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宏又有新金句,新分析!

近日,中國駐法國大使館邀請張文宏教授與在法華人華僑、留學生等進行在線交流,回答海外同胞們關心的疫情發展、個人防護等熱點問題。


上海市新冠臨床救治專家組組長、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在一個半小時和在法華人華僑、留學生對話中妙語連珠:


先看摘要:

張文宏又有新金句,新分析!

“最親密是分等級的,你覺得是老婆老公親呢?還是爸爸媽媽親呢?這個問題就像問你,媽媽和老婆掉入水中,先救誰?新冠病毒在這個方面沒有任何區別,不論是母親還是老婆,沒有任何區別。”


“大蒜、洋蔥比較好,我覺得洋蔥炒雞蛋這個菜特別好,洋蔥維生素比較高。但是洋蔥是不是能預防新冠現在說不清,營養均衡很重要,其他的蔬菜同樣有價值。”


“不戴口罩吵架天昏地暗的時候,1.5米的社交距離是不夠的,可能5米都不夠,需要6米。”


“坐飛機,要防火防盜防隔壁鄰居。”


“飛機上兩個人一排,關係好的不得了,

不許同時吃飯,因為這樣意味著你們同時摘口罩。”


“飛機上十幾個小時不吃飯或者吃方便麵、餅乾都是不行,帶下乾糧,牛肉乾是最佳的。


//

因為愛情,
夫妻之間不會互相傳染?

//


有人提問,目前封城已經有兩個星期了,聽張文宏教授提過因為愛情,夫妻之間不會互相傳染,真有這樣的好事嗎?住在高樓裡,如果有鄰居感染了,是不是要立即搬遷?


張文宏透露,很多傳染病都可以通過愛情來傳播,第一個是艾滋病、第二個就是新冠疫情。密切接觸是新冠病毒傳播的主要原因,近距離接觸,吃飯講話,唾沫裡的病毒可以傳播。


“最親密的人是分等級的。你覺得是,老婆老公親呢?還是爸爸媽媽親呢?這個問題就像問你,媽媽和老婆掉入水中,先救誰?”張文宏指出,有些傳染病是有限的人傳染,比如H7N9,這個時候誰對你最好,這個傳染病的傳播時看得見,傳給母親的比傳給配偶的多。


不過,張文宏指出,新冠病毒在這個方面沒有任何區別,不論是母親還是老婆,沒有任何區別。一定要採取足夠的社交距離,在家庭裡是很難做到的。在家庭裡,一旦有人感染了新冠,傳染了就變成了大概率事件。


“我很難建議你在家裡戴口罩,但我可以教你一個辦法,一旦隔壁鄰居得新冠,不告訴你是無症狀攜帶者或者潛伏期,坐電梯不感染有幾招:


第一招,出門戴口罩;


第二招,電梯按鈕不安全,袋子裡放牙籤,出門牙籤就扔掉了。或者用餐巾紙,只要你不接觸任何東西,只要戴好口罩,得新冠的風險很小。


也有人懷疑地下水管,有氣溶膠傳播,到現在為止還沒有發現過,坐電梯的風險比較高。


另外,出門以後不能用手碰鼻子和嘴巴,回家就洗手。如果你沒有得新冠風險,你老婆就沒有得新冠的風險。”


張文宏表示:“我可以非常明確地告訴你,很多意大利的華裔告訴我,華裔社區都沒有特別的感染,就是因為華裔做這幾件事情可以做到極致。做到這幾點,感染的風險很小。”


//

預防病毒煮大蒜水,
吃洋蔥有用嗎?

//


有法國留學生向張文宏提出,預防病毒煮大蒜水,吃洋蔥有用嗎?有什麼辦法讓自己不得新冠?


