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太后要看,袁世凱要封,彭翼仲辦了一張什麼樣的報紙?

1904年8月16日,一張名為《京話日報》的報紙創刊,1906年9月28日被封,共出版753期。當時的北京,報紙影響力極弱,沒有一份報紙發行超過2000份的。但是,

《京話日報》發行剛兩三個月,就招來外國使館交涉,上至西太后下至文盲都要拿來看,拿來聽。發行量短時間內,竟然突破一萬份,迅速成為愛國維新運動的宣傳陣地。

西太后要看,袁世凱要封,彭翼仲辦了一張什麼樣的報紙?

彭翼仲

辦報的人,叫彭翼仲。這張報紙的存在,這個人的存在,是報業歷史上耀眼的一瞬,配得上青史留名。

彭翼仲(1864-1921),名詒孫,字翼仲,江蘇蘇州人,彭家是當地數百年名門望族,祖父彭蘊章曾任清朝咸豐年間五英殿大學士軍機大臣領班。

彭翼仲為人富於感情,體壯氣豪,稱得上是血性男子。

他辦報的一個誘因是八國聯軍入侵北京的時候,受到洋兵的欺辱,險些命喪槍下。有感於國家的羸弱源自人民的愚昧,彭翼仲決心通過辦報來開啟民智,改變國運。為此,彭翼仲經常對周圍的人說,“這條白撿來的性命正好再大幹一場,一切無所吝惜,一切無所計較。

西太后要看,袁世凱要封,彭翼仲辦了一張什麼樣的報紙?

八國聯軍分割中國漫畫

——賣了房子來辦報紙。辦報是需要啟動資金的,而彭翼仲並沒有什麼錢。祖上雖然顯赫,但是他爺爺有八個兒子,他父親排行老七,到彭翼仲這輩上,根本分不到什麼遺產。而他的父親從小患有耳疾,一生只有一個官銜,實際沒有做官。所以,彭翼仲實際上是自謀生計。辦報的啟動資金是挪用了堂弟彭鼓孫變賣房子的錢,像這樣借貸投資毫無把握的事業,沒有一點勇氣,根本做不來。

“開辦未半年,賠墊約兩千金。弟有急需,設法籌還後獨立支撐,備嘗艱苦。售去永光寺街房產,典質衣物,勉強度歲。……至甲辰七月創為《京話日報》,……是年仍有賠累。歲除之夕,避債無臺。家有鑽石表,先君一生緊僅留此物,……擬以此為質暫押數百金,向吳幼舲籌商,得其慨允。而此物又不在己手,取之極難。不得已函乞吳君憑空暫假二百金。……此二百金之關係與庚子年洋兵之槍彈同一生死關頭,而性質不同矣。一仇一恩,皆終身不忘之紀念也。”(《彭翼仲五十年曆史》)

從彭翼仲自己述說中,我們可以感受得到辦報之初的窘迫。他一生創辦了三張報紙,其中以《京話日報》聲譽最好,影響最大。《京話日報》是在一張以城市居民為主要讀者對象、用通俗的北京話出版的報紙。

西太后要看,袁世凱要封,彭翼仲辦了一張什麼樣的報紙?

京話日報

——讀他的報,能感到彭翼仲的唾沫星子都要噴臉上了。彭翼仲激情洋溢、直來直去、敢作敢當的性格在《京話日報》上呼之欲出,是很有畫面感的。無論是新聞報道還是社論政論,他的報紙總帶著濃厚的情感因素,或褒或貶,或喜或悲,從報紙的排版就可清晰地感受到,讀者會有一種彭翼仲就在臉前的感覺。比如報紙上有時候會出現這樣的排版:

“……醜!……更醜!”

“……可哭!……更可哭!”

而且字體特別用了大號鉛字,格外醒目。有時候還會在文字右邊標註圓圈或者重點號,甚至會用連續的密密匝匝圈圈點點,急切地表示這句話極其重要,希望讀者特別注意。這也是一般報紙所少見的。

——他的報紙,有人“粉”,有人“黑”。

支持擁護他的人,替他做推廣和宣傳,比如有人專門開了“閱報室”,準備了茶水座位,買來報紙供大家免費閱讀;有人在路邊設立“貼報牌”,讓路人隨意停立閱讀;還有人設立“講報處”,專門請不識字的人坐下來“聽報”。當時還有一個說書的老人,外號叫“醉郭”,街頭說書賣唱藝人,後來專講《京話日報》。

西太后要看,袁世凱要封,彭翼仲辦了一張什麼樣的報紙?

