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蠻荒統治到民主政治,艱難而充滿希望的行程

從蠻荒統治到民主政治,艱難而充滿希望的行程

——讀約翰·麥克裡蘭的《西方政治思想史》

政治是眾人之事,是演化中的文明,是人類永不停息的努力。在英國著名政治學者約翰·麥克裡蘭(J. S. McClelland)的筆下,自由、民主、平等、權利、憲制、寬容……並非抽象、空洞、表面化的概念,它們不但是思想,而且是人類歷經數千年運用才智與勇氣創造的偉大成果。無論是思考政治還是參與政治,無論是親近政治還是遠離政治,閱讀麥克裡蘭的《西方政治思想史》(A History of Western Political Thought),不但會讓人獲得政治上、道德上的洞察力,還使人們能更好地理解今天這個不平靜的時代。

從蠻荒統治到民主政治,艱難而充滿希望的行程

人類社會包括政治、經濟和文化等領域。關於政治領域,政治思想又起著決定性作用。《西方政治思想史》是長達2000年的政治思想演化史,上起古希臘羅馬時代,中經近代國家的演變、美國的啟蒙運動,再到自由主義的興起及自由主義的各種反動,終於共產主義在全球的式微……麥克裡蘭歷時10餘載,以“雄壯的頭腦和豐沛的心靈”,從蘇格拉底到馬基雅維利,從霍布斯到馬克思,麥克裡蘭將42位人類歷史上“最睿智的心靈”置於故事的中心,將這一切“深埋於過去的心靈力量”與現代世界聯繫了起來,著重探尋這些思想先驅,如何為現代政治思想與實踐奠定堅實的基礎。

權利政治觀,既是西方近、現代政治思想的主流,也是西方近、現代基本的政治觀。早在文藝復興時期,先進思想家們就開始用“人的眼光”觀察社會、觀察國家,提出“天賦人權”觀念。即,“每一個平等的個人,都具有與生俱有的、不可剝奪的權利。”其中,正義是柏拉圖的“理想國”裡統攝一切的原則。然而,然而,“理性國”並不理想,特別是平民,並未因“人權”的許諾而得到“幸福”。“理想”破滅,人們必須面對現實,從理性主義轉向實證主義、實用主義。這個時期,資產階級政治思想已是論證現實的合理性,已從探討國家應該是怎樣(應然)變為說明現實政權“是”(實然)怎樣以及現政權應如何運作問題。

從蠻荒統治到民主政治,艱難而充滿希望的行程

柏拉圖:我有一個夢想——理想國

在自然狀態下,人恐懼橫死於他人之手,這是一種非常普遍化的全面恐懼,到了公民社會,人放棄這種全面恐懼,換取一種非常特定化的恐懼,即“害怕橫死於主權者的司法之劍的底下”。羅馬法的復興,已使“人民的福祉是最高的法則”成為普世箴言。洛克認為,人民是“先於政府之前就存在的那個社會,以及政府崩潰之後將繼續存在的那個社會,在國家存在之前即有能力表達意志”。依照洛克所述,如果“政府違法自然權利的程度已經達到——或被視為已經達到——人民有足夠理由反抗時,人民就以反抗的方式收回審判權……如果政府開始妨礙上帝創世的目的,人就有反叛之權,甚至有造反的道德義務”。

盧梭是極端理性的啟蒙運動思想家中最典型的一個。他認為,“人如果不想再苦苦渴望早已失去的自然的自由,如果不想再忍受現有社會提供的狹隘的自由,則僅有的出困之路是往前走,而往前的唯一路子是完全服從一種自願的、自己給自己規定的法律。”盧梭中意的“自由”,無疑是伯林在其名著《兩種自由觀念》中勾勒得古典“積極”自由。積極自由是一種自我強制,以自我之實現為自由之實現。盧梭的政治思想裡很明顯有某種民主,盧梭《社會契約論》的民主在於,必須有人民大量的同意,國家才具備正當性。從當代國家的角度視之,每個社會都是一塊由各種統治形態綴成的“百衲布”。當然,一個社會的某種特定狀態,是由社會的某個特定發展階段所決定的。

