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如山 作者 吴立勇 张艳明

思念如山

2020年3月12日,著名抗日民族英雄节振国烈士之女——86岁的节凤兰老人因病去世。惊闻此讯,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往事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思念如山 作者 吴立勇 张艳明

我与节凤兰是年龄相差30岁的忘年交。从1986年3月份!我调到冀东烈士陵园宣传科工作之日起,当年清明节便结识了节凤兰,我喊她大姨。至今已经整整34个春秋。每年的清明节当日,节凤兰都会带领全家人来到冀东烈士陵园为父亲扫墓,不仅如此,还会同时祭奠国际主义战士周文彬、冀东军分区副司令员包森以及冀东八路军12团团长陈群等。节大姨曾经语重心长的对我说过:母亲活着时,不止一次对我们说,以后你们只要到烈士陵园扫墓,就别忘了给你爸的这些首长和战友烧点纸钱啊,因为他们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没有成家,更没有后代啊。母亲的叮嘱,节大姨一直铭记在心。

最难忘1997年,唐山路北区果园乡许各寨小学成立“节振国英雄中队”,同时聘请我和节凤兰为该中队校外辅导员。在授旗仪式上,节大姨亲手将队旗递交到孩子手中,并嘱托孩子们继承先烈遗志,努力学习,成材报国。我则现场为全校师生讲述了节振国刀劈鬼子兵的故事。从那以后,这个英雄中队每年四月份都会来到冀东烈士陵园,在节振国烈士铜像前,举行队旗传递仪式,我和节大姨每年风雨无阻参加这一活动。2012年4月中旬,在节振国英雄中队队旗传递仪式上,节大姨饱含激情的说:孩子们,你们一定要好好学文化,学本领,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繁荣富强,因为落后就要挨打挨欺负,现在小日本要强占钓鱼岛,如果战争打起来了,我年岁大了,上不了战场,但我愿意捐出我一年的工资支援前线。赤子之心,溢于言表。

节大姨是个开朗乐观的人,那年清明节一早,她精神矍铄地走进候祭室,负责接待烈属工作的我,首先给节大姨胸前别上一朵小白花,然后捧一杯热茶递到大姨手上,当着大伙儿的面问老人家,“节大姨,您老今年多大岁数啦?”节大姨一本正经的说,“我呀,今年28岁啦!”正话反说的一句话逗得满屋子人哄堂大笑。

晚年的节大姨爱上了十字绣。不仅绣花鸟鱼虫,更绣毛主席诗词。节大姨还特意送我一幅精心装裱的“七福图”,我如获至宝,一直悬挂在床前,每每看到它,就想到了节大姨。

节大姨曾说,“我就是一个普通人,作为烈士之女,我所能做的就是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的传承父辈们的光荣传统,勤奋工作,恪尽职守,只能给父亲争光,不能给他丢脸啊。”

如今,节大姨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但她那慈祥和蔼的音容笑貌,热爱生活,行事低调,率先垂范,高风亮节的朴实形象将永存于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