北京茶館

反對他的人當然也有很多。比如有一位姓劉的先生自己出錢,在城內外重要街口,設立了30多個“貼報牌”,常常被人推倒砸毀;有年輕人買報讀報講報會受到父輩責罵;或者有警察前來干涉不允許講報;還有人向報管內扔磚頭等等。彭翼仲滿不在乎,把這些個現象一一登在《京話日報》上。出版兩週年的時候,還登了一篇文章說:“但願從今以後罵報的人一天比一天少,中國就算進步了”可見,問世兩年了,罵他的人還是很多。

——他敢向強權叫板。比如當時駐紮北京的薑桂題部隊,是淮系軍閥。一般人誰敢惹這類貨色,可是,彭翼仲就敢在報紙上屢次指責“姜軍野蠻習氣不改”,甚至指名道姓說到了薑桂題本人。

西太后要看,袁世凱要封,彭翼仲辦了一張什麼樣的報紙?

薑桂題

又比如他的報紙竟然敢以“提督衙門的弊病”為題,作了長篇大論,諷刺九門提督。此外,他還敢刊登揭露刑部黑暗內幕的新聞。後來體制變更,袁世凱專門設立了巡警部來統管北京地面地面,彭翼仲又去觸犯巡警部。

說一個烏龍事件,一個臺灣人,名叫任文毅,日本名字叫藤堂調梅。有一天,他和他的日本媳婦兒一起來到北京,借住在彭翼仲的報館裡。結果不知道誰的舉報,說革命黨首領孫文(孫中山)潛伏在報館。

西太后要看,袁世凱要封,彭翼仲辦了一張什麼樣的報紙?

被殺害的革命黨

巡警部立刻派人來把任文毅抓了去。結果抓來了一審,並不是孫文,任文毅也不願意說明自己的日本身份,巡警部就扣住不放,大概是想弄假成真,當革命黨辦了。彭翼仲四處託人說情無效。最後沒辦法,只得讓他的日本媳婦兒投訴到日本使館,把他當成一個日本人,由日本使館出面交涉,才被放了出來。第二天,《京話日報》就登出一行醒目的大字“巡警部拿獲的孫文已經釋放,中國人的事本可自了,而竟做了國際交涉!哭!哭!”除此一行大字以外什麼也沒說,但對巡警部的諷刺也是夠狠的!

——他敢於和洋人鬥智鬥勇。比如,他看到英國人在南非,虐待華人勞工,慘無人道。就通過《京話日報》大膽揭露,並極力反對英國在京津一代附近招工。同時,還把漢奸在閩粵一帶勾結英國人販賣華工的慘劇,編成小說《豬仔記》,加上插圖在報上連載。結果招致英國大使館向當時的外務部抗議,外務部向彭翼仲施壓,彭翼仲不為所動;

西太后要看,袁世凱要封,彭翼仲辦了一張什麼樣的報紙?

悲慘的中國勞工

還有一天,彭翼仲在東郊名巷口遇到一個德國兵,押車運貨回營。德國兵嫌中國人力車伕拉的太慢,連連揮鞭子痛打車伕和車上的一名老者,彭翼仲氣憤不過,悄悄地尾隨到了德國的兵營,看了個究竟。第二天便把這件事在報紙上登了出來,痛斥德國兵殘暴無理,警告敦促德國公使要懲戒打人的士兵。德國大使館也向外務部照會,抗議彭翼仲誣陷。彭翼仲據理力爭,硬是讓那個德國兵真的受到懲戒。

——他發動了聲勢浩大的“國民捐”。起初,有一位熱心讀者王子貞,在一次演講中談到“庚子賠款”時,突發奇想,說如果按條約分年償付,要到光緒六十幾年才能還清,連本帶息加起來就是九萬萬兩。如果能由國民們一次湊出來還款,豈不是為國家為民眾減輕了壓迫和負擔?這也算是國民自救吧!當時大家稱之為“國民捐”。

西太后要看,袁世凱要封,彭翼仲辦了一張什麼樣的報紙?

