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代表该看看同行的教训:原来礼物里暗藏了一些规则

医药代表的学习助手——“好医代”app上有个栏目叫业务助手,这个栏目分享了一些实用知识,比如今天的文章,同行的失败经验值得我们从中吸取教训

医药代表该看看同行的教训:原来礼物里暗藏了一些规则

今年9月份,在洛阳市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区医院(下称“新区医院”)对面的一家超市门前发生一起打架事件,该事件也许能给各位医药代表朋友一些启发——除了合规,我们还该理解人们心理

【事件回顾】医药代表送礼,和帮忙送礼的人打起来了

“打人的一方是医药代表,听说他们给医院送礼,将礼品放在超市,让超市帮忙发给医生、护士,后来因为发礼品时引发矛盾,医药代表找来了人把超市老板家的儿子给打了。”围观群众这样说。

超市的老板觉得委屈:“我儿子一直帮家里打点生意,9月29日上午,一名自称北京汉氏生物联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销售代表的人来到我家超市,多次请求我儿子帮忙代将一批礼品发给新区医院产科的医生、护士。”

“当时,我们不在家,要不绝不会让儿子接这个事情。儿子也是出于好意,帮个忙也不费什么事,而且对方当时态度诚恳,儿子被打动了。”李女士说,当日上午,销售代表送来17个印有“糖老鸭”字样的礼盒和17张礼品卡(印有医院科室和姓名),放在了超市里。当日下午5时许,医院的医生、护士陆陆续续来到超市领取礼品。

李女士的儿媳妇当时在超市,她怕发错礼品,想核对一下领取礼品人的身份,“没想到惹住事了。”李女士说,一名自称产科护士长的女子,对她儿媳妇的询问十分不满,“她说 你问啥问?这是你该问的吗? ”

“不就是核对一下科室和姓名,至于冲人发火吗?”李女士的儿媳妇当时和自称护士长的女子发生了争吵。

【事件结果】

医药代表张某某:已经达成和解,3万余元已经赔付到位。

记者:礼品是否已经退还?

医药代表张某某:已经退还,也不是啥贵重礼品,一盒就几十块钱。当时领走了5盒,后来都退回来了

【教训】礼物里暗藏了一些规则

1、送礼物有必要

一个人为了装修房子,请了一只施工队。在双方近乎痛苦的谈判之后,终于敲定了工程的价格。接下来,那人自掏腰包,花了好几百块钱买了瓶好酒送给工头。

结果呢?他的房子装修得漂漂亮亮的,而且里面没有任何弄虚作假的事。

这就是那瓶酒的威力。实际上,要是把这瓶酒的价格直接放在工程款里,那基本上就算打了水漂——不会有什么效果。

为什么会这样?心理学家说:在还没有进化出法律的年代里(现在某些原始部落依然如此),礼物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发挥着中心作用。

即使后来有了法律规范,送礼和收礼也基本上变成了人的一种本能。礼物,某种程度上可以激发对方的积极感情。可以说,送礼物是有必要的。

2、请不熟悉的超市人员帮忙送医生礼类似开车夹塞

司机都很反感那些夹塞的人,为什么呢?因为在他们的感觉里,那些人是不劳而获的“小偷”,偷走了本属于自己的位置。

但是有经验的司机却知道,要想夹塞,有时候仅仅用目光示意、微笑或是打开车窗向对方摆摆手,都可以让其他司机又高兴又大方地让开位置。为什么呢?这是因为目光的接触以及肢体语言给别人的感觉是好像要开始一段关系,从而刺激了其他司机送出好处的本能。换句话说,当其他司机把“位置”当作礼物送出时,

他们内在潜意识其实是希望得到回报,自己哪天需要开车夹塞也只需向对方摆摆手便能轻松超车了。

但当我们请不熟悉的超市人员帮忙送医生礼,超市人员又能从中获得什么好处呢?没有好处,自然潜意识里会觉得我们医药代表是不劳而获的“小偷”,事情办砸也就不奇怪了。也许,我们换一家经常光顾的超市来协助工作,事情不至于那么糟了——“顾客是上帝”这句话,是真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