等人。接到任務後,董超採用“螞蝗”戰術,放棄所有休息時間,全天候、零距離盯死看牢,成了他們的“貼身保鏢”,並時不時找他們談心聊天,掌握他們的心理動向,保證了國慶期間園區穩定,為綜治維穩“三無”爭先創優做出了重要貢獻。

“詮”釋一種責任,“能”站出來挑重擔

今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又一次檢驗了巡邏隊的戰鬥力。接到命令後,董超帶領隊員,從大年初一晚上開始就堅守在了疫情防控的各個崗位上。投入抗疫工作以來,他把危險留給自己,把安全讓給別人,哪裡有需要,他就在哪裡。2月13日早上,高新區一企業報告在例行測量體溫時有一名員工體溫偏高,由派出所負責派人開專車送醫。還未等派出所領導安排,董超說:“我去送吧,我既是黨員又是退伍軍人,我覺得我能完成任務。”董超成了園區第一個穿防護服的勇敢逆行者。戰“疫”以來,董超共送發熱人員就醫2人次,送疫源地返懷人員到市一醫院隔離點3人次。有位同事調侃他:“我領回來的防護服都被你一個人穿完了。”雖然家就在一路之隔的和安家園,步行只有10幾分鐘的路,有時實在太忙,他乾脆吃住在所裡。老父親見他一個星期都沒回家,一天晚上託著孫子來到所裡看個究竟。董超道出了實情後,老人用溼潤的眼眶打量了一圈辦公室,什麼也沒說,拽著孫子回去了。望著祖孫倆歡聲笑語地走遠,他更加清晰了肩上的責任,只有自己義無反顧地站出來,擔當衛士,守土盡責,自己的小家、高新區大家,才能免受病毒之痛、疫情之害。

3月25日,寒冬漸去,春暖花開,董超主動請纓參加了園區“湘鄂攜手 接您回懷”專項服務活動,作為核查健康綠碼身份信息的專人,他無懼無畏,冒著風險,認真細緻地做好了登車人員的核查工作,圓滿完成了任務。

心中有初心,腳下有力量。入園工作14年來,董超早已穿慣了這身不同肩章的藏藍,把園區的急難險當成“集結號”,把群眾的大小事當成“份內事”,練就了一身“全能”本領。服務不斷延伸,腳步依舊執著,只要園區需要,董超決定將這身藏藍一直穿下去……

(曾凡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