從蠻荒統治到民主政治,艱難而充滿希望的行程

人生而自由,卻無處不在枷鎖之中。盧梭

作為一種思想運動,啟蒙運動幾乎涵蓋了整個歐洲和北美。啟蒙運動的歷史思考,旨在突顯“進步”這個主題。因此,啟蒙運動代表著人類文明——“至少與古代世界高峰階段同樣先進的狀態”。讀過狄德羅那套思想集成的《百科全書》的讀者都知道啟蒙運動是多麼積極的散步農業與工業上的最新技術成就,正所謂“經濟改變是政治改變的基礎”說得就是這個道理。換句話說,他們探索的,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經濟成長”的原因,亦即是什麼原因促成所有人類社會從“粗糙”發展到“文明”。

孟德斯鳩最不喜歡的政體是專制。他認為,專制政府其實是沒有正當性的政府,因為它不按任何固定可循的法律原則運作。在專制政體的治下,“人人潛在都是死人”。正因為如此,人們渴望民主、渴望獨立。以美國獨立革命為例,《獨立宣言》肯定了人有“追求幸福”的權利,《獨立宣言》說政府存在的目的就是要保障人民的生命、自由及追求幸福的權利。對國家的這種定位使得自由主義採取各種有效的措施限制國家權力,防止其侵犯個人的自由。無論是洛克等人對生命權、財產權、自由權重視而實現“以權利制約權力”,抑或孟德斯鳩為代表的分權制衡理論所強調的“以權力制約權力”,還是托克維爾等人強調市民社會的建構進而實現“以社會制約權力”等等,無不明顯地體現著這一點。總之,在個人和國家的關係上,思想家們力圖通過各種有效的方式使國家這一“守夜人”不能干預個體的獨立性。

從蠻荒統治到民主政治,艱難而充滿希望的行程

盧梭《論專制十惡》

政治作為人之存在基本的存在論維度,不是生活中與經濟、文化、觀念等等機械並置、且可切割分離的板塊,而是與如此諸多方面相互內在構成的核心要素。因此,政治地理解經濟、文化、觀念不僅可能,而且必須,對存在和文本的政治性理解之必要可以使政治成為一個基本的闡釋視域。一如加拿大學者菲利普·漢森(Phillip Hansen)在其專著《歷史、政治與公民權:阿倫特傳》中所言,“西方政治思想自古希臘開始到十九世紀形成了一個傳統,在西方,諸如人類目的等問題都是在該傳統所確立的無可規避的框架中提出來的,阿倫特則將馬克思看作是這個傳統的最後一位偉大的思想家。”漢娜·阿倫特(Hannah Arendt,1906—1975)在《傳統與現代》中也表達了同樣的意思,“西方政治思想傳統明確發端於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在我看來,有一個同樣明確的終點,這就是卡爾·馬克思。”

“哲學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馬克思從黑格爾的歷史哲學思想中獲得靈感,“使哲學成為現實”。無論認同還是批評,麥克裡蘭的《西方政治思想史》一書都為讀者展現了一幅西方政治思想演化的壯闊畫卷。深入其中,一頁一頁的讀下去,即會被其中的“學術”觀點所震撼。麥克裡蘭書寫《西方政治思想史》的首要特色在於文字通俗流暢,口語化程度很高,讀者可以輕鬆的深入到西方政治思想的內核中來進行思考和研究。在書中,麥克裡蘭還比較重視近代及現代政治思想的發展, 15世紀以後的內容佔了全書的4/5。由於篇幅充裕,內容翔實,讀者可以從容的咀嚼現代政治思想的流派的學說觀點。其中,麥克裡蘭還既充分考慮到不同歷史階段可能存在的斷裂和轉向,也對不同時代的特殊的主題和思想的演進做了深入詳盡的探討,故為學術界與文化界所共同推崇。

從蠻荒統治到民主政治,艱難而充滿希望的行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