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娘,桃子送到了。”吆喝聲剛落,桃子從斜坡滾落而下,視頻中的男子不得不橫躺在地上攔住四散的桃子……土味方言,搞怪動作,加上詼諧音樂,這段走紅網絡的視頻來自大埔農村電商網紅“番薯哥”。利用互聯網營銷模式,他帶動了家鄉農特產品的銷售。
梅州大埔縣是廣東省第二批獲得商務部、財政部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項目支持的四個縣之一,以此為契機,大埔加快構建以“一箇中心、三大體系”為架構的農村電商綜合服務體系,建立鎮(村)服務站(點),完善物流基礎,培育網紅主播電商人才等。如今,大埔農村電子商務氛圍濃厚,青年依託互聯網創新創業熱情高漲,農電商呈現出蓬勃發展勢頭。
據統計,去年大埔縣電商交易額21.53億元,同比增長67.45%,農村產品、鄉村旅遊網銷額為8.447億元,同比增長87.42%,帶動了全縣電商從業、創業人數2000多人。
農村電商,正逐步成為大埔經濟發展、農民增收的新動力。
夯實基礎
推動農產品鏈接電商
走進大埔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柚子、冬瓜、番薯、南瓜、芋頭、腐竹、金針菜等農特產品琳琅滿目,每一件產品上都有一個溯源二維碼。
“這是農產品的‘身份檔案’,手機一掃就能向消費者提供‘從農田到餐桌’的追溯,包括農藥肥料記錄、產品品牌、生產企業行業資質認證、銷售渠道信息等。”該中心運營單位大埔供銷宏森農產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遊偉宏說。
不僅是農產品溯源,“目前中心已建設了農產品檢測中心、農產品溯源中心、視頻直播中心、電商培訓中心等,承擔縣域特色農產品電商推廣銷售、農產品檢測、農產品溯源、電商培訓、農產品品牌營銷和策劃等公共服務功能。”遊偉宏說,該平臺旨在更好地服務當地廣大電商企業和小微網商,進一步拓展農特產品的網絡銷售渠道。
截至今年3月底,大埔有梅州市客道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等12家企業進駐該服務中心進行創業孵化,同時集合當地18家企業的112種產品進行線上線下同步展示。
“如果把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比作統籌協調全縣農產品的‘大腦’,那麼鎮(村)級電子商務服務站(點)是支撐的‘骨骼’,完善的物流配送就是輸送的血管。”大埔縣科工商務局副局長連增發說,目前大埔正著力建設以“一箇中心、三大體系”(即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農村電商物流體系、農產品供應鏈體系、農村電子商務培訓體系)為架構的大埔縣農村電商綜合服務體系。“電商服務中心+公司(合作社)+農戶(貧困戶)”和“電商協會+直播團隊+農戶(貧困戶)”的農村電商發展模式帶動了大埔農村電商的全面發展,目前大埔農村電商發展經驗吸引了粵東粵西粵北多個國家級、省級電子商務示範縣到大埔考察學習。
截至目前,大埔擁有一個縣級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15個鎮級服務中心、182個以上村級服務網點,形成縣鎮村三級電商公共服務體系,建成大埔縣農村電商數據信息服務中心、大埔縣物流配送中心、農產品檢測中心、農產品溯源中心等支撐平臺。
“這是大埔縣農村電商的基礎支撐架構,為大埔縣農村電商快速發展奠定了基礎。”連增發說,目的是引導縣內傳統農企鏈接電商、融入電商,讓更多優質農特產品走出大埔,走向全國,走向世界;同時帶動農村電子商務加大精準扶貧脫貧開發力度,推進大埔縣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推動農村電商成為農業農村現代化新動能、新引擎,助力鄉村振興。
全面覆蓋
打通電商物流“大動脈”
“動作快點,今天這些鹽焗雞全部要打包出去。”臨近中午,筆者在西河鎮北塘村電子商務服務點看到,剛剛新鮮出爐的燒雞泛著金黃色的油光,同時一股“飄香”的誘人氣息撲鼻而來,這是由當地農戶飼養的家雞製作成的大埔美食鹽焗雞。
“這款鹽焗雞一直很暢銷,僅今年2月份疫情期間線上就銷售出了5000份。一隻雞包郵售賣93元,當月這款產品就帶來46萬多元的收入。”進駐北塘村的電商企業鴻姑娘生態發展有限公司及北塘村電子商務服務點負責人廖愛紅說,現在鹽焗雞客戶線上採購量比較大,她還要在村裡增加肉雞生產基地,帶動更多農戶飼養肉雞。
