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師故地之復興門內大街:記錄下馬連良最後的十五年大運

一句“勸千歲殺字休出口”,不禁讓人想起馬連良

京師故地之復興門內大街:記錄下馬連良最後的十五年大運

馬連良

馬連良,字溫如,回族,生於北京。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老生行當的代表性人物之一,"馬派"藝術創始人,他與餘叔巖、高慶奎、言菊朋並稱前"四大鬚生";後又與譚富英、奚嘯伯、楊寶森並稱後"四大鬚生"。1931年馬連良在天津與周信芳同臺演出,因他們技藝精湛,各具風采,被譽為"南麒北馬"。

新中國建立前後有段時間,馬連良一家飄忽不定,後來決定回國定居。

京師故地之復興門內大街:記錄下馬連良最後的十五年大運

袁樹珊,名阜,以字行,晚號江上老人。據云,曾就學於北京大學,日本東京帝國大學,一生宏

據說,馬連良在1951年從香港重返大陸時,曾在香港見過民國時期位列“南袁北韋中樂吾”的命理大師袁樹珊(北韋是韋千里、中樂吾為徐樂吾),卜問回大陸之後的前程。袁樹珊只說了一句話:“你還有十五年大運。”馬聽後,滿意而去。1966年,文革初起,他因主演《海瑞罷官》而遭迫害,於年底含冤辭世——距離那次與袁樹珊的會面恰恰十五年。

回到北京後,馬連良就在復興門內大街54號買下了一所房子——那是他人生中最後一處故居。

京師故地之復興門內大街:記錄下馬連良最後的十五年大運

舊時的復興門內大街

馬連良,以譚鑫培唱腔為基礎,結合本身條件,吸取各家之長,大膽突破傳統,發展自己的所長,創立與人不同的唱法。

他的演唱,流利、舒暢、雄渾中見俏麗,深沉中顯瀟灑,奔放而不失精巧,粗豪又不乏細膩,他以獨特的風格,為京劇開創一代新聲,成為廣大群眾喜聞樂唱的馬腔,豐富了京劇老生的唱腔藝術。

京師故地之復興門內大街:記錄下馬連良最後的十五年大運

甘露寺,馬連良扮橋玄

《借東風》、《甘露寺》、《十道本》、《春秋筆》、《四進士》以及其它馬派劇目的唱段,到處傳唱,可見馬派唱腔動人的藝術魅力。

馬連良接受新鮮事物比較快,27歲後,他多次灌製唱片,劇目之多,發行量之大,為當時所少有。這在客觀上為他影響力的擴大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馬連良15歲變聲後,側重學習念工戲《審潘洪》、《十道本》,為其唸白打下深厚功底。此後,馬派代表性劇目多是唱唸並重,甚或念重於唱。

京師故地之復興門內大街:記錄下馬連良最後的十五年大運

三字經劇照

20歲時,馬連良初演的《三字經》,自始至終全為念白,韻味悠然,唸白如唱。在經常演出的劇目中,唸白有時老辣,有時蒼勁,有時是幽默風趣的聲調,有時是忠告諫勸的語氣,用以表達人物的不同性格和感情需要。

他善於將唸白處理得像唱一樣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悅耳動聽。馬派唸白和馬派唱腔互為表裡,彼此依託,統一於馬派聲腔藝術之中。

馬氏早年即矢志京劇改革,重視一齣戲中人物情節的完整性以及與時代要求的合拍。

從1925年起,他將傳統劇目《廣泰莊》和三國戲《流言計》(即《雍涼關》接《罵王朗》)整理演出。1927年自行挑班演出,將《戰北原》(又名《武鄉侯》)、《範仲禹》二戲增添首尾整理演出。此後歷年均有新排劇目推出,如《雪擁藍關》、《安居平五路》、《天啟傳》(原名《南天門》)、《蘇武牧羊》(原名《萬里緣》)、全部《白蟒臺》、全部《一捧雪》、《胭脂寶褶》、《串龍珠》、《春秋筆》、《十老安劉》,均系將傳統劇目予以豐富情節,貫穿首尾,經過整理而成

同時,也有不少經挖掘整理重新排演以及經常演出的劇目,如《磬河戰》、《秦瓊發配》、《渭水河》、《火牛陣》、《要離刺慶忌》、《摘纓會》、《澠池會》、《楚宮恨》等。

京師故地之復興門內大街:記錄下馬連良最後的十五年大運

馬連良,蘇武牧羊劇照

馬連良之所以走上京劇藝術之路,與其家庭氛圍密不可分,其父馬西園與著名京劇演員譚小培熟識,三叔馬崑山在上海唱戲,受家庭的薰陶,使馬連良從小熱愛京劇。

馬連良23歲自行組班扶風社

,發展成為獨樹一幟的"馬派"表演風格,自1920年代至1960年代盛行不衰。

京師故地之復興門內大街:記錄下馬連良最後的十五年大運

空城計

馬連良開創的馬派藝術影響深遠,甚至超越了京劇的界限,是我國京劇里程碑式的代表人物。他兼蓄各派藝術之長,改革傳統老生唱腔,30年代將月琴移到樂隊前排,與京胡協奏,加強唱腔力度,逐步創立起柔潤、瀟灑的“馬派”藝術,繼程長庚、譚鑫培之後,把老生表演藝術提到了新高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