張文宏指出,恐懼以後得新冠就完蛋了,完全不需要恐懼。如果整天待在宿舍裡,得新冠的風險就是零,但是人會“傻”掉的。“我給大家幾種出去的方法,超市必須要去的,每次出去買充足的食物,我覺得大蒜、洋蔥比較好,冰箱裡放的時間比較長。我覺得洋蔥炒雞蛋這個菜特別好,洋蔥維生素比較高。但是洋蔥是不是能預防流感現在說不清,但是營養均衡很重要,其他的蔬菜同樣有價值。


什麼時候出去,起個大早,沒什麼人的地方出去,在空曠的地方跑步鍛鍊身體,人多了起來以後就回家。超市選擇人少的,用自動付款機付款,不會有很大的問題。


這次抗疫之戰是民眾的行為,你在家裡是和醫生一起作鬥爭,就是在家悶,在家戰鬥。我們在很短時間內攻克病毒。 ”


//

氯喹、羥基氯喹真的那麼神?

//


有法國留學生提問,很多人在聊氯喹,覺得這是個神藥,治療作用有百分百。對此,張文宏指出,羥基氯喹、氯喹有沒有療效需要最高級別的研究才能得出結論。


張文宏指出,世界各國對羥基氯喹、氯喹的療效說法不一。在中國臨床上,也有在用這些藥物,目前在中國抗病毒療效不明顯,在局部分組,特別是老年人或是重症的療效比較好,在整體的療效中,沒有看到非常好的療效。


“證據是有等級的。”張文宏指出,如果有個女生和你說,有人給你一朵玫瑰花,有人給你一棟房,能夠說哪個人對你更好嗎?是很難用物質來衡量的,需要計算等級,而不是表面看上去的那樣。美國大的團隊也在做臨床研究,氯喹、羥基氯喹有一定的效果,得不出這是一個神藥的結論。大家千萬不要認為,有神藥了可以為所欲為。大家傳說的一些神藥有待於更高等級的證據。


//

回國飛機上,會出現氣溶膠傳播嗎?

//


有留學生提出,在回國的飛機上,新冠感染風險大嗎?


張文宏指出,坐飛機回來,飛機落地後會接受心冠病毒篩查,有些人是在集中隔離時候出現症狀。感染新冠未必是在飛機上感染的,新冠病毒有個複製過程,需要時間的,很難判斷是在飛機上得到的,恐怕是在回國之前就已經感染了,這是大概率事件。


當然,飛機上被旁邊的人感染也是有可能的。是不是大家認為的飛機上氣溶膠傳播呢?飛機上氣溶膠傳染的風險基本是零。如果是飛機上的過濾系統不夠出現氣溶膠傳播,那可能不是你一個人,應該是飛機上很多人被傳染。但是現在大多數一個航班一兩個。


氣溶膠傳播可能醫院裡發生過,生活中碰到氣溶膠傳播的概率很低。現在大家都很怕,回國的飛機上穿著“太空服”,戴著N95口罩,這種感染風險很低。如果,你和飛機上的同伴,兩個人同時摘下口罩聊天吃飯,好的不得了的時候,是傳染風險最高的時候。


“現在回國的年輕人,在我的病房裡有一百多個年輕人。如果你要回國,回國的路上不可以採取的事情,持續十幾個小時戴口罩不吃東西,這樣會處於微缺氧狀態。


很多人在回國路上吃方便麵和餅乾都是不對的,路上要帶牛肉乾。蛋白質是抵抗病毒最最關鍵的食物。不要和你坐在旁邊的兄弟姐妹一起摘口罩,摘一會會口罩是沒有關係的。喝足夠牛奶,吃足夠的雞蛋,隔三差五吃一塊牛排,是抗疫的最好方法。”


這裡,張文宏給坐飛機回國的小夥伴又提出建議


坐飛機,防火防盜,防隔壁鄰居。


兩個人一排,關係好的不得了,不許同時吃飯,意味著你們同時摘口罩。


要帶下乾糧,牛肉乾是最佳的。


//

居家期間應該注意些什麼?

//


有人提問,目前法國要求輕症患者進行居家隔離觀察,居家期間應該如何治療,哪些藥物已經被證明有效?