為了拓寬銷售渠道,讓優質農產品乘上電子商務的快車,走出大山,近年來西河鎮政府搶抓電商發展機遇,引入了鴻姑娘生態發展有限公司,帶動更多村民及農產品對接互聯網上的大市場。目前北塘村電子商務服務點共幫助周邊3個村的農戶(其中11戶貧困戶)銷售蔬菜、雞、鴨等農產品。
“服務點可以幫村民進行農產品加工、代售,去年我家有幾千斤的柚子通過服務點在網上賣出去,採購商找上門來收購才2元/斤,通過服務點包郵能賣到5元/斤。”北塘村村民張雪梅說,農村電商的發展讓自家的農產品有了更多銷售渠道,價格上也有更大的獲益空間。
自2018年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項目實施以來,大埔縣共建成15個鎮級電商服務站,鄉鎮覆蓋率達到100%,共建成182個村級電商服務點,行政村覆蓋率達74%。目前,項目共帶動全縣電商從業、創業人數2000多人。
當然,農產品的流通少不了物流配送這一輸送能量的“血管”。“鎮(村)電商服務站(點)是解決農產品銷售的最前端一公里,縣級物流配送中心則是幫助大埔農產品走出大山的最後一公里。”大埔縣物流配送中心負責人陳演城說,配送中心具備完善的電子商務物流倉儲功能,以及網銷網購商品的分揀、打包、配送等功能,保障服務站(點)的農產品的輸送。
目前,物流配送中心全天候運營,共有17輛車(3輛貨櫃車)奔忙於各物流站(點),對於運費還有打折優惠,為當地從事農村電商的企業和農戶降低了運營成本。
多點開花
鄉土網紅帶貨助農脫貧致富
“我們大埔擁有品種多樣的特色小吃,味道獨特……”近期,“和壽大埔”長壽食品區域公共品牌推廣暨“電商扶貧·直播同行”活動在三河鎮電商服務站舉行,大埔30名本土網紅,通過網絡直播幫扶貧困戶開展直播帶貨,對大埔的特產、陶瓷、小吃、旅遊產業進行線上銷售。
據統計,當晚直播扶貧活動2個半小時共吸引了11萬人次粉絲的關注,累計成交3000多單,成交金額30多萬元。
當前,在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項目帶動下,大埔縣成功培養了一批本地網紅主播。如飆方言為當地貧困戶帶貨的“番薯哥”、返鄉短視頻再創業的“香菇哥”以及為梅州柚代言的“丘香姐”等……
“通過網絡開拓銷售渠道,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銷售當地農副產品,帶動貧困戶脫貧增收,助力脫貧攻堅,也有助於營造電商產業的良性互動與健康良好發展的氛圍。”參與直播的梅州萬川千紅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丘牡香說。
丘牡香也是三河鎮電商服務站負責人,通過“公司+基地+合作社+貧困村+融媒體”的產業模式,她輻射帶動大東鎮東光村貧困戶種植蜜柚,並通過萬川千紅農電商基地平臺,幫助農戶實現了農產品產銷對接。
“發展農村電子商務,人才數量和能力決定了農村電商發展方向和成熟度。”連增發說,自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項目開展以來,大埔縣重視本地農村電子商務人才的培養,在全縣15個鎮(場)開展了農村電子商務巡迴培訓,目前累計共77場,培訓4909人(次),其中25場在貧困村開展,挖掘有意向通過電商創業就業人員40人。
同時,為實現電商助農、電商助貧,帶動貧困戶增收,大埔縣重點傾斜培訓資源,積極幫助有勞動能力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參與到農村電子商務發展中來。大埔縣大麻鎮小麻村的貧困戶何旭義正是依靠電子商務脫貧的榜樣,他積極參加電商培訓會,學習掌握了農村產品做電商的技能。
原來,何旭義通過種養結合,在村裡種植了蜜柚,也養了雞鴨,但因為交通運輸和銷路問題,規模並不大。自去年開始,他開始通過朋友圈等線上平臺銷售,在扶貧幹部的幫忙推廣下,訂單越來越多。
“因為農村電商的發展,村裡物流和銷售渠道順暢了,目前我種植了600棵柚子樹,養了1000多隻雞鴨,有80%都是通過線上平臺銷售出去的。”何旭義說,年收入也從每年3萬元增長到現在6萬多元,達到了脫貧標準。
在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項目的帶動下,如今大埔縣湧現出了一批“何旭義”式依靠農村電商實現就業創業的群體,電子商務成為了助農脫貧、助農興農的重要工具。
【來源】南方日報
【記者】馬吉池
【通訊員】劉招迎 羅文燕
【作者】 馬吉池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閱讀更多 南方plus客戶端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