庚子賠款簽約

說實話,現在聽起來,這個主意挺奇葩的。但是,當時《京話日報》把“國民捐”的號召登出來後,引起了強烈的反響。認捐非常踴躍,一開始還在報紙上登捐款人的姓名,很快就登不下了,就另付名冊。捐款的人,上至達官貴人下至平民百姓,範圍極其廣泛。比如以慶親王為首的五位軍機大臣都捐了;管理內務府大臣世績下令內務府三旗都來認捐;學部尚書榮慶個人捐了1萬兩;吉林的達將軍捐1萬兩,還募集了4萬多元;廣東岑制臺和河南陳撫臺各捐1萬兩;北京的佛教八大寺廟出頭號召全體僧徒開會認捐;甚至,在涿州,還有31名服役的犯人寫信認捐。南洋群島的華僑也聞風響應。捐款都打入當時的戶部銀行,也就是財政部。戶部銀行聲明,如果將來國家不用這筆款,將連本帶息一併返還。轟轟烈烈的“國民捐”歷時一年以後,因彭翼仲被抓而終止。隨後,銀行宣佈發還捐款。

西太后要看,袁世凱要封,彭翼仲辦了一張什麼樣的報紙?

庚子賠款中的法國債券

—他的報紙緊跟社會熱點,在當時是絕對的“頭條”,而且憂國憂民,不八卦,不低俗。比如報道留學日本的中國學生被辱風波,陳天華蹈海自殺事件,杭州惠興女教師以身殉職,南昌知縣江大令在外國教堂遇害等等,呼喚民眾覺醒。

西太后要看,袁世凱要封,彭翼仲辦了一張什麼樣的報紙?

陳天華和他的《警世鐘》

再看看《京話日報》部分標題,就可以看到當時報紙的鋒芒所指。

忠告日本內田公使(112期)

膠濟鐵路(德國修建)擾民實情(119期)

告我國人(126期)

敬賀各國新年並預告各國使館衛兵長官(135期)

論近十年來中外通商情形(144期)

外患圖說(157期)

論國債(133期)

法國兵不法二則(177期)

醉洋兵(178期)

俄國兵照舊逞兇(188期)

好霸道的日本人(195期)

大呼四萬萬同胞(196期)

再忠告內田公使和日本兵官(251期)

外國府(使館或兵營)的勢力可怕(154期)

抵制美國禁止華工續約(282期)

洋老爺(308期) (《京話日報》)

《京話日報》的鋒芒畢露,抬高了它在社會上的信譽和身價,銷量大增。很快,報紙的影響力就驚動了宮廷,連慈禧太后也要點名讓人招來這張報紙瀏覽。當時,《京話日報》東至吉林、黑龍江,西至陝西、甘肅都在傳播。大紅大紫的同時,也暗暗集聚著危險。

西太后要看,袁世凱要封,彭翼仲辦了一張什麼樣的報紙?

慈禧太后

前面說過,彭翼仲創辦了三張報紙,《啟蒙畫報》是圖畫版,針對兒童的;《京話日報》是白話文,針對底層大眾的,意在“開民智”;《中華報》是文言文,針對上層官員的,意在“開官智”。

西太后要看,袁世凱要封,彭翼仲辦了一張什麼樣的報紙?

晚清官員

《京話日報》被封,導火索卻是“開官智”的《中華報》。當時,維新派人物吳道明、範履翔兩人,從日本回國後,在天津開展維新活動,被袁世凱的北洋營務處(相當於軍法處)秘密處死。北京、天津的各家報紙沒有一家敢過問的。只有《中華報》的記者從天津發來詳細報道。彭翼仲派專人往返五次,調查核實後,果斷髮稿,題目是《保皇黨之結果》,披露了整個事件,一把火燒到了袁世凱頭上。

西太后要看,袁世凱要封,彭翼仲辦了一張什麼樣的報紙?

