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小家”帶“大家”黨員幹部分類忙

“這些飲料瓶放在可回收桶裡,分好的廚餘垃圾丟進廚餘垃圾桶就可以了。”4月5日上午,在天台城區紫金花園小區的分類垃圾桶旁,縣綜合行政執法局職工李江,當起了小區垃圾分類的義務“示範員”。在他耐心的指導下,居民王阿姨熟練將垃圾分類投放進了對應垃圾桶。

天台:“小家”带“大家”党员干部分类忙

實行垃圾分類,關係廣大人民群眾生活環境,關係節約使用資源,是社會文明水平的一個重要體現。近年來,天台縣垃圾分類辦貫徹落實了習總書記對垃圾分類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立足實際、因地制宜抓好分類工作。2019年,隔水江垃圾填埋場被確定為台州市第一批分類宣教基地之一;創成2個生活垃圾分類省級高標準示範小區,5個市級示範小區;餐廚垃圾處理廠完成主體建設。城區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覆蓋率達到90.3%,回收利用率達到45.3%,資源化利用率達到87%。

天台:“小家”带“大家”党员干部分类忙

為更好地推進垃圾分類工作,今年以來,該縣綜合行政執法局作為城區垃圾分類工作職能部門,積極號召全局黨員幹部爭當垃圾分類的宣傳者、倡導者、推廣者、實踐者。不僅在單位做好垃圾分類,還要於“8小時外”的家庭裡當好“三大員”,發揮旗幟引領作用。

首先要求當好“宣傳員”。儘管垃圾分類工作已初見成效,但絕大多數居民群眾習慣不分類的意識還是比較根深蒂固。因此,廣大黨員幹部職工要充分依靠社區、居委會力量,利用好鄰居節等活動,在居住的小區內以張貼垃圾分類宣傳語,各類海報等形式,大力普及分類知識,讓垃圾分類的理念真正入腦入心。其次要求當好“示範員”。黨員幹部職工應從自身點滴做起,以實際行動帶動和影響周邊親屬、鄰居參與到垃圾分類工作之中,並且成為市民群眾的日常習慣,助推“垃圾分類全覆蓋”。最後要求當好“指導員”。垃圾分類的過程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和系統性,每個黨員幹部職工應熟練掌握垃圾分類相關知識,積極參與分類辦組織的技能培訓,通過“入戶指導、桶邊督導、精準輔導”等方式,做好每個樓道生活垃圾分類的先行者。

天台:“小家”带“大家”党员干部分类忙
天台:“小家”带“大家”党员干部分类忙

“群眾看黨員,黨員看幹部”。天台縣綜合行政執法局黨組書記、局長,分類辦主任陳立構說,黨員幹部的家風也是其作風的重要表現。實現生活垃圾分類,需要長期培養引導,關鍵在於黨員帶頭,以“小家”帶動“大家”,形成良好氛圍。他表示,局裡將充分利用“家訪”制度,常態化對黨員幹部的家庭垃圾分類工作上門檢查。並且要求自覺把分類情況分享至工作群和朋友圈,接受大家的監督。

“現在我們已經基本習慣了分類投放,希望每個人都能一直堅持下去。”在躍龍社區,居民李女士告訴筆者,現在社區裡經常有豐富多彩的分類宣傳活動,大家分類的熱情都很高。同時不少在綜合行政執法部門上班的黨員幹部職工,主動利用節假日、雙休日義務為大家當起“指導員”,絕大多數居民都掌握了分類技巧。

據不完全統計,至目前,該縣分類辦和執法局聯手,共發放“垃圾分類我先行”宣傳倡議書5000餘份,開展垃圾分類各項活動及專題討論近300次,開展家訪活動50餘次。

“綜合行政執法局通過‘幹部先行、黨員先行’,走在了生活垃圾分類的前列,起到了很好的示範表率。”該縣分類辦有關人員表示,目前,縣裡已經印發《關於在全縣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中充分發揮黨政機關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的通知》,明確在全縣所有機關單位推行這一模式,讓更多的黨員幹部都真正動起來,帶頭成為垃圾分類的踐行者,助力我縣垃圾分類工作取得更好的實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