張文宏表示,目前最大的問題不是治療問題,而是心理問題,很多人感覺得了這個病就像世界末日一樣,首先要打破對這個疾病的恐懼。


張文宏介紹,現在不僅是法國,還有很多國家也是收治重症,輕症居家隔離觀察。巴黎整體醫療條件是做得非常好的,目前部分地區出現病死率升高,可能是在局部地區病人相對較多,對醫療資源造成了緊張。


80%的人不需要去醫院,60歲以下人風險極低,95%的年輕人待在家裡就可以解決問題。當出現有非常明確的肺部損害,比如到門口倒個垃圾就覺得氣上不來,就應該第一時間去急診,檢查血液裡面的氧氣濃度,有問題就會收治入院,20%的需要去醫院進行氧氣治療,只有3%~5%是非常嚴重的,需要去ICU。


如何進行居家隔離?張文宏表示,第一,要有很好的心態;第二,睡眠調節好;第三,營養調節好。如果出現問題,第一個電話應該打給家庭醫生,比如出現肺功能不能支持你的活動。居家過程中,如果自己覺得有很多問題想問,但疾病又不是很重,家庭醫生不理你時,你可以去華山醫院官網進行在線諮詢,大家不要慌張。希望所有在法華人華僑、留學生不要為新冠恐懼,但是要注意防護。


出現輕微症狀後應該怎麼辦?張文宏表示,如果病情不重,就待在家裡,把口罩戴好,不要傳染給周圍的人,然後多喝牛奶、多吃雞蛋,胃口不好也要吃,保證充足的營養,多補充水分。如果體溫很高,可以吃一點感冒藥。


//

哪些人群比較容易感染新冠?

//


有人提問,近期身邊有些同學反應有輕微症狀,不知道是普通流感還是新冠,是否有區分兩者的方法?


張文宏表示,對沒有學過醫學的人來說,很難區分普通流感還是新冠,即使學過醫學的人也區分不了,所有呼吸道疾病感染時都有相同的症狀,發燒、咳嗽,還有全身痠痛等。


這種情況下,除非進行核酸檢測或者做CT掃描,但去了醫院也不一定會給你檢測。因為做這個檢測需要符合一定標準,在法國是要求有新冠的一些臨床症狀。在國內,也並不是給所有人都進行核酸檢測。


張文宏表示,法國、德國等大多數年輕人感染的都是通過聚會傳染的,疫情爆發後老年人都待在家裡了,但年輕人經常在外吃頓飯就是幾個小時,social(社交)是這些人感染的主要原因。


這個病毒是第一次來到人類社會,大家對它都沒有抵抗力,不會因為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所以接觸到都會感染。但老年人重症的多,感染率本身是一樣的。現在之所以看到幾個重症都是年輕人,是因為只有年輕人還在出去social,老年人都不出來了。沒有social,就沒有感染。


特別要注意,吵架天昏地暗的時候,如果不戴口罩,1.5米的距離是不夠的,可能5米都不夠,需要6米。好好說話的時候,1.5米是夠的。美國現在號召大家戴口罩,德國現在倡導醫院裡戴口罩,因為醫院裡人群很多。“我也希望法國華裔、留學生們也能戴口罩。 ”


//

對於法國疫情,張文宏這麼看

//


張文宏透露,最近一週和法國醫生、科學家有充分的交換意見。昨天晚上,和巴斯德就疫苗進展進行了交流,在考慮和上海團隊進行疫苗研究合作。雖然隔開萬里,但上海的醫生用一些微不足道的捐贈表達我們一些情誼,表達共同抗疫的心情。


張文宏認為,歐洲的整體應對能力比較強的,由早期的慌亂迅速恢復了應對能力。


目前,法國的疫情最近發展比較快,病死率目前達到9%。法國的局部地區,老年人住院出現了一些困難。法國臨床微生物的水平在全球是領先的。法國目前面臨挑戰,4月份法國疫情能夠控制好是可以期待的。


現在是最艱難的時候,目前已經過了一半了。至今還堅守在法國的僑胞和留學生,有信心克服疫情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