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雲曉生活感悟|珍惜資源和環境保護是生存智慧與人類文明

孫雲曉生活感悟|珍惜資源和環境保護是生存智慧與人類文明

生活の感悟

孫雲曉生活感悟

孙云晓生活感悟|珍惜资源和环境保护是生存智慧与人类文明

生活感悟·527

在日本生活,每個人每天的必修課是垃圾分,而無論你在何處。根據日本的垃圾分類法律,除了分為可燃和不可燃垃圾外,資源性垃圾還細分為塑料、紙張、舊報紙雜誌、舊衣服、塑料飲料瓶、聽裝飲料瓶等等。另外,換電視、冰箱等家電還必須和收購商之類的專人聯繫,並支付一定費用。大件的垃圾每年只能最多扔4件,否則需要另外付錢。最令人感慨的是,日本人幾乎都是垃圾分類行家,並且早已經養成習慣,一旦發現誰亂扔亂放,都會主動提醒和制止。我相信,儘管困難重重,中國必將實現嚴格的垃圾分類,這是珍惜資源和環境保護,也是生存智慧與人類文明。

孙云晓生活感悟|珍惜资源和环境保护是生存智慧与人类文明

生活感悟·528

‘‘我的朋友胡適之’’,這是民國時期學界的流行語,也是對胡適的最好評價。學術之爭,人格之議,猶如揮刀舞劍,胡適卻泰然處之,可謂大胸懷和大智慧。一個人的生命與精力都是有限的,再聰明的人如果陷入爭鬥的漩渦,必耗智而折壽。胡適之智慧在於熱心助人超然爭論,為自己開拓出寬廣的發展道路。很少有學者如胡適從政之從容,更少官員做學術似胡適之深遂。雖然,胡適也有內心之苦和某些幼稚的選擇。

孙云晓生活感悟|珍惜资源和环境保护是生存智慧与人类文明

生活感悟·526

讀老朋友馬國川的《國家的啟蒙》一書很親切,因為多次來日本,有許多渴望解開的謎。某年參觀中日簽訂《馬關條約》的春帆樓時,受國川之託專門確認李鴻章等人身邊是否有痰盂。許多人談及明治維新都給予全面肯定和高度評價,而國川此書有一個極為重要的判斷,即明治維新不是一場真正意義上的建設現代國家的成功故事。如果歷史在1912年戛然而止,這個國家從封閉落後一躍成了世界列強,很是值得學習。但是如果我們站在1945年來回顧歷史,就會發現,日本的現代化故事毋寧是一個失敗的故事。縱觀1853年到1945年日本近代史,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一個國家在上演著開國——改革——崛起——迷茫——歧路——毀滅的歷史過程。感謝國川,《國家的啟蒙》一書對各國如何崛起具有前車之鑑的警示意義,而對中國的反思更是令人刻骨銘心。

孙云晓生活感悟|珍惜资源和环境保护是生存智慧与人类文明
孙云晓生活感悟|珍惜资源和环境保护是生存智慧与人类文明

孫雲曉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首席專家·研究員

首都師範大學特聘教授

國務院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兒童工作智庫專家

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務副理事長

生活の感悟

孙云晓生活感悟|珍惜资源和环境保护是生存智慧与人类文明
孙云晓生活感悟|珍惜资源和环境保护是生存智慧与人类文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