袁世凱

保皇黨被捕殺一案,京津各報無敢言者,《中華報》訪員由天津來稿,詳述黨人口供並曖昧處死之情形。附註雲:“事關重大,不負責任”。杭辛齋以稿示餘。餘曰:必專員赴津調查再登。專員往返五日,來搞不虛,隨決然宣佈。蓋當時奉預備立憲之明詔,乃復有此曖昧殺人之事,立憲希望,豈非虛語。寧犧牲報館之營業,以杜絕其將來,維持人道即所以維持政體也。(《彭翼仲五十年曆史》)

西太后要看,袁世凱要封,彭翼仲辦了一張什麼樣的報紙?

袁世凱登基

這篇報道一出,袁世凱震怒,一個電報打到巡警部,命令巡警部立刻抓人,於是杭辛齋、彭翼仲一同入獄,同時,報館被封閉。

當時,彭翼仲本有機會逃脫的。有人早早給彭翼仲傳消息,巡警部的人也拖到第二天傍晚才動手。但是,正在和朋友聚會的彭翼仲鎮定自若,不以為意,該吃吃,該喝喝。雖然彭翼仲只是維新派,他倒是有革命黨大無畏的精神。

先一日(1906年陰曆八月十一)友人望桂臣約飲於正陽樓。酒半酣,報館來人,踉蹌奔入,謂禍將不測,速速避禍,萬不可歸。餘謂辛齋曰:‘保皇黨之結果’發作矣。座中有人獻策,囑急入使館暫避,再做計議。餘曰:平日自命何如?事急而託庇外人,華商之名掃地盡矣!餘絕不往。於是置若罔聞,飽啖痛飲,歸報館坐以待捕。久之寂然。十二日黎明入城至道勝銀行清理賬目,不談昨夕事。又至各債戶處問明欠款數目,午前即歸。靜候至申刻。汪士元(警廳僉事)持傳票來,面作哀惜之色,嗟嘆無詞(《彭翼仲五十年曆史》)

被抓後,最初的判決並不重,而是

“即日遞解回籍,交地方官嚴加禁錮”。可是沒多久,又以彭翼仲在看守所行兇為藉口,改為刑事案,交刑部監獄。刑部又轉給法部,法部請示了一下上峰,判決“發配新疆監禁十年”。於是,1907年,彭翼仲被押往新疆,直到大清完蛋了才被放回來。

西太后要看,袁世凱要封,彭翼仲辦了一張什麼樣的報紙?

辛亥革命

1913年的春天,彭翼仲回到北京後,恢復了《京話日報》。可惜沒有多久,又碰到袁世凱以武力解散國會的事兒。《京話日報》再次挺身直言,不用想,報館再次被封。又過了一段時間,彭翼仲第三次開印《京話日報》,可惜那時,彭翼仲的的精氣神大不如從前了。報館幾經轉手,直到1921年,彭翼仲病故,梁漱溟接手辦了一段時間。由於人財不濟,最終到1922年上半年停刊,《京話日報》和彭翼仲一起退出了歷史舞臺。

多少年過去了,回顧這段歷史,仍然由不得對彭翼仲先生心生敬意,在那個黑暗的年代,他像一個鬥士一般,在黑夜裡舉起火炬,發出一團熱烈的光,讓中國人看到良心,看到責任,看到希望。

讓我們再讀一讀它的發刊詞,讓我們記住這個有良知的中國人,記住這個有責任感的報人,記住這張有溫度有力度的報紙。

……我實實在在對眾位說,我們出這《京話日報》的本心,原為的是我四萬萬同胞糊糊塗塗的倒有一多半,不知如今是怎樣一個局面。外國人的勢力一天增長一天,簡直要把我們中國人當做牛馬奴隸,要把我國的礦山鐵路都作為他們的產業。你想想,等到那時候,中國人都得聽外國人的號令,如同現在埃及人、印度人一般,還有什麼人味兒?但凡稍明時勢的人,不能不著急。心裡著急,由不得嘴裡要說。但單憑嘴說,能有幾個人聽見呢?所以賠錢費功夫做這《京話日報》,就是想要中國的人都明白現在的時勢,知道外國人的用心。然卻不是叫我同胞仇恨外人,學義和拳那樣的舉動。……要人人發憤立志,……不要把國家的事當做與自己無干。(《京話日報》發刊詞節選)

西太后要看,袁世凱要封,彭翼仲辦了一張什麼樣的報紙?

參考資料:《記彭翼仲先生》(梁漱溟);《彭翼仲五十年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