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易同源,到底同的是什麼“源”?

“不知《易》,不足以言太醫”。

這句話是藥王孫思邈說的。不光是孫思邈,歷史上有許多中醫大家都特別強調醫學與易學的聯繫,有“醫易同源”的說法。

醫易同源,到底同的是什麼“源”?

​“醫易同源”同的是什麼“源”呢?明代張景嶽在《類經》中說“易者,易也,具陰陽動靜之妙;醫者,意也,會陰陽消長之機”。

筆者對這種說法十分贊同,筆者認為所謂“醫易同源”,這個“源”就是陰陽。

中醫學的哲學基礎包括精氣學說(氣一元論)、陰陽學說、五行學說,而從實際應用方面來講,陰陽學說可以說是中醫學最重要的基礎。

醫易同源,到底同的是什麼“源”?

​中醫雖然有八綱辨證(陰陽、表裡、寒熱、虛實),但實際上陰陽是總綱,其他六綱都可以從屬於陰陽。

中醫對健康、疾病和死亡的解釋也是運用陰陽學說,中醫認為陰陽平衡就會身體健康,陰陽偏盛偏衰則會出現疾病,陰陽離決則人的生命終止。

總之,陰陽學說可以說是中醫學的靈魂,離開陰陽學說,中醫將不成為中醫。

醫易同源,到底同的是什麼“源”?

​同樣,陰陽學說也是《易經》的重要基石。《易經》六十四卦就是由陰爻和陽爻組成。如果沒有陰陽學說作為基礎,那麼《易經》也將不成為《易經》。《易傳》就講“一陰一陽之謂道”, 莊子也說“《易》以道陰陽”。

《易經 •隨卦 •大象傳》說“澤中有雷,隨,君子以嚮晦入宴息”,“嚮晦入宴息”就是天晚了回家休息。

這句話本身很容易理解,但許多人不理解的是:這句話可不可以放在其他卦裡面?為什麼放在了隨卦裡面?這句話和隨卦存在什麼樣的內在聯繫?

醫易同源,到底同的是什麼“源”?

​“嚮晦入宴息”實際上就是一句養生格言。養生屬於醫學的範疇,那麼《大象傳》的作者是如何把隨卦和醫學聯繫起來的呢?

實際上,解開上面的問題的鑰匙就在於:陰陽

下面是隨卦的卦象。

醫易同源,到底同的是什麼“源”?

​仔細分析觀察後我們可以發現,隨卦卦象的獨特之處在於:

  • 以上下卦而論,陽卦(震為陽)在下,陰卦(兌為陰)在上;
  • 組成隨卦的震卦和兌卦兩個卦,都是陽爻在下,陰爻在上;

所以隨卦的整個的卦象就是陽下(入)於陰之象。

《內經• 生氣通天論》說“陽氣者,一旦而主外。平旦人氣生,日中而陽氣隆,日西而陽氣已虛,氣門乃閉”。吳鞠通《溫病條辨》說“陽入於陰則寐”。

傳統醫學認為,人體的陽氣,白天則在外,到夜晚則潛伏於內,所謂“陽入於陰”。

《易經 •隨卦 •大象傳》從隨卦“陽入於陰”的卦象聯繫到人體的陰陽升降,所以說嚮晦入宴息。

可見,陰陽學說是聯繫中醫學和易學的重要紐帶,只有在掌握好陰陽學說的基礎上,我們才有可能理解中醫學和《易經》的相通之處,達到醫易匯通的境界。

(作者:彈琴的書呆子,生於“羲皇故里”甘肅省天水市,2008年讀高中時開始研讀《易經》,2014年開始自學中醫。微信公眾號:tqdsdz)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