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蒙牧民山崖發現“神祕”漢字石刻,中國專家破解含義後慚愧不已

埋沒風沙下近兩千年的漢家軍威,重見天日,怎能不令人為之振奮。有人甚至戲言,此等天降祥瑞,可比武帝汾陰出寶鼎、武后洛水現奇石。

外蒙牧民山崖發現“神秘”漢字石刻,中國專家破解含義後慚愧不已

當然,那山崖上一筆一劃勾勒出的漢隸可當不成兒戲,其與史書上的交相輝映,佐證了一個時代的榮耀。

《封燕然山銘》就是我國史書中記載最早的“邊塞紀功”刻石銘,後世也因此以“燕然勒功”泛指建立或成就功勳。

外蒙牧民山崖發現“神秘”漢字石刻,中國專家破解含義後慚愧不已

《封燕然山銘》刻石在蒙古國杭愛山發現,中蒙聯合考察隊完成了摩崖石刻的拓片、照相等工作,並對石刻文字做了仔細的核對和辨識。

外蒙牧民山崖發現“神秘”漢字石刻,中國專家破解含義後慚愧不已

杭愛山位於蒙古國中部,我國古代也稱為燕然山,20世紀80年代以來,陸續發現古代漢文摩崖石刻遺蹟。此次中蒙學者發現的石刻寬1.3米、高約0.94米,位於山體向西南突出的紅色岩石上。

外蒙牧民山崖發現“神秘”漢字石刻,中國專家破解含義後慚愧不已

考察隊員對石刻進行了拓片、照相和錄像,並仔細核對、辨識文字,初步統計出摩崖一面共有約20行、260多字,可確認為漢代隸書文字。由於石質欠佳,石面風化嚴重,字跡已不清晰,最終確認其中的220多字,內容與史載《封燕然山銘》相符。

外蒙牧民山崖發現“神秘”漢字石刻,中國專家破解含義後慚愧不已

在經過一系列的專業考證辨讀後,以齊木德道爾吉教授為首的眾位內蒙古大學專家,最終確定這篇石刻銘文就是淹沒於歷史長河中2000多年的《封燕然山銘》。

外蒙牧民山崖發現“神秘”漢字石刻,中國專家破解含義後慚愧不已

據《後漢書》等史料記載,東漢永元元年(公元89年),車騎將軍竇憲率領漢軍大破北匈奴,迫使其離開蒙古高原,向西遷徙。竇憲令班固在燕然山上刻石紀功,銘刻戰役功勳,彰耀漢廷威德,史稱《封燕然山銘》。該石刻被認為是我國有史記載最早的“邊塞紀功碑”,“燕然勒石”也成為邊塞戰役的經典篇章,在後世文學作品中被反覆傳唱。

外蒙牧民山崖發現“神秘”漢字石刻,中國專家破解含義後慚愧不已

如今外蒙境內的杭愛山也就是昔日的燕然山。釋讀成功後,我國專家們深感慚愧不已,昔日前輩刻功記銘,頌揚國威之處,竟已成他國之地,實令我輩為之汗顏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