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曦曦粉絲團”視頻瘋傳:成年人才培養神童,小孩子只要童年

最近,忽然間一個“曦曦粉絲團”的視頻在微信群裡面像病毒一樣發酵轉發,視頻裡面,一個名叫曦曦的四歲男童坐在臺上,面對臺下一眾成年人,為他們提出的人生問題答疑解惑、侃侃而談。

剛一看完,不少家長跟帖驚呼:膩害!

4歲的年紀,比我兒子還要小,我的孩子每天放學最嚮往的還是吭哧吭哧玩泥巴,而這個小男孩,卻在幫那些而立不惑之年的成年人解答人生疑惑,臺下還不時爆發出陣陣掌聲,這孩子,很難不引起大家的關注啊。

視頻中,這個叫曦曦的小男孩到底回答了一些什麼樣的問題呢?

外面的競爭對手那麼多,我們該怎麼辦呢?

答:物競天擇是自然法則,沒有追趕,你不會奔跑,沒有競爭,你不會成長做大事業,你不能要求保護,受保護的孩子,永遠長不大。

成功的人跟失敗的人,有什麼不一樣呢?

答:成功的人找方法,失敗的人找理由。

外面世界這麼動盪,風雨這麼暴亂,我怎麼找到寧靜?

答:沒有風雨,哪來的寧靜。

那寧靜在哪裡?

答:風雨之中。

我每天工作,我都覺得好累,為什麼你這樣有活力?

答:為錢做事,容易累;為理想做事,能夠耐風寒;為興趣做事,則永不倦怠。

如果工作上面對這個挫折,不是那麼順利,那我怎麼來面對這樣子的一個逆境呢?

答:順境的人生,人人會走,只是速度快慢而已,人一定要學著走逆境,而且越年輕越好,因為逆境才是真正學習成長的機會。

你的人生目標是什麼?what's your dream?

答:my dream is to be an entrepreneur to help more people。我想當企業家幫助更多的人。

如何成為一個成功的領導人?

答:我不知道什麼是成功的領導,但我知道什麼是不成功的領導。

1.不身先士卒的領導;

2.遇事推諉的領導;

3.希望討好每個人的領導;

4.朝九晚五的領導;

5.賞罰不分的領導。

最近在看教育學方面的教材,裡面有提到皮亞傑兒童思維發展的過程:

感知運動階段(0-2歲)→前運算階段(2-7歲)→具體運算思維階段(7-12歲)→形式運算階段(12-15歲)。

兒童經歷每個階段的時間長短不一,但是不會因為外界環境刺激良好而跳躍其中任何一個階段。

上面那些問答,用詞非常的抽象,根據皮亞傑的理論,這當屬思維的最高級形式——形式運算,而曦曦這個年紀的孩子,普遍處於前運算階段,也就是比最初始的感知階段高一級而已。

臺灣“曦曦粉絲團”視頻瘋傳:成年人才培養神童,小孩子只要童年

什麼是感知階段呢?

就比如2歲以前,孩子喜歡這裡摸摸那裡碰碰,明明活兒幹得慢還總要親自幹,因為孩子是通過自己的動作、聲音、碰觸等很具體的東西能思維的。

那什麼是前運算呢?

就是外界的語言與行為刺激,孩子可以轉化到自己的頭腦中去,形成一個類似於副本並且摒棄無關細節的表象。

比如一個3歲的孩子,看見一個1歲的孩子從床上摔到了地上大哭起來,過了幾天,這個3歲的孩子照著1歲孩子的模樣,也跌倒在地上,爬起來再跌倒,區別只是,他沒有哭,而是咯咯大笑。

3歲孩子就是將他看見的畫面,內化到大腦中,建構成一個表象,再用自己的符號表現出來,像一個遊戲一樣。

臺灣“曦曦粉絲團”視頻瘋傳:成年人才培養神童,小孩子只要童年

原本,孩子從感知階段躍升到前運算階段,是智力進步的表現,是孩子思維發展的規律,可是,在4歲的曦曦身上,這個規律似乎是遭到了破壞性開採。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感受:就是家裡正在上幼兒園的孩子,記憶力比大人好得多。

前運算理論認為,孩子在2~7歲,會專注於將外界的刺激內化到自己頭腦中,構建一番後,他們還熱衷於完整的再現頭腦中構建好的那些表象,這不就是記憶力麼?翻譯一下約等於在說:2~7歲的孩子記憶力很突出!

3歲的孩子,輸入的是他親眼看見聽見的情景,輸出的是遊戲。

4歲的曦曦,輸出的,是金句,是成人聽得懂但不一定總結得出的句子,那麼,他輸入的是什麼呢?

會是他感興趣的情景嗎?

假如他看見別的小朋友摔倒在地哇哇大哭,會聯想到這是逆境是挫折,還是一個與此相關的遊戲?

不是的,一定不是的。

4歲的曦曦,說出的那些話,不是由他本人的閱歷與經歷內化而來,他只是被輸入了,然後, 記住了,之後背誦出來了。

現在想起來,背誦、複述能力,我小時候其實也挺厲害的,還沒上學那會兒,電視上播《新白娘子傳奇》,播一會兒就放廣告,我就一字不漏地將廣告跟讀一遍,輕輕鬆鬆,上學認字以後,我爸給我買了一本彩頁版謎語故事,我看得滾瓜爛熟、倒背如流,那時候凡是被我見到的人,我就奉上自己的謎語書,讓對方隨便出題給我猜,so esay,搞到最後都沒人有興趣理我。

跟曦曦不同的是,他的家長會跟他搞粉絲見面會,而我,沒有這個壓力,雖然我當時也驚豔了不少大人,可是後來,我也沒見有多麼與眾不同。

臺灣“曦曦粉絲團”視頻瘋傳:成年人才培養神童,小孩子只要童年

臺灣“曦曦粉絲團”視頻瘋傳:成年人才培養神童,小孩子只要童年

很快被人發現,曦曦的父母,正是辦記憶力培訓機構的,有網友還發現,曦曦爸爸陳光有成功學系列視頻,這就解釋得通為什麼曦曦會接觸到如此多的心靈雞湯了,他不是真的在給粉絲答疑解惑,他只是在複述、背誦大人硬塞的句子,就好像我們小時候背得下不感興趣、不能理解的電視廣告一樣。

同樣的句子,換了馬雲爸爸的口說出來,不會有人感到違和,因為他的每一句話,你都可以去盡情相信那是他的經驗。

我想,曦曦真正想說的,一定不是那些言不由衷的話,他真正想要的,也一定不是開著粉絲見面會被人追著叫神童。

成年人,才想要製造神童和天才,小孩子想要的,是無憂無慮的童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