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代表該看看同行的教訓:原來禮物裡暗藏了一些規則

醫藥代表的學習助手——“好醫代”app上有個欄目叫業務助手,這個欄目分享了一些實用知識,比如今天的文章,同行的失敗經驗值得我們從中吸取教訓

醫藥代表該看看同行的教訓:原來禮物裡暗藏了一些規則

今年9月份,在洛陽市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新區醫院(下稱“新區醫院”)對面的一家超市門前發生一起打架事件,該事件也許能給各位醫藥代表朋友一些啟發——除了合規,我們還該理解人們心理

【事件回顧】醫藥代表送禮,和幫忙送禮的人打起來了

“打人的一方是醫藥代表,聽說他們給醫院送禮,將禮品放在超市,讓超市幫忙發給醫生、護士,後來因為發禮品時引發矛盾,醫藥代表找來了人把超市老闆家的兒子給打了。”圍觀群眾這樣說。

超市的老闆覺得委屈:“我兒子一直幫家裡打點生意,9月29日上午,一名自稱北京漢氏生物聯合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銷售代表的人來到我家超市,多次請求我兒子幫忙代將一批禮品發給新區醫院產科的醫生、護士。”

“當時,我們不在家,要不絕不會讓兒子接這個事情。兒子也是出於好意,幫個忙也不費什麼事,而且對方當時態度誠懇,兒子被打動了。”李女士說,當日上午,銷售代表送來17個印有“糖老鴨”字樣的禮盒和17張禮品卡(印有醫院科室和姓名),放在了超市裡。當日下午5時許,醫院的醫生、護士陸陸續續來到超市領取禮品。

李女士的兒媳婦當時在超市,她怕發錯禮品,想核對一下領取禮品人的身份,“沒想到惹住事了。”李女士說,一名自稱產科護士長的女子,對她兒媳婦的詢問十分不滿,“她說 你問啥問?這是你該問的嗎? ”

“不就是核對一下科室和姓名,至於沖人發火嗎?”李女士的兒媳婦當時和自稱護士長的女子發生了爭吵。

【事件結果】

醫藥代表張某某:已經達成和解,3萬餘元已經賠付到位。

記者:禮品是否已經退還?

醫藥代表張某某:已經退還,也不是啥貴重禮品,一盒就幾十塊錢。當時領走了5盒,後來都退回來了

【教訓】禮物裡暗藏了一些規則

1、送禮物有必要

一個人為了裝修房子,請了一隻施工隊。在雙方近乎痛苦的談判之後,終於敲定了工程的價格。接下來,那人自掏腰包,花了好幾百塊錢買了瓶好酒送給工頭。

結果呢?他的房子裝修得漂漂亮亮的,而且裡面沒有任何弄虛作假的事。

這就是那瓶酒的威力。實際上,要是把這瓶酒的價格直接放在工程款裡,那基本上就算打了水漂——不會有什麼效果。

為什麼會這樣?心理學家說:在還沒有進化出法律的年代裡(現在某些原始部落依然如此),禮物在人際交往過程中發揮著中心作用。

即使後來有了法律規範,送禮和收禮也基本上變成了人的一種本能。禮物,某種程度上可以激發對方的積極感情。可以說,送禮物是有必要的。

2、請不熟悉的超市人員幫忙送醫生禮類似開車夾塞

司機都很反感那些夾塞的人,為什麼呢?因為在他們的感覺裡,那些人是不勞而獲的“小偷”,偷走了本屬於自己的位置。

但是有經驗的司機卻知道,要想夾塞,有時候僅僅用目光示意、微笑或是打開車窗向對方擺擺手,都可以讓其他司機又高興又大方地讓開位置。為什麼呢?這是因為目光的接觸以及肢體語言給別人的感覺是好像要開始一段關係,從而刺激了其他司機送出好處的本能。換句話說,當其他司機把“位置”當作禮物送出時,

他們內在潛意識其實是希望得到回報,自己哪天需要開車夾塞也只需向對方擺擺手便能輕鬆超車了。

但當我們請不熟悉的超市人員幫忙送醫生禮,超市人員又能從中獲得什麼好處呢?沒有好處,自然潛意識裡會覺得我們醫藥代表是不勞而獲的“小偷”,事情辦砸也就不奇怪了。也許,我們換一家經常光顧的超市來協助工作,事情不至於那麼糟了——“顧客是上帝”這句話,是真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